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草书张养浩散曲《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
去年,在李中原先生仙逝后的很长—段时日里,痛失挚友让我抑郁之情久久唯以释怀。累了,闷了,我便摩挲他的作品,赏读他的文论,渐渐地,由远及近,其胸际、睿智、独见、创制以及豪情再次潮水般向我涌来。作为早年便在书坛已露峥嵘、在《中国书法》杂志执掌近两年、身为书法教授的中原先生,近年的展会上、媒体上鲜见他的大作,寂静得不知所踪。不知者谓“孤傲”不识者曰“怪癣”庸俗者称“傻帽”,慧眼人,叹扼腕。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年一度的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深圳大学分会场,中原先生的作品总是置放在显要的位置,大如通天的条屏、小若盈掌的尺牍总能吸引如;观者远观近察盘瞳良久不忍离去。他绘制的丈二高、十几米长的《神农架奇观》、《沂蒙烟云》、《古苍四屏》通景图神韵超逸、个性独特叫人叹为观止;他胸罗万象、尽情挥写的三百多本山水长卷才情、数量堪与古人比肩中堂、条幅、斗方、扇面应有尽有不一而足。抱朴进道通禅之山水情唯尽,守真事佛明心之人物意未平。他画了这么多还想画他没画完。
行书-论语语录
书法上,他集百家之长而形成自家风貌的隶书;他的草书无论章草、行草、大草或沉雄豪迈或华滋飘逸或巧拙互见或古雅脱尘,犹有神助变化莫测,他的篆书笔法精到而富情感结构奇崛而合古制,墨法随性而不狂野章法多变而显和合。他遍临名碑法帖形神兼备尽其所用。他还有很多碑帖要临,还有名篇末书他没写够。
在他去世前的三个多月,他一口气刻制了四百多方印,据他夫人说还磨掉了不满意的一百多方,即便是石匠弄斧,其功其力令人咋舌。
他依据其“黄金分割习字法”专利成果穷年累月编撰出版了10本套习字范帖丛书让那些从未拿过毛笔的本科生和略通笔墨的研究生快速得以提升短期成为书法高手他先后出版了《楷书新编》、《隶学概论》、《李中原作品集》……
多年来我试图探寻破解中原先生艺术成就的成因密码。
李中原先生过世半年后的一日,他的夫人来我处小坐。她说中原常常跟她讲,他得把别人的十天当一天过不仅,要下苦功夫,更要下巧功夫“朝学夕练勤巧中”面对古今中外的大师,取谁舍谁,取啥舍啥,取精用弘……都得潜心研究以求化解通变。
“恪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这是中原先生书赠于我的隶书作品,赏读琢磨再三我似乎领陪到了中原先生艺术成就的成因密码,那便是“恪勤”和“怀抱”。
说“恪勤”
“恪勤在朝夕”出白于曹植的诗篇《蒲生行浮萍篇》。“恪勤”意为恭敬勤恳。“朝夕”意即“始终”。“恪勤在朝夕”要求每个人始终如 坚持恭敬勤恳。
中原先生的勤恳超乎常人,且有别于他人。
书画艺事要想有所成就,当然需要恭谨勤恳。倘若只是勤力于手写笔练,惯常如此,势必褊狭而生匠气。习技当勤力,博览赖眼勤,悟道得勤思。习技不易,悟道更难,“技进乎道”(《庄子 养生片》)应该是艺术研修的不二法门。
中原先生深谙“学而不思则罔”的个中就里,行成于思,勤力、勤眼、勤思手眼脑并用,穷脑通手眼。他的“勤”,不是挖山担石的莽夫之勤,而是智慧学人的高明之举。除却教学、外出写生看展,中原先生大部分时间都猫在深圳大学“3号艺栈”的工作室。同一栋楼里的多位教授、艺术家,只知道他常常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工作室的门总是关着。他极少串门也少有人来闲谈往往只是独自 人端坐案前埋首典籍专注研读,间或闭目定神沉思或批或注或摘录也利用现代化手段在电脑上搜索、查询、研究、分析、以便随时取用他尽切可能遍搜古今碑版图册,心摹手追,法其形穷其理,追其韵畅其神,取舍有度,无所不用其极;一旦情动兴起,他便展纸挥亳,忘我地遣墨驰笔,如人无人之境。
此外寄情于山水,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则是中原先生艺术创作的活水源头。他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面游历采风,每到一处并不急于心摹笔追,主要是观赏、品味和领陪尽管偶有对景写生,但主要是体悟现场的感受,注重的是当地风物的气格和神韵。跟着他起去写生的人别人跑个十来公里便觉腿软在路边休息,或蹲在一处描摹,他却独自兴奋地跑到小沟小壑里转来转去,待到见面,他是脸的志得意满。
