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诗迪:爱用雪水和宝石作画的她,要带你去寻找沉睡的快乐艺术细胞

  几乎每个人童年时都有这样的冥想能力。

  孩子们可以和每一朵花对话,

  和星星一起遨游,享受与大自然中每一个生命体的连接。

——诗迪

诗迪

  春天,富春江畔。

  黄公望曾在此隐居,并完成了《富春山居图》。

  而在富春江边长大,从小就与自然对话的艺术家诗迪,在这个春天,带着国际首届“艺科心”交互体验展,走进了富春江畔的校园——杭州银湖实验学校。

  这个曾经爱用雪水和宝石作画,并在业界声名鹊起的画家,不再仅仅让自己的作品停留在绘画本身。

  作为艺术家,她要让艺术走进生命。她开展了公共空间心理实践拓展体验:“艺术与心理回馈的社会实践”,她曾在美术馆现场与上万人次观众面对面互动,以帮助大家“寻找沉睡的快乐艺术细胞”。

展览现场

  以宝石作画

  小时候诗迪住在富春江边,与奶奶一起步行半小时,就能到达江边。坐着吱吱呀呀手摇橹的摆渡船,行船于雾茫茫如画卷般的水上,在幼小的诗迪心中展开的便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她着迷于富春江的水,在她看来,飘忽不定的云、雨、雾充满着生命气息,成为她绘画艺术中重要元素。之后诗迪在美国珠宝学院进修,她又与宝石标本对话,在她的冥想中,宝石和她同是宇宙中的微晶,如同兄妹般同在无边黑暗中静静修炼生长。

  因为一次偶得的灵感——小时候曾看到雪水在一张纸上幻化成缤纷的颜色,她顿悟雪水原来也是可以作画的。

  她喜欢采集五大洲的雪水与中国墨、彩、宝石微晶相交融,把中国画传统的笔触与西方绘画的笔触完美融合,汇聚、开创了大时空自由冥想景观的水彩抽象绘画。其作品在2004年中法文化年期间亮相艺坛,广受赞誉。2010年,其巨幅画作《天水无居·五洲同源》更是闪耀世博中国馆。

诗迪画作《天水无居·五洲同源》局部

  在这幅画中,诗迪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第一个冬季的雪水画出了一片玫瑰色的世界,用2009年阿尔卑斯山初冬的雪水画出了一片蔚蓝色的天地,用上海2009年除夕夜的雪水画出了一条橙黄色的江河——“那是属于黄浦江的颜色。”

  在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雪水中,诗迪还掺入了五大洲不同色彩的宝石微晶。据悉,这幅宽10米、高5米的水彩巨作,光用掉的宝石微晶就有三公斤重。

  她相信,这画的气场能与大自然相通。

  画可以疗愈

  诗迪不仅仅只是一名画家,从16岁起她就一直喜欢浸泡在哲学、科学前沿的学说里。

  有趣的是,2005年6月,诗迪的个展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时,一位来自北欧的精神病医院医生驻足良久,被画作深深吸引。

  他告诉诗迪,他是从飞机的英文报纸上看到展览介绍,下了飞机后放下行李直奔而来。他的夫人有抑郁症,当他看到这些作品时,突然感受到一种超越艺术欣赏的美,他觉得这个画里,隐藏着一种能让人冲动快乐的美,一种可以帮助抑郁症患者的那份爱和美。

  也正是在那次展览上,诗迪认识了国际前沿研究流行病毒科学家何纳,何纳在诗迪的画作前寻找到了久违的安宁。

  两个学术背景不同的人,因为对生命的悲悯情怀而成为好友。很快她被邀请加入了何纳的团队,也因此她成功地开创了“冥想艺术与心灵回馈的健康促进”的社会实践性研究。

  何纳是复旦大学流行病学教授,常年在艾滋病一线调研。诗迪开始随着防艾的朋友深入艾滋病“一线”。在云南,她接触了很多艾滋病患者。

  她至今仍记得,十年前她作为一名艺术家,带着她的画作邮票集去艾滋病病区,探访艾滋病人,希望能让那些美丽的色彩带给他们新的希望与美好。

  正是从那时候开始,诗迪暗下决心:如果自己的作品不再停留在绘画本身,或许能帮助更多人。从此她开始寻找更多载体,直到她碰到冥想宇宙与VR的结合。

  寻找愉悦动力

  2013年她携手30多个国家的心理学专家,借助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个展公共空间,帮助观看者打开精神空间,真实地面对生命的意义、价值观,并进行对话。

