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厐均B. 1936
一江春水千帆过
款识
厐均 均 2018(右下)
二〇一八年作
油画画布
200x750cm;78¾x295¼in.
来源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展览
香港,交易广场〈六十年的约定——厐均油画展〉二〇一八年七月十日至三十一日
出版
〈六十年的约定——厐均油画展〉厐铫等编(香港,二〇一八年),48至49、123页
相关资料
「我的灰色并不是黑色与白色调和出来的,我的灰里没有黑,所以有一种如水流动的感觉。」
厐均
厐均出生于美术世家,父亲厐薰琹为民初第一代油画家和重要前卫艺术团体「决澜社」之创始人,母亲邱堤同为才华出众的油画先驱。厐均从小受家庭环境薰陶,更师承徐悲鸿先生,因此他既受划时代的开放观念所影响,亦得古典写实基础的传承,孕育出其高超的技术与独到的见解。厐均的油画作品往往隐然透出水墨画般空灵沉穆的诗画意境,在当今视觉与情感泛滥的世代里,唯有厐均的画作依然映出超然世外之景、秉承文人传统之趣,无比难得。
2018年夏天,厐均在香港历年来最大型的回顾展〈六十年的约定——厐均油画展〉于置地广场揭幕,而此罕见的超级钜作《一江春水千帆过》(拍品编号1033)即其专为该次展览而作的油画,尽显艺术家于盛年时期胸有成主竹的创作野心。本作的诞生,展现画家雄心壮志的气魄,力证厐均不该再只是依附着其他画家或画派而被定义的艺术家,而是应被独立欣赏与重视的一位现代亚洲艺术巨匠。同场展出的《文华窗外》及《白居易之足迹》已被香港艺术馆所收藏,对厐均的超卓才艺和成就给予高度认可。《一江春水千帆过》除了是回顾展揭幕之终极钜献,本季亦将登临香港苏富比现代艺术拍场,成为拍卖史上尺幅最宏大的厐均油画作品,估价即破艺术家拍卖纪录,为厐均创作超过一甲子的里程之上,再添重要一笔。
厐均的灰色哲学
后印象主义先驱梵高酷爱以黄色为主调,他的黄色充斥着对于生命炽热的情感与渴望;现代主义大师毕加索早期以阴郁的蓝色创作一系列作品,此具有情感重量的颜色首次育成其个人风格;日籍画家藤田嗣治凭藉描绘乳白色的肌肤在巴黎画坛享誉盛名,为古典裸女画别开生面。颜色所体现的,并非只有物象造型的表现性意义,更是包含着超越视觉的象征性意义,以及艺术家的主观情感。画家所专注和钟情使用的颜色,赋予作品更高的辨识度与代表性,厐均的创作亦是如此。
厐均的画作以非比寻常的灰色最为人称道,其自谓这色调「应验了在中国诗词里的韵味和飘渺,和中国人所隐藏的情感收歛深沉」。《一江春水千帆过》全作长逾七米,尺寸之大带给观者压倒性的震撼,但用色上却流露着含蓄雅意。在于厐均而言,灰色是专属于中国山水景观的一种颜色。细腻变化的灰色系营造出中国山水画般云烟缭绕的画境,尤其于远景的处理上,灰色的运用更显奥妙。小船、江水、崇山和流云时隐时现,在雾气般的淡灰色中,景物皆富流动掩映之态,反映着真实的视觉焦距。层层浓淡不一的灰调除了表达具体的形象,还有无形的东西,如水的波动、气的流动和风的能量,展现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在艺术家的画笔挥洒下,灰色是空灵而善变的;它非像黑与白一般纯粹,却拥有更强的弹性和可塑性。
传统中国画对于空间的描绘从不以写实为依归,而是抽象,虚处见妙,以有限的形象带出弦外之音。主体之外的空白虽眼看不见,无墨处却似有画,留待观者联想和推测个中蕴含的境界。厐均的灰色正正是援引自中国传统美学中「留白」的概念,无色之中有万色,此虚实交融的特性构成画面无穷的张力。在《一江春水千帆过》,他藉着西方的工具重新演译这种中国意趣,并完美缝合两者间的差异,其丰富饱满的用色出自画者对于中西艺论的平衡兼顾。
东方表现主义
在学画的过程中,厐均饱览西方近代艺术大师的作品,如马蒂斯和毕加索等,给予其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在学院派主导的年代里,虽然创作的环境因政治气候而不甚自由,但实验性的表现形式已经在厐均笔下萌芽。他注意到后印象派所追求的表现性,与中国文人画的写意性隐隐呼应,野兽派鲜明俐落又粗旷的笔触,与传统国画对于线条的执着又是不无关系。厐均率性与酣畅的笔法动势,自然地将中西文化的特质交织与并行发展,其笔韵不仅透露着中国书法式的潇洒脱俗,同时更展现如野兽派般的爆发力。他的油画结合西方的表现形式与东方的精神内涵,开拓了属于东方的表现主义派系,说明油画并非西方专属。
《一江春水千帆过》取景秀丽甲天下的桂林漓江,在俯瞰的视角下,全景一览无遗。点点璀灿的红花与青绿山色形成前景,点亮以温润的灰调子为主的漓江景色,增添色彩之张力;平静如镜的江面之上,自远而至的艘艘帆船,构成画面的中景,更有「一帆风顺」之美好寓意;于后景的一座座奇峰高耸入云,在灰朦蒙之中表现形态万千,并营造出纵深的视觉效果。在跌宕有致、一动一静的巧妙布局中,前、中、后景于如此宏大的画布之上自然串连,层层递进的视觉编排让观者彷如置身其中。自古至今皆不乏喜爱描画漓江的中国画家,近代的李可染、吴冠中等皆以此闻名,而厐均用灰调油画写漓江,予人耳目一新之感。他的作品不仅以油彩写实地呈现了遨游绝美中国山水的盛景,同时建构出一种东方文人画的格调与意境。
厐均的风景画建基于长时间大量的写生经验,《一江春水千帆过》的画面源于画家记忆中所累积的无数景观与深刻感受,经由内化与沉淀而成就的一番风景。本作的架构取自中国传统卷轴横向的空间发展,布局虽有远有近,但视点似乎并不局限于单一的焦点透视,而是让观着的视线流动、推移,一种音乐性节奏随着律动的线条在画布之上逐寸蔓延,贯穿整幅作品的诗性表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