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艺术品市场和艺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中,艺术金融的创新正在成为一个非常受人关注的业态。与此同时,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进步,已经走出了“艺术品商品化、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大众化)”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艺术金融的创新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趋势与热点。
在研究探索艺术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艺术品市场与艺术品产业的发展孕育了艺术金融,而科技融合建构了新的基础设施,催生了金融科技进步,金融科技的发展又推动了艺术金融新业态的发展,这是一个基本的发展逻辑。
新基础设施孕育艺术金融新业态的生发。在业态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科技融合的发展,艺术金融科技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以前的旧的业态、传统的业态中被认为是无解的问题,很可能在新业态中就会是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难题,或是一个科技方案的问题,所以,在探讨科技融合作为可能改变艺术金融创新的战略方向中不要在传统业态一些无解的问题中太过于纠结,而是要重视在新的业态的架构下去研究。比如艺术品鉴证备案,在传统业态下艺术品的流传长则千年,短则几百年,在几百年的流传中,如何保证流传有序且证明此物是此物?以前这种风险是非常大的,很难得到非常好的解决,风险是非常难控的,几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但是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利用现代技术抓取了显微状态下书画宣纸的某一点的相状态,然后数字化、储存、备案,这样就保证了书画在流传过程中的此物是此物的确证问题,从而使一个无解的风险问题变成了一个可以实现的科技难题。所以,我想在这一方面与大家做一探讨,哪些方面是艺术金融新业态下应关注的问题。在传统业态向新业态的转化过程中,把握艺术金融创新,关注在创新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或者核心问题。
我们之所以要研究科技融合可能改变艺术金融创新的战略方向问题,就是传统业态与新业态的问题是不断转化的,新业态的问题恰恰是艺术金融创新发展的一个标识,是科技融合发展的指向,更是新时期艺术金融创新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
一、研究问题的大背景
随着艺术金融的不断发展进化,艺术金融基于发展的基础与大的背景不是静止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在发生大的变化。这些大的变化,可以说直接影响了艺术金融研究重大问题的变向。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背景是科技融合发展正在推动艺术金融新业态的生发与形成。艺术品市场与产业新业态及其与艺术金融业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图表示如下:
艺术金融新业态的发展是在市场业态和产业业态的拉动下产生的,不是凭空设计出来的,也不是概念逻辑推导出来的,而是需求拉动的结果。也就是说,这个结果是艺术品市场及其产业业态不断发展导致的。从艺术品市场或产业业态经历了传统业态、混合业态、新业态的发展过程,在传统业态中艺术品市场的交易体系有三种交易模式:画廊、博览会和拍卖会。混合业态主要是指传统业态的互联网化过程,主要是指有了艺术电商业态的发展。新业态的发展基础是基于数字化,以及基于数字化基础上的新的基础设施。正是有了在整个市场与产业的新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才会产生新的业态。在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如中国传统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年的成交额大概在四五百亿元(包括港澳),而在新业态的发展中,微拍堂App去年的成交额在420多亿元,今年估计要达到五六百亿元。一个App的成交额已经超过了传统艺术品市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业态(拍卖)的总成交额,这可以说是创造了历史。因此,如果一个新业态还用传统的理念和技术手段去认知,就难以把握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无论是认知还是实践,肯定都会出问题。与之相对应,服务市场与产业的体系也一定需要作出变化,如作为重要的金融服务以及其载体的金融体系,也必然要发生变化。
在传统业态中,基于金融体系的服务一开始是面对面、点对点的,风控体系的核心是抵押或质押。随着混合业态的出现,金融服务随着科技融合的发展,金融科技的业态也在发生变化,把传统的金融体系互联网化,其核心是基于信息化基础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最突出的表现是服务等手段发生了变化,但服务的风控体系的核心仍没有改变,核心仍然是抵押和质押。现在所谓的很多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其风控体系的核心仍然是抵押(质押),并没有真正实现基于数字化基础上的新的基础设施的建构,也就是说,没有实现风控体系核心的转型。正如马云先生在前几天发言中所说,当下的p2p不是互联网金融,我们的金融服务还处在当铺阶段,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虽然金融业态互联网化了,但是仍然是基于传统业态的互联网化,没有实现新的业态转型,当然这需要有一个过程。
