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1-12 20:09
“物尽其用”这个展览在两个层面上探讨日常生活进入当代艺术的途径。第一个层面关系到艺术材料的性质和艺术家的身份;第二个层面关系到作品的意义和展览的功能。“物尽其用”一语概括了普通中国人的一种生活哲学和态度,进而被用作这个展览的核心观念。
曾几何时,由于物质的乏匮,由于对世事变幻的忧患,也由于传统的节俭美德,人们把暂时无用但可能“一朝有用”的物品竭尽心力地保存下来,经过不断地积累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殊私人财产。无论是裁衣所剩的布头还是灰尘覆盖的瓶瓶罐罐,无论是拆房留下的残砖烂木还是陈旧过时的书刊图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零碎什物逐渐充满了有限的家庭空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今天的年轻人很难理解这种“收集”中的酸甜苦辣:如此众多毫无价值的零零碎碎,难道真能构成一个蚕茧般的私人世界,提供虚幻的安全和温暖,甚至引发一丝丝亲密的回忆?但对于这类收藏的许多所有者而言,生活状况和物质条件的改变并无法取代几十年来习惯了的环境和心态,因此他们继续收集——继续拒绝抛弃暂时无用但可能一朝有用的东西。可是当这些东西越积越多但却从未派上任何用场,他们的行动也就越来越丧失了实用的理由,而是越来越具有了“为收藏而收藏”的艺术逻辑。与其是考虑将来生活的需要,他们所保护的更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珍惜。
据我所知,宋冬的这个展览是表现和反思这种生活态度和历史经验的首次尝试。把“物尽其用”转化为艺术契机,他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来自他母亲赵湘源多年收存的物品。20世纪的过来人无疑会在这些平凡无奇的陈列品中听到历史的回响,但是单纯的“怀旧”却绝非是艺术家的目的。概而言之,这个展览意在利用当代艺术的手段促成三种转化,以尝试建立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新型联系。第一种转化的主体是“物”:赵湘源收集的实用品变成了艺术材料,从私人空间转移到公众空间。它们终于被派上了用场,从而实现了她收集这些物件的初衷。第二种转化的主体是“人”:构成这个展览的并不仅是赵湘源的收集品,而且是她本人。是她为了这个计划重新发掘和整理了自己的物质世界,将其呈现在公众的目光之前,因此通过这个展览获得了一个公众艺术家的身份。第三种转化的主体是人的关系:儿子和母亲成为一项实验艺术计划中的合作者。他们合作和实验的目的超越了狭义上的“艺术”,而是希望在艺术的名义下强化中国文化中的深厚的家庭伦理传统,由此为当代中国艺术中增加了一个新的品种。
任何转化都必须在“时间”中完成,这个展览因此区别于具有明确开幕和闭幕期限的常规艺术展览。在我们的设想中,当赵湘源的私人收集品被陆陆续续地运到展场,当她开始在那里对这些物件进行整理和分类,当宋冬和她围绕着这些物件开始发展一种新的关系,这个展览就已经开始了。观众可以随时进入这个场地,目睹两位艺术家的交流和工作。同样的互动机制也使“撤展”变成展览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为“物”和“人”的转化在展品逐渐消失的过程中仍将继续。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巫鸿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