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7-21 10:06
[摘要]:近现代,人们对越窑秘色瓷器的认知,始自1987年陕西法门寺出土实物和实物账单。当时的考古报告这样写道:唐懿宗供奉佛指舍利的无价之宝“秘色瓷”,穿越千年时空,一件件呈现在人们眼前,它们质地细腻致密,造型优美柔和,色如山峦之翠,釉似玉石之润。法门寺出土的14件晚唐秘色瓷,文和物相符,没有疑问。但它能否代表整个越窑秘色瓷,秘色瓷的整体又是什么样?
近现代,人们对越窑秘色瓷器的认知,始自1987年陕西法门寺出土实物和实物账单。当时的考古报告这样写道:唐懿宗供奉佛指舍利的无价之宝“秘色瓷”,穿越千年时空,一件件呈现在人们眼前,它们质地细腻致密,造型优美柔和,色如山峦之翠,釉似玉石之润。法门寺出土的14件晚唐秘色瓷,文和物相符,没有疑问。但它能否代表整个越窑秘色瓷,秘色瓷的整体又是什么样?
近些年,笔者为此参观了国内有关的博物馆,接触了部分藏友的实物,积累了一些资料,并依据古今准确的记载、描述和客观的实物进行了整理、分析和总结。 秘色瓷的历史线条
考古证明,浙江慈溪一带,战国时瓷业就很发达,东汉时,最早完成了“原始青瓷”向青瓷的过渡,这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越窑也因此被称为世界青瓷的鼻祖。后来越窑经过不断发展,到唐代已经很成熟,晚唐达到鼎盛。陆羽在《茶经》中称越窑“类玉类冰、赏心悦目”,并将其列为众名窑之首,也正是在陆羽之后的几十年出现了“秘色瓷”的概念。
秘色瓷的概念和特点
关于“秘色瓷”的称谓,自宋至今一直存有争议。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其一是指釉面的色泽神秘;其二是指配料和工艺秘不外传;其三是指专供皇家用瓷。
我个人认为,以上观点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面。“秘色瓷”是越窑青瓷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越窑制品。晚唐后的“秘色瓷”,其胎质细腻致密、釉质温润纯净、纹饰秀丽精美、器型雅致规整。胎类冰、釉似玉、色青绿,胎釉结合紧密,少有开片,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广受人们喜欢并作为贡品为皇家使用。
秘色瓷的釉色
从古至今,秘色瓷的釉色最受人瞩目。“秘色”究竟是何种颜色?晚唐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瓷》中写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五代徐夤在《贡余秘色茶盏》中赞美道:“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这两位诗人的生花妙笔道出这样一个事实:“秘色”在后唐五代已经是一个清晰的概念,成为千古之谜则是以后的事了。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日,因其为贡窑,臣庶不得用,为之秘色”的记载显然有误。
今天看秘色瓷的釉色,首先从当时两位诗人的描述中,其“秘色”不是单一颜色,而如秋天的“千峰翠色”和春天的“捩翠融青”;其次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看,其釉色是:碧绿、青绿和翠绿色调,有的绿中含青,有的绿中含翠。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碧绿、青绿和翠绿的釉色,是具备“秘色瓷”的必要条件。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