我们必须要高度认知新业态的基本内涵。对于金融服务来讲,新业态是基于数字化的新的基础设施,其风险管理是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的业态。所以,我们在认知艺术金融业态发展的时候,金融的服务业态一定要与市场与产业发展的新业态相对应,不然就可能出现驾着马车去为乘坐高铁的乘客服务的尴尬场景,这像极了现在的金融体系为当下实体经济服务的场景,让人诟病,问题非常多、越来越多。所以,一定要认识到新的市场与产业业态在形成过程中,艺术金融的发展一定要对应相应的新业态形式,即关注三个基本概念:数字化、新的基础设施及以信用管理为核心的风控体系。
第二个背景是新时期科技融合发展的迭代加快。新时期,除了需求的快速变化,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技术融合发展的迭代加快。短短的一段时间,事实上,我们已经或者正在经历以下五个阶段的融合发展:
●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处理与管理等技术融合发展的基本阶段;
●大数据、云服务及终端进步等技术融合发展的基本阶段;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的基本阶段;
●第三方支付、数字资产及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发展的基本阶段;
●人工智能、VR|AR|MR、终端呈现和用户参与场景化技术发展的基本阶段。
前一段时间,科技融合最突出的是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处理与管理等技术融合发展的基本阶段,之后很快出现了大数据、云服务及终端进步等技术融合,最常见的是手机这个终端实现智能化,并且智能化进度非常快,且终端进步也非常快,以前很多是基于pc端的平台交易模式,很快进入了以移动智能端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发展了很短的时间,又到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发展的基本阶段。很多问题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中能找到精准的答案。比如如何实现对客户的精准管理,以前很难实现。有了客户靶向技术,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出现的客户画像技术,能够非常精准的把握客户的行为,从而实现对客户行为的精准管理。之后,又进一步融合发展了第三方支付、数字资产及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将以前传统技术不敢想象、无法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现在成熟技术的系统解决方案。比如智能投顾等,以前在艺术品投融资领域,很多场景要依靠专家、依靠大量知识教育与经验,而现在就可以通过知识系统,机器学习,将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生成智能服务系统,提供智能化的服务。目前,虽然智能化的服务在艺术品投资、艺术金融方面应用的还比较少,但是在别的方面的金融服务,其应用正在不断普及。并且现在的智能服务更加注重用户场景的参与和体验,以用户为中心,人工智能、VR/AR/MR、终端呈现和用户参与场景化技术发展的时代正在或者是已经到来。由此可见,科技融合迭代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艺术金融的创新发展不断有了新的可能与新的方向。
第三个背景是新科技融合发展已成为艺术金融创新的重要动力源。艺术金融是一个新的业态,它有自己发展的体系与结构。具体见下图:
这是艺术金融业态体系与结构的一个基本的勾勒。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体系是基于艺术金融综合服务的平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艺术金融基础设施、产业体系、产品体系、支撑服务、支撑监管体系等等,而这些体系与结构的发展,其实是经历了艺术金融概念态—形态—业态—生态的这样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证明了艺术金融是一个业态,是一个产业,其发展创新主要依靠的是两个“动力”,即需求的拉动和科技融合的驱动,从而形成了业态生发的动力源。
第四个背景是艺术金融发展的现状亟需创新突破。艺术金融的创新发展一定要放在艺术品市场及艺术品产业发展格局的大框架下去研究与观察。得益于艺术品市场及其产业的发展,艺术金融发展很快,在中国,2015年艺术金融产业的规模首次与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成交规模持平,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一直以来,艺术品拍卖市场一枝独大,艺术金融在2015年就与之同台竞技,可见发展的非常快。在世界范围内,中国艺术品资产化的探索研究也在领跑世界。但是,与这种领跑效应相对应的瓶颈和难题也非常明显,主要是传统金融业态对艺术金融介入度不高。目前,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传统金融体系业态对艺术金融介入的规模非常小。在众多银行呼吁的金融创新中,艺术金融运行最成功的潍坊银行取得了重大突破,其模式完全具备了推广的条件,却难以得到推广。究其原因,就是传统金融体系参与不积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进展不快。
