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唐风宋韵---画家邹传安略记

  在一群着西装打领带者中间,坐着一位留平头蓄短发穿中式便装的中年人,周围笑语朗朗侃侃而谈,尽得洒脱风趣之态。平头便装者少言寡语,脸上的平和令人想起古希腊雕像的表情。偶尔,露出一片极中国式的笑容。亲切、自然、谦逊、豁达。这是我在邹传安艺术研讨会上看到的情景。也许是初次相识,所以,这个印象极深刻。当时我就想,如果以西装领带象征西方文化,中式便装象征中国文化,研讨会上的情景扩展至中国、扩展到每一个中国人有多好!兼容不自轻、独立不自大,难道不是我们五千年文明对洪水般西方文化的最佳态度吗?
  一个土生土长几十年的山野乡人,要闯进素来森严壁垒视匠人如天敌的中国艺术殿堂,其中的艰辛只有闯入者和殿堂守护者知晓,所以,千年中国美术史,民间和正统井水不犯河水。现代人齐白石得几十年居京华之功,奋力打破祖宗惯例。虽至今且有自以为最纯粹文人的,对这个“芝木匠”仍有微词,但毕竟难以拒诸门外。无独有偶,三十多年前,邹传安有幸结识郭沫若。文坛泰斗竟金口预言当时黄毛未尽的少儿将为白石二世。也许郭沫若自己也未曾料到。邹传安竟真的走着一条与大半个世纪前齐白石相似而与同代画家迥然不同的道路,比齐白石更糟的是,邹传安至今仍居偏僻的县城。几十年来,无名师指点,更重要的是没有名人提携,唯一能做的是默默无闻地行走于山水花草间,耕作于砚田纸墨中,沉溺于古典名篇里。直到1983年,他的工笔花鸟画首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人们还以为平地冒出一个青年工笔画家,那扎实娴熟的技巧,画坛都感到震惊。
  同为中国传统绘画,工笔与大笔一挥的写意完全不同。从起稿到完成,有一套严格的创作程序和技巧,其复杂比西方古典油画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有数十年的寒窗苦练,呕心沥血,绝难知其堂奥。信奉学而优则仕,且弱不禁风的中国文人既没有这个耐心,更没有这个体力,先是漠视不作,后为抬高自己,反戈一贬,以至元明以来,文人画家视工笔如鼠疫。邹传安则已在这个领域里耕耘了三十多年,写生、勾线、渲染了三十多年,练就了一般学院画家难以相比的扎实的,勾、染、渲的功夫,其技艺称炉火纯青一点不为过。最近在湖南师大艺术学院展出的主要是近十年的作品,更明显地体现出一个艺术家的独立追求,不仅在制作上严格遵循古代规范,而且力求在作品中恢复宋画神韵。他不是像有的画家在打底染色等表面上仿古,而是力图在精神气韵上重视宋代花鸟的艺术境界。《秋韵》、《梅雀图》、《天竺葵》、《凝脂》、《清风徐来》、《流丹耀羽》等作品,观者无不拍手叫绝。
  有所不同的是,古代工笔注重线条勾勒,淡视色彩表现。邹传安反其道而行之。视画面线条为造型手段,着力于画面色彩的刻意求新,于丰富中见和谐,统一中见差异。绿叶青翠欲滴,红花滋润可人。特别是他画的荷花,其逼真生动,当今工笔画坛能出其右者寥寥无几,巨幅荷叶的渲染,色彩和谐中见变化,更使人惊叹不已。有人以为中国工笔画接近西方写实油画,此是大谬,工笔之工之细,不要说西方油画,就是当今最高超的摄影术也难以企及。试看《秋韵》中的夜鹭,其羽毛的蓬松感可说比真鸟还逼真,倒有些像中国式的超级写实主义。
  为了表现新的内容,特别是表现画面的色彩,邹传安除了谨守传统制作技巧程序以外,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技巧,借鉴其它画种的方法。如在树干、石头上撒盐,在画面未干之际用水冲洗,用色冲撞。更令人叫绝的是,他把山水画中的泼彩创造性地运用于花鸟画中,在《香魂》等荷花作品中,水墨、石青、石绿、花青相互融洽,极其自然,完美地表达了如诗如幻的意境,打破了千百年来工笔荷花整幅写实的惯例。
  邹传安是一个年过半百的画家,既无条条框框限制,也无过重名声之累,使他像一个年轻人一样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不仅表现在他的作品所具有的清新爽快,更表现在他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形式风格的摸索尝试。个人展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这对一个中年画家来说确是难能可贵。既严格遵循古代优秀传统,又不断呼吸新的时代气息,既有古韵十足的《梅雀图》等,也有近于抽象的《月之韵》、《日之韵》;既有荷塘一角的特写,也有皓 月当空、碧田万顷的远景;既有一笔一画的花卉,也有朦胧诗意的小鸟;既有以墨代色的水仙,也有色泽鲜润如玉的牡丹……如果说,不断的探索是艺术有无活力的表现,那么风格的相对稳定和统一则是艺术成熟的标志。将成功者精研细究,充实光大,对一个艺术家尤为重要,不知邹先生以为然否?
  数十年来,邹传安不仅遵循“写生不止、创作不息”的信条,而且遍览古今名家作品,精研书理,参以己悟。着《工笔花鸟画技法》,集法理为一体,合图文于一书,在同类书中堪称上乘,不仅于初学工笔者,于专业画家亦有裨益。如论及工笔花鸟色彩云:“一件完美的工笔花鸟作品,除了生动的造型、流畅的线条、完整的构图之外,还必须有成功的色彩。何谓成功的色彩,著者鄙见一曰和谐、二曰响亮、三曰清俊、四曰厚重、五曰灵逸、六曰纯真。”而下是分别论述,绝无空言,且文采飘逸。
  “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想,艺术学院的邹传安画展和随后的赴港展览是邹传安既往艺术生涯的一个句号,更宽广的道路将在后面延伸。
                   李蒲星  湖南师大教授、美术理论家
                 ——原载1992年 第3期台湾《收藏天地》

作者:李蒲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