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孔千、韩冬、刘恺个展同时亮相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2016-04-29 00:00

  4月27日下午,“不合时宜:孔千绘画三十年(1983-2016)”大型回顾展、“寻常物体:韩冬个展”、“平凡者的仪式:刘恺个展”同时登陆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其中在A区和B区展厅展示的是“不合时宜:孔千绘画三十年(1983-2016)”大型回顾展,由夏季风担任策展人,展览呈现了孔千近30年的创作生涯的重要作品。C区展厅展示的是“寻常物体:韩冬个展”,作品为韩冬近两年创作的皮纸水墨。由王旖旎策划的“平凡者的仪式:刘恺个展”,则展示了艺术家刘恺自2013年至今所创作的木雕作品。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夏季风,艺术家孔千,天津美院教授张京生,艺术家李津,艺术家韩冬,策展人朱朱,艺术家刘恺,策展人王旖旎(从右至左)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两个大空间都被孔千的作品所占据,这里展示了孔千30多年的创作历程,包括了孔千100余件油画和素描作品。展览用图片墙配合文字的形式细致的梳理了孔千近30年的创作生涯,辅以手稿以及视频等文献资料,全面呈现出孔千低调并“不合时宜”的创作之路。

  观众在展览现场拍摄图片

  孔千 《原谅我长成这样》 193×155cm 布面油画 2008

  孔千 《骨架》 184×150cm 布面油画 2005 这件作品是由两幅油画组合而成,但故意将作品错开放置

  孔千的艺术创作与“”85新潮美术“运动几乎同时起步,但在他近30年的创作生涯里,没有参与过任何一场主流的艺术运动,他一直游离于当代艺术的场域之外进行自己的创作。他和正统的学院派以及主流的艺术风格均保持距离,可以说他的”不合时宜“让他执着的回到个人的生存体验中。

  孔千 《十梦寒食帖》 155×193cm 布面油画 2008 这张作品是展厅放置的第一张画,可以很好地反映孔千作品中的问题意识

  孔千 《火烧望海楼》 216×162cm 布面油画 2009

  孔千 《打坐》 200×150cm 布面油画 2007

  展览现场,夏季风表示,孔千很明显的特征是跟学院系统格格不入,另外又和当代主流艺术不同。他的创作现状和他的日常生活,精神态度都是有关联的,而且都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将展览定名为不合时宜。从80年代开始,他的作品从质量还是面貌特征都是用系统化的方式去推行,他的绘画是全方位有复杂性的。孔千的“不合时宜”,反而让他更执著地回到个人的生存经验中,回到个人与世界的对话中,也回到了绘画语言的锤炼与融合中,从而拥有了一种对创作困境及其不可能性的超然态度和力量。

  展厅左侧的墙上展示的是孔千天津系列作品,右侧则是孔千素描作品

  孔千 《走天丝》 162×216cm 布面油画 2009

  在孔千的创作中,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历史的延续与断裂,普世性价值观的建立与坍塌,道德信仰的沦落与丧失,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焦虑与困惑等等,无不成为他关注、思考和探讨的主题。孔千说,我的作品是取自于西方的一个文化方法或者是文化传统、认知方法或者是表现方法。但是想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地方,但说是容易的,但做起来特别难。我觉得我们还是要跟传统的东西或者是现实的东西产生某种新的联系。

  孔千 《与老马同行》 200×200cm 布面油画 2013

  孔千 《鲁国梦》 150×180cm 布面油画 2005

  孔千《 杀死自己的影子》 193×155cm 布面油画 2008

  ”寻常物体——韩冬个展“则展示的是韩冬从2010年开始,创作的皮纸水墨,韩冬把世间物体、形象与影子投射到画面中,平淡无奇而又秉有厚度。

  韩冬 《北方以北-1》 77×145cm 皮纸水墨 2016

  韩冬 《北方以北-2》 77×145cm 皮纸水墨 2016

  在展览现场,韩冬的作品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作品既朦胧又让人有种不可名状的美感。韩冬在近作中保持了一贯的散淡,一种文人式的谦逊、严谨。本次展出的系列近作相互之间互为补充,其间的微妙差异在于,在一个系列当中,韩冬的影子世界来自大地、道路、荒野与地平线;而在另一个系列中他的视线则不是投向无限,而是户内、院子、工地、堆场、墙根、走廊。韩冬说,我的图像是西式的,使用我们司空见惯的摄影作品为描绘对象。但作品的主题是中国的,材料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纸张——皮纸,它的肌理比较粗糙,作画则使用毛笔和水墨,颜色也是朱砂、石绿等,在这些点上是传统的。我更想表现出东方的精神追求,并赋予这些卑微的东西以尊严和美感。

  观众在韩冬北方以北系列作品前观赏

  韩冬《 遗弃》59.5×78cm 皮纸水墨 2016

  韩冬 《在墙角》59.5×78cm 皮纸水墨 2015

  刘恺早年一直生活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他的创作题材也倾向于表达这种蒙古情结。出于地缘上的亲近感,“蒙古”对于刘恺如同一个模糊的影子也一个精神上的彼岸,但他作品中的“蒙古情结”并非是题材化的。策展人王旖旎说,这些民族元素的符号其实更是和雕塑在美术史中的脉络与雕塑显示的崇高性相关,刘恺更关注的是雕塑的美学功能。

  观众在展览现场刘恺作品前仔细品味

  刘恺为来到现场的栗宪庭做导览

  仪式联系肉体与精神的升华作用,是刘恺关注的内容。《三座山》、《圣歌》及《面孔》中的人物面目,具有中国北方蒙古人种的扁平特征,表情垂眉敛目而姿态收束;而《白马》、《向左走》、《仪式》等动物的造型,形体富有体量感而姿态静默。这些雕塑显示内敛的视觉特征,而借此指向古典范式的崇高。刘恺说,我的作品并不想通过雕塑来表现对蒙古民族性的理解和表达,而是更倾向于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出雕塑的崇高性。以这些平凡而确实的形象,和观者发生关系,触碰肉身上人类经验所共有的却难以言传的精神圣地。

  (由左至右)刘恺 《三座山之暮色中的山》 60×40×25cm 香樟木 2015

  《三座山之孤山》 62×42×25cm 香樟木 2015

  《三座山之远山》 59×42×28cm 香樟木 2015

  刘恺 《抱驹人》70×40×16cm 香樟木 2015

  三场展览的展期均持续至2016年5月28日。

来源:hi艺术展览资讯 作者:class=,朱赫<em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