在这里,我们为什么反复强调综合服务平台?主要是因为艺术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平台建设,因为在大范围内的政策、法律法规、管理体系、监管体系还没有进入规模化的突破之前,我们需要集中优势资源,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现实点上突破,这种突破的机制就是平台化的机制。但目前,这种平台化的机制建设与探索进展非常缓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的很完善的综合服务平台能够实现为艺术金融进行系统的服务。另外,还有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是支撑服务体系。当下,我们的支撑服务体系发育非常滞后。支撑服务体系最具代表性的确权、鉴定、评估、鉴证备案、艺术品保管以及艺术品物流等,发展都非常缓慢,缺失非常大。此外,艺术金融的发展与艺术品市场及艺术品产业关联度并不大,很多创新和市场产业是两张皮,各自发展各自的。大家可以想一下,哪个市场哪个产业的金融和市场及产业本体离的如此之远?可是艺术金融目前的发展状况便是如此。这也是目前一个最大的难题。我们认为,这些难题的解决并不能仅仅靠政策,更多需要靠的是在巨大需求下的科技融合的创新发展。
第五个背景是在艺术金融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中,科技融合使治理会带来新的变局。艺术金融发展面临很多问题,科技融合使治理会带来新的变局。特别是基于互联网与大数据的综合服务平台技术、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科技鉴定、鉴证备案技术与体系等的发展,会催生新的业态的发展。如智能投顾、数字资产、鉴定鉴证、信用管理等业态的发展。当前金融行业进入转型发展阶段,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金融科技正在以迅猛的势头重塑金融产业生态,“无科技不金融”成为行业共识。基于科技融合发展的基础设施,由于技术手段、工具的发现,使得监管的创新有了新的可能。
第六个背景是第三方支付技术、数字资产、区块链技术、网络安全,以及消费者心理等不断成熟,正在推动新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
二、科技融合正在驱动艺术金融创新
1.科技融合发展正在建构新的艺术金融基础设施
科技融合发展是在艺术品及其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过程中,面向不同艺术金融服务场景的解决方案,是集科技、客户个性化服务、金融场景、产品运营等于一体,帮助金融机构适应客户艺术金融消费服务的习惯与新需求的融合机制与体系的总和。 从目前来看,艺术金融创新发展的指向:
(1)基于以数字技术为底层的新的基础设施;
(2)发展以客户为中心,以信用管理为核心。
可以把上面相关的逻辑用下图表示:
当下,数字化技术正在扑面而来,艺术金融新业态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基于数字化来建构新的基础设施。新业态的形成要靠新的基础设施来推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管理等,像高速公路一样,成为一个市场与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服务平台为客户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艺术金融科技创新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一个是以客户为中心,一个是以信用管理为核心。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艺术金融创新发展的第一个层面。
2.科技融合发展驱动艺术金融发展的战略方向
科技融合发展驱动艺术金融发展的战略方向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综合服务平台的交易模式的创新;二是艺术品资产管理创新。具体见下图:
图示可见,艺术金融在整个产业的创新发展过程中有两个大趋势,一个趋势是建立在综合服务平台的基础上的艺术品交易模式创新,如文交所的平台化交易模式的创新;另一个是艺术品资产管理的创新,比如基于综合服务平台的理财、资产的配置和艺术财富的管理。这两个战略方向要想迅速落地,依靠的是消费需求的拉动和科技的创新。现在整个艺术品市场交易额四千亿元,而通过测算,我国整个艺术品市场的潜在需求是近八万亿元,可见整体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科技融合能够沿着这两个战略方向,推动基于综合服务平台的需求迅速释放,从而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3.科技融合发展推动艺术金融新业态的形成
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路径与动力可以探索研究,但基本的手段与方法都离不开科技融合的发展进步,其基本的表现就是科技融合与艺术金融新业态的内在逻辑关系。具体见下图:
为什么要发展艺术金融?科技融合发展推动艺术金融新业态的形成是其主要的原因之一。艺术品市场交易最大的两个弊端是交易不透明和信息不对称。发展艺术金融就是要推动艺术品市场与艺术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公开透明问题,靠的就是基于综合性服务平台的新业态的出现。而新业态的培育与生发,一是靠需求的拉动,另外,也是更为重要的是靠科技融合这个基础及手段与方法,也就是说,科技融合的发展进步是推动新业态创新的最为重要的驱动力。
4.科技融合发展不断推动建构新的风控机制
一方面,科技融合发展培育艺术金融新业态的生发;另一方面,新的业态也需要面对新的风险,即科技融合发展带来的科技风险。其结构关系可以具体见下图:
科技融合发展培育了艺术金融发展的新业态,而建构新的风控机制就是这样的发展前提。虽然科技融合发展促使新业态的风控体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但基于新的基础设施下的新业态风控体系逐步进展为以信用为核心,这一方面为科技融合本身带来新的风险;另一方面,信用管理离不开科技融合发展,科技带来的风险更需要发展监管科技,科技融合带来的风险也需要被监管,这是新的业态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风控机制的转型。
三、科技融合架构下艺术金融创新的取向
