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的花还没有名字》上海玻璃博物馆现场
玻璃不只是器皿,6位青年艺术家说:它们是无限的“未知”。
上海玻璃博物馆携手康宁公司,将生产过程中废弃的材料或产品委托艺术家再创作,重新引发对国内新生代玻璃艺术的关注,也让更多人了解玻璃艺术的可能性、创造性和突破性。
任何科学研究的前提之一是“分类”,但没有“分类”是因为对事物依然有疑问,能带来更多的探究。这种无法归类和定义的,上海玻璃博物馆将它们汇聚成《我的花还没有名字》,因为“灵魂之花”代表人的思想,而还没有名字便是“未定义”。
《我的花还没有名字》上海玻璃博物馆现场
12月3日,《我的花还没有名字》在上海玻璃博物馆开启。杜蒙、黄季、李松林、慕晨扬、覃钰玲、谢文蒂等艺术家,有着丰富的玻璃创作经验和多面的个人生活经历。他们在作品中将玻璃用于创作的主要媒材之一,并融合陶瓷、塑料、3D打印、编织、影像以及行为等多种艺术媒介。
《我的花还没有名字》上海玻璃博物馆现场
纵览这6位艺术家的作品和个⼈⻛格,有⼀种贯穿其中的诗意和灵性,鲜活又充满能量。他们作为时代中的一员,对周遭感觉敏锐,能快速察觉到时代的变化,那是先于语言的感觉。他们以一种凝视的态度、跳脱常识的思考方式,带着一探究竟的精神,用自己的作品给出各自批判式的主张。
特别是委托作品,艺术家们被赋予极大的信任和创作自由,在不确定的过程中,打破边界,以自己对当下社会的洞悉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为观众带来⽿⽬⼀新、引发共鸣和思考的作品。
杜蒙《都会好的》
材料:碎屏玻璃*,光纤*,玻璃废料*,陶瓷载体和过滤器*,旧行李箱,综合材料,
2022
杜蒙的《都会好的》仿佛是打开魔法世界的行李箱,从里面蹦出了引人关注的物件。利用康宁产生汽车内饰玻璃和药用玻璃产品过程中的碎屏玻璃余料,以及报废的光纤产品,将经过特殊“茶染“处理后的陶瓷过滤器巧合般地呈现出了蜂窝煤燃烧过后的痕迹。作为提供空气清洁功能的陶瓷过滤器与所谓“制造污染”的蜂窝煤形成了有趣的互文。陶瓷过滤器如同一个神奇的转换通道,废弃的碎玻璃、烧结的玻璃团,转换、提炼再上升,变成了穿过陶瓷过滤器空隙的光纤。它们在灯光的映射下呈现出微弱的亮点,一如回忆中的点点灵光。一切都会好的。
慕晨扬《花园:耀眼的平淡时光》
材料:碎屏玻璃*、塑料薄膜*、感应器、灯泡
2022
《花园:耀眼的平淡时光》是《花园》系列中的一组。《花园》系列本身也回应了此次展览标题《我的花还没有名字》。心灵的花园中是繁花似锦,还是杂草丛生,每个人都不尽相同但都独一无二。《耀眼的平淡时光》外表使用了康宁公司提供的废弃塑料膜,编织成白色的“外套”,平凡无奇地悬挂在此。当你走近时,才能发现玄机:利用废弃屏幕碎屏“编织”而成的新“屏幕”,折射出五彩的光芒,并从白色“外套”中隐隐透露而出。正如艺术家所想暗示的那样:一切“内”有玄机。
覃钰玲《 》
材料:钢筋、有色碎屏玻璃*
2022
覃钰玲利用钢筋和废弃玻璃制造了一张椅子,这把椅子无依无靠,尖锐的坐垫也无法安坐。《 》与作品《过剩》巧妙地共同构成了一个令人深思而焦虑紧张的小剧场。作品的名字不是随性的“未命名”,而是一种失声和空白,这是面对现实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之后的无从开口与无能为力。
黄季《多宝阁》
材料:3D打印树脂材料、陶瓷载体和过滤器*,玻璃
2022
黄季在作品中持续思考中、西两种文化的思辨和碰撞,他偶尔发现陶瓷过滤器能够在特殊角度的光线照射下呈现出“虚实一体”的奇妙视觉感受,其中的矛盾性让人深思。艺术家通过精巧的冷加工切割技术,将陶瓷过滤器打磨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玩石”,展现出太湖石般“瘦,皱,漏,透”的风格,置于用3D打印生物塑料制造的“博古架”上,一个中西结合且充满科技感的“多宝阁”就此呈现。
李松林《瓶装孤独》
材料:生命科学器皿*、玻璃珠、环氧树脂
2022
诗歌是李松林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段,在《瓶装孤独》中,李松林利用了康宁公司提供的废弃塑料瓶,将本人创作的以“孤独”为主题的诗歌拆解为不同的玻璃球并加以组合。艺术家同样搜集了周围人对于“孤独”的理解,将它封存在塑料瓶中。满载着思绪和情感的“孤独”可单独成篇亦可由观者进行新的组合,进而构建成一座独特的“诗歌城市”。
谢文蒂《得物肮》
材料:废弃电炉丝、碎屏玻璃*、金属钉、万向轮
2022
玻璃和金属这两种材料引起了艺术家的兴趣,于是谢文蒂在作品中运用涉及到的废弃物件都曾是工业生产和日常使用中的工具物料。艺术家将材料相互错位,打破了材料本身拥有的原模件属性,从“模件”再回到“模件”。用作⻋载显示器的玻璃被打破重新热熔铸造成承载它物的物流托盘形式,成为工具的玻璃承载着由废弃不锈钢管、废弃电炉丝重新焊接的“金属雕塑”。在这件作品中,日常工业材料的惯用功能都被隐去,艺术家故意将它们的身份互换,赋予材料以冷峻的诙谐和诗意。如同“Duang”的一声,惯常所⻅被抽去,被撼动,它换上了出人意料的面孔再次出演。
本次展览中,玻璃材料更像是一种隐喻,能够找到某种诠释世界的路径。艺术家们创造性地运用玻璃,用对自己存在的理解和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将个人的感性融入作品,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提出个性的观点,作品值得在当下被分享和探讨。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4月9日。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