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郭强 李琪 申晓舞:以第三人称视角的三种叙事

2017-06-11 22:39

艺术家申晓舞(左4)、艺术家郭强(左6)、艺术家李琪(右4)与凤凰艺都副总经理赵庆东(左5)在展览现场与朋友们合影

  2017年6月11日下午,“第三人称”郭强、李琪、申晓舞三人联展在凤凰艺都798艺术空间开幕。

  三位艺术家的作品虽然都是具象油画,但各自都从个人的体验中找到自己的语言。郭强、李琪和申晓舞是来自川渝地区的三位年轻的艺术家,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生活状态及思考方式,是他们作品风格各异的原因。漂泊与未知是在作为独立生命体过程中情绪的具体的表现,郭强的作品画面中摇曳的光影,飘荡的木船以及那些如烟如雾如丝的种种呈现都是那么的合理贴切;李琪尝试将所要表达的物体物的属性强化,通过物的不同质感,造型以及整个画面的构成的塑造表现情绪性或者故事性;申晓舞画面中皆带有很强的心理因素,看到他的作品时,更多的是将画面与艺术家本人心理的、精神的感受联系在一起。

艺术家郭强

郭强《Black cat NO.3》110X80CM布面油画2012

郭强《光芒8》110X80CM布面油画2011

郭强《微光NO.20》布面油画110X80CM 2014

  “我的作品中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就像《光芒8》、《微光NO.20》中的蕾丝,甚至有的朋友会以为是女艺术家的作品。”郭强认为自己近期的作品不同于前一阶段的作品,《微光NO.20》画的更放松、鲜活。在进入画廊后,首先看到的就是郭强的作品,他常常以带有小忧郁的少年和少女为表现对象,灰调的画面与绘画对象的情感相呼应。黑色的背景,苍白的肤色,灰白的头发,忧伤的神情,同样灵异的动物形象,营造出似真似幻的异样情景。

  “漂泊与未知是在作为独立生命体过程中情绪的具体的表现,远去的故土、坚持的虚无、生活的重复、未知的早晨,都让这样的漂泊感充斥着情绪的体现,漂泊意味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而未知会产生怀疑,这样一来,画面中摇曳的光影,飘荡的木船以及那些如烟如雾如丝的种种呈现都是那么的合理贴切,或许这样的精神真实早已让你漂泊在你未知的空间里生活着。”郭强觉得自己的作品更大的程度上是对时光的一种无助的怀念,是生命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的消磨中为人们所不曾见到的部分,是生活在各种情绪下的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也是某种坚持与希望的象征。最主要的还是他寻找过程的一个记录,或者说他的生活情绪。

艺术家李琪

李琪《伟大的遗产》 210x150cm 布面油画 2016

李琪《被抛在空中的人》50x60cm布面油画2016

李琪《打望》120x90cm 布面油画 120x90cm 2017

  参展艺术家李琪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毕业,“近期的创作,我都在尝试着将自己眼中所看到的这些物抽离出来,并且强化它们的属性。此外,我也试图对画面中所有的元素平权,摒弃背景这一观念,将画面的主体以及画布这一平面内被分割的每一块形状都一视同仁,看作是不同的物对这一平面进行的组合。同时通过对物的不同质感、造型的塑造传达出情绪性或者故事性。”李琪的作品往往让绘画的主体置于单色的背景中,如同舞台剧的一幕,而凸现出语言的素朴、凝练、厚重等等情绪。

  李琪认为自己一直都对物所传达出来的情绪非常着迷,也希望将这些物的情绪凝固在画面中。“当然我所指的物并不仅仅是一个物体或是这个物体的形,它可以是人物、风景、或者只是一个静物的一角,在我看来这些都可以被规范到物的范畴。我在观看它们的时候往往能体会到一种情绪化,或是带有叙事性的内容。这些物质存在在那里所特有的情绪,它可能是幽默的或是寂寞的等等。我认为它们本身就具备这个时代感。我之前做过挺多的尝试,试图将这些情绪物化,通过画面表现出来,包括在瓶子里画单个的景或物体,包括在布面上画那些服装模特、还有人在树下围观的场面等,试图通过对一些背景的处理将这些情绪性的东西传递出来。但我发现对于我的创作中,很多时候画面中出现的所谓的背景是多余的,它们并没有起到一种对画面的烘托的作用,反而消解了主体物,所以我不如索性将那些背景因素都去除掉,让画面更单纯,表现的目的性更强一些。大概2015年后期的创作开始,我尝试着将所要表达的物体物的属性强化,通过物的不同质感,造型以及整个画面的构成的塑造表现情绪性或者故事性。同时我也并不认为剔除主体以外的背景就会失去画面的丰富性。画面的丰富性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去解决,可以在语言上、构成上、颜色上做的更丰富,也包括添加些可以说明问题的背景物。但这一切的出发点是必须围绕着主题进行的,不然整件作品就会因为太平均而平庸。”

艺术家申晓舞

申晓舞《朋友圈3》175cm×145cm 布面油画 2016年

申晓舞《“相”之脚1》100CM×80CM 布面油画2014年

申晓舞《夜》110cm×100cm 布面油画2014年

  “我的作品背景和人物对象上游动的线条,表达了我的一种情绪。”看申晓舞的人物作品首先会被画面中带有表现性语言的笔触和线条吸引。有评论指出,申晓舞的一系列人物画,在一个求新求变、信奉暴力的时代,朴实、真诚依然有力量。他创作的作品压根不是很多人四处大加谈论的所谓的“当代艺术”,而只是一批人物画。但是这批画打动了很多人,当然也打动了我。“打动”这一点是当下流行的一系列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的“死角”。当下流行的那些所谓的“当代艺术”太不能打动人了。表面上给人“晦涩”、“难以理解”等感受,实际空洞无物。这也让人时不时反思一下,愈来愈向高科技、哲学思潮、时尚看齐的很多人所鼓吹的所谓“当代艺术”是否已经迷失。倘若人们承认艺术是一门古老的手艺,倘若人们认为只有艺术家独立的、真诚的、敏锐的精神能真正给予艺术以力量,那么,我们需要回溯起点,重新上路。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的主题“第三人称”。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处理他人的问题时似乎总是比处理自己的问题时表现得更加明智,这个现象被心理学家伊戈•格罗斯曼称之为“所罗门悖论”。从所罗门悖论,引出了一个心理学名词——“第三人称视角”,这是以一种局外人的态度来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让人们可以更直观的看到相对真实的情感或者情绪。艺术家以第三人称视角来描绘作品,而作品却是艺术家的自我内心投射。

  传达情感或情绪,是艺术的永恒主题之一。福楼拜在1864年的一封信中写道,“艺术没有其他的结局,为了人的情感,为了祈求驱赶重负和苦痛。”

  据悉,此次展览将展至6月25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裴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