  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诗迪与她的志愿者团队,以每天300人数为限界,完成艺术与心灵的对话辅导,时长达近7个月。

  她坚持不懈地用“如何发现自己的艺术细胞”作为主题,让那些长期被焦虑、恐惧、悲伤等困扰的人们,转化成“艺术感知的享乐”,打开他们的空间关系对话系统,让他们开始学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与宇宙融为一体。很多人从诗迪“寻找愉悦动力的方式”中受益。

  倡导艺科心

  爱研究人类心理的诗迪发现,人的心理问题大致逃不出三种困境:

  1、焦虑了,是因为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

  2、恐惧了,面对各种不安全过程的恐惧。

  3、寻找心灵家园的安顿。

  于是,一部分人找到了宗教,一部分人喜欢上了哲学科学,一部分人走进了艺术的天堂。

  诗迪则大胆提出了“艺科心”的概念——

  Art——“艺术”,指通过动手、动心、动神快速达到“入静专注”等各方面的手心眼合一的状态,与各种物质的媒介合而为一,使心灵深处的家园自然纯真地呈现出来。

  Science——“科学”,是指探索:打开“好奇心”的多维视觉空间,感受与觉察能转化为逻辑思维的某种途径能力。

  Psychology——“心理学”的词根Psycho在西方出自“心灵”,词尾logy的译意是“对……研究”,西方心理学本意是对心灵的研究。

  所谓“艺科心”,就是将艺术与身心健康相结合,以艺术为载体,用VR等最新科技手段为媒介,结合心理健康促进的科学方法,落地校园并以展览形式展现,为青少年的心灵拓展提供一个新的方式。

  在杭州银湖实验学校举办的国际首届“艺科心”交互体验展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科院心身健康促进联合实验室全国首个示范基地签约授牌仪式。诗迪说,“我发起了寻找愉悦动力的倡议,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快乐的起源。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将来去面对任何挑战或抑郁。

全国首个示范基地签约仪式

  在诗迪看来,艺术,是无用之大用,它能唤醒人的潜力,有如唤醒睡美人的那个吻。它和科学、心理健康,看似没有多大关联,然而联起手来,却变得非常强大,不仅是审美的愉悦,还用科学的方式带给人心灵的滋养慰藉,让人走回内心,走回精神世界,让独一无二的生命得以绽放。

展厅一角

诗迪所绘心理辅导画作

  对话诗迪

内在风景,愉悦源泉

  (Q=艺文系,A=诗迪)

  Q:你从哪里找到自己创作的源泉?

  A:我每天是规定时间作画的,我不会等有了灵感才去动笔,因为我有“心泉”,探索的激流永远不会枯竭。一方面要如何保持初始天性,另一方面选择怎么去学习,如何开启多维度的视角。

  Q:在你看来,艺术的作用是什么?

  A:艺术,不仅仅触发自我去发现艺术细胞,更重要的是通过强化好奇的感觉,辨析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倾听身体是喜欢运动,还是喜欢艺术,从而提升入静专注力的训练,保持内心情绪的平静。坚定自我的学习自信、心身自信、生活自信。

  Q:为什么说,艺术可以疗愈?

  A:有时候人们不愿意分享最深的东西,但当我展示一些画,并跟他们谈论艺术,他们会感到轻松和舒适。我把艺术作为桥梁,有些人可能不想回头看他们的伤疤,也拒绝跟心理学家交谈,但在面对艺术时却展现出不同的一面。

  Q:为何选择杭州银湖实验学校作为项目的开始?

  A:原因很简单,因为我的儿子在该校学习一年,这里有我认识的老师们。其次,学校周围有山有树,还有风景如画的富春江,可以使学生打开他们对自然的心。这里也是我长大的地方,我现在回来啦。

  Q:做这个展览,最想带来什么?

  A:让观看者找到童年最喜欢的色彩。只要最喜欢的色彩找到了,他的原动力就回来了,就可以回到他童年最美好的情境中去。一个抑郁的人,在某个瞬间,过不了自己那一关,主要是找不到他自己的原动力。原动力找不到,他的心就打不开。这个原动力,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唯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与财富。

  Q未来有什么计划和打算?

  A:我想要在将来建立我的“艺科心”学校,帮助更多的孩子和父母。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诗迪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