如此这般,中原先生用自己独特的采风写生方式,近乎疯狂地在行走中品陪了雪域珠峰、峻拨黄山、奇秀张家界、苍茫神农架、浑朴沂蒙山、莽莽秦岭、广袤黄土塬……
三年前的10月,中原先生和夫人在陕西呆了四十多天,跑遍陕北的山山水水。黎明时分他们带上水相干粮出发,晚上披着夜色回到住地。2013年的11月中旬,他为了创作巨幅《漫山红叶秋景图》,再次奔赴陕西,不料采风途中侵染风寒而染病。病重期间,他缠着夫人把他从重症病房捞出去,孩童般的任性嚷着要去看山川、看大海、看日出。他对艺术的痴狂、对生活的热爱,始终心存一片天籁。
说“怀抱”
“怀抱观古今”典出谢灵运的《斋中读书诗》。“怀抱观古今”要求学人、艺术家树立远大的抱负来博览、探究古今这本书。陆机《文赋》中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瞬。”意思是说长期的勤勉学习积累是为了瞬间的灵机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又有“恪勤朝夕在妙陪古今观”说。
“怀抱观古今”在机智的勤勉基础之上,还要讲求节操的规矩、洽学的严谨、情趣的乐观、胸襟的开放。追求的是远大的理想、开阔的胸怀、厚道的气魄、渊博的知识面对先贤创造而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去芜存菁,为己所用,同时领陪或察觉到前人欠缺的东西,进而创勘口以发展。
中原先生无疑是深谙其中三昧的终其生欲立君子之德广君子之志行君子之为洽君子之学。熔古铸今善于取精用弘独辟蹊径勇于筚路蓝缕。
何为“君子”
在中原先生所刻制的篆刻作品中有多达七枚印文同为“无我”但形制不同的印章。他在为学从艺的历练修为中,怀抱君子之志力求去“小我”存“大我”,求“无我”成“真我”,宛若张旭痛饮后无视权贵的“脱帽露顶王公前”(杜甫《饮中八仙》)之举,只要真我精神在场,才可能有冠绝古今的艺术高度。
斋号为“三真堂”堂主的先生所强调的“三真”是:做真正的人做真正的学问做真正的艺术。他“求真”之道和“践真”之为暗合了先哲李贽的《童心说》:“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在当下中原先生特立独行执拗地怀抱颗真心志于“无我”,力塑“真我”,他的为人、他的洽学、他的艺术才得以超尘脱俗。
先生秉持“君子怀抱”潜心学问艺事无暇也无心耗费时间强应酬、广交际。常被不甚了了的圈中同仁说成是“孤傲”、“怪癣”、“寡味”之人。其实不然。
人各有性,性靡有偏。当代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熊十力先生,专事学问不懂俗礼,因言行不合时流而被诟病。他却说:“人谓我孤冷吾,以为人不孤冷到极度,不堪与世谐和。凡有志于根本学术者,当有孤拄精神。”中原先生未必知晓熊十力的“孤拄精神”但他的做派和行为却将“孤拄精神”践行得淋漓尽致。
耽于“孤往”踽踽独行中,中原先生静观到皇皇典籍中的谨严与堂奥,体悟到山川风物的韵致和气魄。中国古代哲人有一种特殊的思考方式,那就是“静观”。静观之法最早由老子提出,就是以道心来观察最微妙的变化和最恒常的规律。嘈杂尘世里中原先生通晓“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之理。
在“孤拄”中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有着40余年书法功力的他坚持“书画同源”惟崇“写”的画旨,恣性任情,自由挥洒;更执著“法”的追求,虽恣情任性,却笔笔着意,一如其书法起、收及过笔之挥运使转,皆具法度,经得起推敲。中国山水画竖画三寸,能尽干仞之高;横墨数尺,能体百里之迥。隶书以清人陈鸿寿的“曼生体”为主调剔除其寒酸文弱之气夺胎换骨代之以汉代隶书的雄强气魄,化古为新的“中原体隶书”凝练的笔墨中立现“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气概……
综观中原先生书画印的精品力作,在传统的“纵线”和现代的“横线”坐标系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称得上“追摹古人得真趣,别出新意成一家”。
逝者已矣,是为不幸。中原先生的生理寿命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十五年,但艺术生命则十以倍之,他那巨量的作品或可言说。
作者:吴师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