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叶剑青,艺术当“观”

叶剑青老师是1994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艺术,现在已经是央美壁画系的副教授。

艺术家的身份,注定了他有一颗敏感的心,一双善观的眼睛;教师的职业,让他更为系统地思考“观是什么?”、“如何观看?”。当人们忙着追赶时代的浪潮时,他会看见寻常现象背后不寻常的时代异动,觉察到喧嚣、匆忙后的不安和疲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作为艺术家的叶剑青老师,时时刻刻都在观看和思考身边的一事一物,不会为了赶上时代,忘记省思。艺术家是图像世界的诗人,画笔就是他的笔杆,色彩就是他的文字。因而,他的经历成就了他的作品,他的阅读和观看成就了他的思想。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499081679440.jpg

 叶剑青作品 

由于从小生长于南方的浙江宁海,叶老师对氤氲萦绕的天气和风景甚为熟悉。这也成了他作品的特征之一,因而被称为“画气的人”。

叶剑青——画气的人

“画气”必定懂得如何“观气”。叶剑青老师认为中国人感受世界是非常全面和用“心”的一种方式,他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心的眼睛去“看”,用全面的感官和知识去“观”。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06098668640.png

叶剑青作品 

考入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以后,他见到了与水气氤氲的南方完全不同的城市,气候干燥,人来人往,异常快速的城市节奏,每个人都在汹涌的人流中快速奔走,都要跟时间赛跑。一切都在飞速旋转,连学校所在地也不得不为城市的发展让路,从繁华的街道迁往更为僻静之处。当时,身为中央美院学生的叶剑青正好经历了母校这段特殊的时期。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09946142010.png

 叶剑青作品

从江南到北方,他眼中的朦胧的魅力便并不只是停在山水之间。正如前面所说的,他看见了城市的隔离感。他画胡同,也画都市风景,他说:

“……我并不怀旧,我也许用了更多的经历来关照我生活的城市。我画一些透过玻璃看到的,变形、陌生化了的城市的照片,画了一些在水中看起来变形了的武器和其他器物的照片,我想用中国文化中关于水的灵动和包容来清晰、整理一下照片中忙碌而疲倦的城市”。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11203794060.png

叶剑青作品

因为行色匆匆,北京城里的人是模糊的。因此,叶剑青的眼中,隔着一层玻璃的变形观感才是这个城市给人的感受。在把一切模糊之后,我们又会看到一片宁静,图像被赋予只可远观的特性,脱离了世俗而存在。被描画对象原本或庄严或朴拙的特性却被抹去了。就像里希特将照片一丝不苟地描画之后,再将形象的清晰性剥离,消解了照片的简单直接,创造出全新的图像,引人想去看看寂静又神秘的画境里到底有什么。因为想要“观看”,我们被艺术吸引了。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13321489330.png

叶剑青作品

叶剑青老师对里希特有着近乎知己般的感受,或许他是当今最懂里希特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不只是从里希特关于二战的经历出发,在表面上泛泛地解读里希特的照片绘画,他似乎能看到里希特的内心,只因为他们同样不是用眼睛简单地看,而是动用通体的五感、经历和大脑的思考去“观”。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14425447890.png

叶剑青作品

里希特认为,当代艺术已经不可能再获得古典艺术的“质量感”,这不仅是因为摄影的出现占有了原来通过绘画才能实现的“描述和说明功能”,使绘画只剩下“自省功能”,绘画已经无法在古典的意义上完成其旧有的叙事了。

叶剑青老师说:

“照相写实主义绘画中看不出个性、情感、态度的痕迹,不动声色地营造画面的平淡和漠然。在画面上看不出画家的风格和主观意识,更多呈现的是摄影所提供给观众的客观图像信息。在这样冷静的画风之下,反映出后工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精神情感的疏离和淡漠。因此照相写实主义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摄影为主的视觉霸权上的肯定和强化。”

于叶剑青来说,对于“观看”二字,他已经关照和揣度了许久许久,从华夏文化的上下五千年历史到西方世界由小孔成像到照相机发明的科学变革,每一种观看之变,他都要去摸索一番,探个究竟。

【艺术家的观看之眼】便是叶剑青老师作为艺术家,作为一个 “观看”之道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几十年来的探索之果。

·你是否知道,曾经,画家的观看是从对神的崇敬而生,于是上帝的目光才能借艺术家之手看向众生?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18300065090.jpg

意大利中世纪绘画 狄奥多拉皇后与侍从

·你是否曾疑问,为何中国比西方发现小孔成像的原理早了上千年,却没有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发明出照相机?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19918049290.jpg

·自从发现小孔成像之后,西方艺术家又是如何将它应用于绘画之中,完成作品?

·在焦点透视被艺术家知晓之前,西方的艺术家的创作原理是什么呢?

·为何中国绘画绵延不绝的传统里,从来没有使用焦点透视?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21654496270.jpg

洛神赋图

·在照相机发明之后,机械成像的清晰性对艺术家到底是挑战还是机遇?

·对肖像画与照片的观看,本质上会有不同吗?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23357323650.jpg

布列松摄影作品 

·在冰冷的照相机和监控遍布世界的时候,人的内心对于观看和被观看发生了哪些心理变化?

·对于图像的观看,我们如何一步步由虔诚走向随意?

这些问题,叶剑青老师都曾思考过,研究过。艺术家的敏锐,让他更能深切体会每一次观看之变后,艺术家们想到了什么,想要做什么。一起来听听他对观看之眼的抽丝剥茧,聊聊艺术的观看之道,看看摄影与绘画的纠葛吧~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2656868290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2658196976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3178343661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3180223876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3513549392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826/159842535144216930.jpg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