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1974年元月(癸丑腊月),我出生于浙江永嘉楠溪江畔溪南村的溪南切。父亲是农民兼铁匠,改革开放后父亲成为乡镇企业家。
父亲很注重写字,常说字是门面,这可能与永嘉耕读文化的传承有关。因此,我未上学时,就已开始摆弄毛笔写大字。父亲当时办的是印刷厂,家里便多了些纸和大字簿,我学写字也就更有条件了。那时,我村里写字最有名气的是村小学里的一位老师,也是父亲的好友。村里人过年、结婚、盖新房等喜事,都会请他写门对(对联)。吃酒席时他总是坐在主宾位置上,特别受尊重,并且不用像其他亲朋好友一样送人情(红包)。小时候的我,觉得写好字,真好!
上了小学,几乎每天放学后,我便坐在家里窗台下的那张工字桌前,临着柳公权字帖。写累了,便对着桌子上的小圆镜给自己画个大花脸,随后飞奔到屋前的水塘头(小溪流的埠头)洗去。或提笔在砖墙上,木门上写些成语和唐诗。现在,那破旧的老房墙上和门上还留有我的“泰山在此”“白日依山尽”等字迹。四年级开始,我在村里也有了些小名气,亲朋好友、隔壁邻居也请我给他们的农具,家什上写个字号什么的。渐渐的,办喜事的也请我写门对了。
上了初中,我对写字便愈加狂热起来。初二时,在《温州日报》上看到一则关于张索老师的消息,便只身从楠溪江又车又船地摸索到了温州。费尽周折找到张索老师在温州师范学院上课的自修室,站在教室外静静地聆听张老师上课。第二节课结束,张老师出来问我姓名,来自哪里等等。他又带我到办公室让我写字给他看,说了很多鼓励的话,送了本他编写的钢笔字帖,在字帖上题写:“双波同学临池之助,张索戊辰仲秋”。时至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两节课的内容,张老师在黑板上和那本字帖上写的字我还能学个九分像。此后,对写字几近痴迷的我,几乎访遍了温州的书法名家,向他们求教。时任永嘉县委领导的李文照老师更是对我关爱有加,至今与我情同父子。那时我也很积极参与各类书法展赛,亦屡屡获奖。在满足了我虚荣心的同时,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九十年代初,我怀着梦想走向了社会,还未来得及明白,便卷入了纷繁复杂的潮流。在经历各种变故后,我无奈地放下了毛笔。此后十余年,在我意想不到的亦是无法掌控的生活里,偶尔能动动毛笔成了我很私人和很幸福的事。幸运的是,总是有缘得到许多名家的指点和鼓励。
2003年的冬天,我来到了北京——这座我最向往的城市生活并从事艺术相关的工作。我也就有更多的机会跟更多的艺术家合作与交往,感谢这优越的文化环境和多元的文化时代,让我对社会和文化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思考。而写字对于我来说依然是偶尔为之,只为长期的偶尔已成为我的习惯。
进入2011年,理想、现实、情绪……令我陷入徘徊。
在徘徊中,我又拿起了毛笔……
2011年12月20日午草于京华今古轩晴窗
作者:卢俊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