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3年7月1日至9月10日,“禮 · 物 ——文化与美学”展览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举行。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承办,中国民艺博物馆与中国文化设计研究所协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名誉馆长、中国民协副主席杭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民协副主席安德明担任学术总顾问。总策划连冕,策展人刘一蓝,特邀策展人李计亮、仲文。
展览汇集了500余件组作品,通过六大部分展开:一、以婺州南宗·榉溪村作为个案,追溯“礼”的历史,梳理了礼物的文化涵义;二、将礼物置于“物候与物的象征关系”中考察,显现了农耕社会礼物与“自然的礼敬”之间的密切关系;三、从礼物的“馈赠与交换”入手,分析了“中国人情”的微妙之处;四、特别关注了敬天地人神的奉献——圣物圣礼,从精神的角度展现礼物的庄严和虔诚;五、全面分析了文化阶层的酬谢唱和、礼尚往来,展现了这一部分礼物的“超越寻常的精致”;六、最后的“新礼物”,展现了民艺再生、非遗转化、博物馆文创等领域涌现的礼物新面貌新形态。
策展人刘一蓝在前言中介绍展览缘起:
疫情这几年,我在浙东山区从事乡村美育的公共教育工作,儿时的记忆和村民们质朴的情感,常常通过年节、婚丧嫁娶的“礼和物”而被唤起。在乡村在地文化复兴中,那些仍然活着并在使用的“礼物”,具有特别的价值。它一方面是情感的最日常的表达,礼物在传统节日、人情社会的流通,反映出民间生活的特有温情和美学;另一方面,它还是生产和民俗的凝聚,这些礼物透过地方土特产的形成,以及经过特殊的艺术方式、甚至是宗教般虔诚的产生过程,经过“馈赠”,深刻体现了漫长的自然经济社会所形成的地理文化关系。
婺州南宗·榉溪村 祭孔活动 六佾舞 现场
婺州南宗·榉溪村 杏坛书院四合院中 原住民王爱珍葬礼“化银”仪式现场
从“发现”婺州南宗·榉溪村开始,策展团队做了一系列历史和文献的梳理研究,并选择全国各个民族地区用作“礼物”的用品、农产品和手工艺术品,以礼物的社会学意义的探讨作为方法,通过六个版块建构了展览的主体线索。为了揭示“礼物”的关系,展览将纷繁的形形色色的作品凝聚为38个案例,意在深入展开六大部分礼物问题的分析。
2023年7月8日下午,“礼·物——文化与美学”展览开幕式举办。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首先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民协副主席安德明代表展览学术总顾问致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处处长、博物馆馆长、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赵屹作为合作单位代表发言,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公教部主任、展览策展人刘一蓝介绍了展览主旨、筹备情况和基本结构。随后,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即席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韩绪主持。
出席展览开幕式的领导与嘉宾还有: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王晨阳,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常务书记杨守卫,浙江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吕伟刚,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民协副主席杭间,中国美术学院民艺研究所所长、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吕品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论研究处处长孔宏图,浙江省民协副主席、秘书长郑蓉,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周武,中国美术学院非遗保护和研究中心主任郑巨欣,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光荣,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张春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郭爱和,十里红妆博物馆、江南民间艺术馆馆长何晓道,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非遗优秀传承人周桂新,一二居收藏家徐捷,王星记董事长孙亚青,上海杨培明宣传画艺术馆馆长杨培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王小珲,收藏家马德岗、朱孟进、朱晨洁,艺术家刘小聪,展览设计工程公司安自畅,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师、“礼·物——文化与美学”展览展陈空间设计师龚晨曦,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礼·物——文化与美学”展览平面设计师吴炜晨,“礼·物——文化与美学”展览平面设计师袁婧怡,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参展艺术家章俊杰,参展手艺人吴荣奎、卢晓侃、杨昌有、俞备红、朱方华、朱建新、孙文聪,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师祝颖、张传寿、柳林林,奇竹斋主理人沈哲宇,榉溪村孔子后裔代表孔金斗,榉溪村书记、孔子后裔代表孔晓飞,婺州南宗·榉溪村·杏坛书院主理人卢震,磐安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威良,磐安县文联主席吴警兵,磐安县盘峰乡党委书记董君,磐安县盘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陈巍民,盘峰乡宣传委员张晓玲,方前镇文化工作者施逢瑶,婺州南孔研究会会长孔令维,磐安县美术教师潘青青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