如何研究探讨在新的科技融合发展的大框架下艺术金融创新的取向问题,可以说是目前艺术金融理论及实践研究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最为关键的是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分析基础,或者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分析逻辑或模型。下图是基于综合服务平台机制的基本模式为对象,来展开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分析。
关于艺术品综合服务平台的概念与机制这里就不再阐释,从图中的结构可以看出艺术金融创新发展的几个维度。概括地讲,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分析艺术金融创新的取向:
1.服务能力:主要有基于大数据与客户画像技术,创新征信技术水平与体系,提升信用管理水平与能力。
2.增信能力:基于信用管理技术,建构新的风控管理的体系。新的风控管理机制主要是以信用为核心的机制。
3.整合能力:基于新的基础设施,建构资源整合与评价技术与体系。整合社会资源、机构(企业)资源以及个人资源,这些资源需要评估,客户需要研究与管理。以客户管理为例,如果说以前的平台管理仅仅是客户资料的管理,然后演变成需求的管理,而这种管理不仅仅是资料的管理,而是进一步的精准管理,之后,更为重要的是进行对客户的征信和信用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整个平台的整合能力。
4.支撑能力:基于数字化的新基础设施与技术,建构具有数字化统一底层技术与数字服务的、系统的支撑服务体系与能力,破除信息孤岛、数字孤岛及服务圈子化的问题。
5.平台能力:即艺术品综合服务平台形态的提升问题。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平台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由基于一般传统交易的平台形态向基于数字化为基础的平台形态转向。具体见下面的图示。
以往作为实物产品交易的主要形式,即一般传统的交易平台主要优势是提升信息的透明度和对称度,主要解决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交易风险的作用。基本功能有两个,一个是以交易见证为中心的交易管理,另一个是以登记为中心的市场的追溯管理。基于新业态的交易平台,首先功能发生了变化,除了之前具有的功能,增加了信用管理。信用管理依靠的是数字化与数据服务这个基础,这是我们特别强调平台升级以后的最主要的变化。
四、科技融合推动艺术金融创新的基本方向
在分析研究了基于科技融合发展取向的基础上,艺术金融创新发展的战略取向,可以概括总结为以下六个基本的方向来关注:
1.基于大数据的客户管理科技,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业态诉求。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快餐化的不断发展,需要科技融合的发展进步来快速响应。
2. 基于平台建构与运营管理技术,建设艺术品综合服务平台,特别是建构独立第三方综合服务平台,使进一步推进风险管控及产业生态、业务创新管理、产品创新管理的关键。
3.综合服务平台基础之上,通过建构新的基础设施,创新征信技术与体系,实现信用管理在风控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4.基于大数据+AI技术,发展智能知识系统+机器学习为基础的智能投顾。智能投顾一定会在艺术品投融资顾问中走在前面,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5.基于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确权、鉴定、估值及鉴证备案等应用科技,建构基于新基础设施基础上的更加完整、更加系统、更加统一的支撑服务系统体系。
6.基于科技融合进行产品服务创新,除了服务新的场景的金融产品外,重视行情、指数及估值等数据服务是艺术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要重视数据资源资产化发展及数据服务的形态多样化的深化发展。
7.重视基于新基础设施的风险管控与监管提升,发展监管科技,围绕风险与技术,坚持审慎监管、业态监管、技术监管导向,强化对技术的监管。
(本文系根据西沐在2020年10月28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艺术金融年会上的主旨发言录音整理)
西沐简介:
西沐,本名贾杲,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陕文投)首席科学家,包商银行文化金融顾问、包商银行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潍坊银行艺术金融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著有《中国艺术品市场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引论》、《中国艺术品市场批评概论》(上、下卷)、《中国艺术品市场政策概论》、《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概论》、《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1)》、《中国画当代艺术30年》等著作;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科学学研究》、《美术》、《中国美术》、《哲学动态》等报刊发表论文逾300篇。荣获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奖(著作奖)、首届新华网中国收藏年度人物,2013美术报十大年度人物。
也可以直接下载艺术头条,订阅“艺术市场_西沐”艺术号,观看更多内容。
作者:西沐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