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你的悠然自得,我却束手无策……

  记不清这是哪首歌的歌词,却能随口哼出这样的旋律,这样的我出现在鸿钧兄作品前的场景,却已有数次,终于迫使我下定决心写一点东西。

  放之四海皆准的评论,研讨会中泛泛而谈的话语,是不适合在此出现的。在我看来,那些套路还不如一句流行歌曲来得真诚,尤其面对鸿钧兄画里画外的悠然自得,倒不如束手无策来得更恰当些。

  艺术家的状态与作品的关系,其实一直是研究画论者所关注的问题。从黄筌富贵、徐熙野逸到倪瓒的荒寒、八大的青眼……中国画讲究的“功在画外”,使得画家的状态和作品的对应关系,看起来相得益彰。

  鸿钧兄幼年即得乡贤名师林化南指点,后又问业于山水名家何海霞,在经历了专业美术院校学习之后,同时秉承着传统书画登堂入室、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和美术院校系统化的教育和训练,使得鸿钧兄的人生状态和艺术创作都渐入佳境,令我特别欣赏的,正是其中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得。

  诚然,中国画的创作有许多程式化的要求,还有像《芥子园画谱》这样快速入手的方法,这也成为一些人对中国画的诟病。程式化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正如鸿钧兄所喜爱的京剧,唱念做打都有规矩,在传统中国画的临习之中,一笔一画也皆有来历。至于画谱一类,更是让人通过训练得以初窥门径的方法,这是传统学习中国画方法的起点,其中还远未涉及艺术家状态的问题。

  程式化的训练方法本身其实并无问题,人们所诟病的,其实是脱离不开程式,甚至以脱离不开程式而炫耀,扭曲、误导了中国画背后的审美趣味,这里面其实蕴含着一种悖论关系,即画家要努力学习一种他终将要摆脱的东西,这也是很多画者终其一生也成不了画家的原因。要实现这个跨越,一是要不断深入、广泛学习,而另一点,则是要有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状态,有时候这种状态也被叫做灵性,缺乏灵性,断难以在中国画领域有所成就。

  鸿钧兄的悠然自得,只能让拙于笔墨的我束手无策。

田达治(北京韩美林艺术馆馆长助理,中国汉画学会副秘书长)

作者:田达治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