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九蝉画作结集付梓,邀我写点什么,当时随口允诺了,事后细想,与九蝉相识岂敢妄言深交,能写出什么?但如金庸笔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认识九蝉夫妇是意外中的必然。岁中,随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策划之“大家风范”系列赴台湾展出,同时参加“2015第二届两岸文化艺术交流高峰会”,从到达台湾第一天起,九蝉就负责我们的行程安排。会议期间安排隆重而轻松,整然有序,紧凑流畅。看九蝉上下指挥,前后兼顾,忙而不乱,我想这位一定是大会秘书长之类角色,一位处事干练、条理分明、执行能力很强的行政人员;两天后,在台湾艺术大学举行的学术论坛上,九蝉以演讲者身份发言,阐述中国文化艺术中“易”、“道”与笔墨意境的互动关系,一时间,国学艺事,易理佛偈,水墨境界,随口娓娓道来,贴切生动,如汨汨清泉沁人肺腑,我想之前或判断错了,他该是某国学研究机构的学者,或某院校的文史教授;及后,复得知他原来是欧豪年老师的高足,更曾追源溯流远赴广州美术学院深造,攻读广美国画系硕士研究生,是个画家。好家伙,几种完全不同的角色兼于一身,又都演绎得面面俱到,游刃有余,我方明白此前判断不是错,而是偏颇了。原来九蝉既是高峰会承办单位胡说草堂秘书长,故娴熟于策划和执行;他既是台湾中华易学教育研究院终生荣誉院士,还获台湾颁授全国优良教师,一生致力于“中华美学体系”与人生思想的推广,常应邀至各大学院校、机关团体举办学术讲座,故发言条理清晰,舌灿莲花,妙趣横生;九蝉同时还专注从事艺术创作,这是他自小的兴致,现在的九蝉不仅是位易艺双修且闻名两岸的专业画家,更于今年登高望远的担任了中国一流学府“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一职。先贤云: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也是对九蝉道友的期盼和祝福。
闲卧幽石2015年
一回生二回熟后,与九蝉便成为朋友。和九蝉聊天诚一乐事,九蝉善谈,谈吐中自见底蕴内涵深浅;九蝉博览,儒释道诸经典稔熟心中,出口妙语,拈来成章,如春风化雨,却从不会咄咄逼人、目空一切。与九蝉把盏闲聊,言笑中每多收益。
说到九蝉的画,是开阖随意,天真单纯的大写意,画路走向与风格和他的启蒙老师及美院读研导师完全不同,光凭这点,就知其深得岭南画派精神之精髓。问他这一选取的因由,他表示自己喜欢画写意画,尤其喜欢大写意,早先曾研习小写意,后来觉得大写意更合自己心性,“是《易经》的体现,它把复杂的东西进行简约和提炼,化繁为简”,“很复杂的造型透过简约的用笔提炼之后使它成为写意的造型”,于是觉得大写意画是妙之所在,能在创作过程中使自己回到平淡天真的本来面目--即“禅宗讲的‘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本来很玄的禅宗佛偈,被他结合着自己创作的方向取舍淡淡道出,一时间变得清澈平实。对于创作中画什么,怎么画,九蝉认为都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用什么心境来体会”自然万物,毕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因而品读九蝉的作品,如《花红满园生机无限》、《花团锦簇美丽人生》、《绿波荡漾清且香》等,无不天真烂漫,满纸禅机,显浅入世而又哲理充盈,就如与贤者清茶淡饭、桑麻家常。更让我惊喜的是那批以花青为主调的作品,如《雨过荷塘满院香》、《凌云自有高人韵》以及一组四屏青花瓶花等,单纯清新,墨与花青相互呼应烘托,墨色庄严厚重,如怒目金刚,花青温柔婉约,若拈花微笑,美得不得了,和谐得不得了,看得人心爽利,如入清凉世界。
九蝉认为好作品呈现的应该是道而不是术,能贴合自己品性,则无须论工笔抑或写意,游心可也。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性,所谓“明心见性”就是找到自己的特性,然后去把那特性发挥到极致。相信九蝉正是在自己选择的路上一步步的践行心性,以其聪慧学养,笃信必能自成正果。
乙未立冬于半山迎风居灯下
作者:陈修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