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05年7月6日分别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罗马尼亚、日本的5位著名画家在加拿大蒙特里尔市斯图德尔美术馆举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东西方风景画展》,著名画家范保文教授是其中唯一的中国山水画家,其余4位均为油画家。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展览形式,范保文的作品引起了观众极大兴趣,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高水平的中国画展览。
展览期间,范保文教授开设了学术讲座,并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交流与考察,感受颇丰。为此,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博士后邵晓峰对他进行了专访,其间范保文教授的一些建议和想法涉及人们比较关心的世纪初东西方艺术的碰撞问题,并对当前中国画国际交流和地位的提升有很好的参照意义,现摘录如下。
邵晓峰(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博士后):范老师,您参加在加拿大蒙特里尔市斯图德尔美术馆举办的《东西方风景画展》载誉归来不久,听说这是一次很有意思,影响较大的画展,请问能否简要谈谈此次画展的基本情况。
范保文:这次加拿大邀请我去参展,主要是蒙特里尔市斯图德尔美术馆想举行一次东西方风景画展,旨在使东西方艺术能放在一起进行探讨。他们邀请我代表东方,邀请美国、加拿大、罗马西亚、日本的4位油画家代表西方。我们5人在本国的社会地位与影响相仿,都有相当的知名度。美术馆是经多种渠道了解,经过选择后才决定邀请画家参加的。而且画展作品均先由该美术馆馆长亲自在我的画册上挑选而决定的,故我带去的30幅作品几乎均是我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馆长乔丽丝是一位美术史论家,为了更好地理解我的作品,她特别花了很长的时间研究了中国画。在这次被邀请参加画展的画中,我的6尺画就有好多幅。我记得当第一幅画被展开来的时候,她大为惊异,十分高兴,连声说美极了。
这种东西方艺术交流展的方式很新鲜,所以举行开幕式的当天,参观的人很多。不过,我感到把中国画和油画放在一起展对于我来说是有些吃亏的,因为展出的油画色彩相当浓重夺目,我的中国画在展示效果上会受些影响。但是,观众们似乎对我的作品更感兴趣,究其原因,我想除了我的作品本身特色外,当时馆长对我作了特别重点介绍也发挥了作用。另外,油画在那里展出的机会太多,观众们有些习以为常也是原因吧。
此外,馆长还专门为我安排了一次学术讲座,主题是:“中国画特色以及和西画的比较”。蒙特里尔市长也参加了我的每一次活动。相比而言,其他4位画家却没有这种殊遇,可见该市对于这次中国画艺术交流活动是十分重视的。
邵晓峰:听说展览期间范老师在加拿大还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交流与考察活动,前些年您也在其他一些西方国家举办过画展,并进行过艺术考察,有很多艺术见闻,下面能不能请您谈一谈中国画目前在加拿大,乃至在西方国家状况如何。
范保文: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对此我也思考了比较长的时间。近十多年来,我在北美洲、欧洲开画展的机会较多。88年我到美国佐治亚州开个展,进行学术交流,一晃已近18年了。这些国家的画展和国内有所不同,此次加拿大的画展举办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美国佐治亚州肯尼索学院的展览会也有一个半月的时间。在欧美举行比较重要的展览的展出时间均比较长,因此有了比较多的机会接触各方面的人士。我感到西方人对中国画仍然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无所知。对中国画的艺术特色和重要因素,如笔墨的趣味、画面的虚实等均不了解。虽然他们对我的中国画也较喜欢,更多是直观的感受。我在参加去年法国尼斯举办的“法中友好年”艺术展的时候带了一批镜片,画的是中国各地的风景。那次活动的主办者以及市长看了画展以后非常兴奋,当场拥抱我,说这些作品十分的美。这次在加拿大的展览会上,观众们对我的几幅大的山水画,如三清山、长白山等几幅气势大的作品均有评价较高,认为十分悦目和感到震撼。虽然和油画放在一起比较,色彩没有油画醒目,但他们也觉得中国画和油画有不同的味道,只是中国画给他们的感受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总之,中国画在西方一般人士,乃至艺术家中间被了解得还是很少很少。
邵晓峰:西方人如果有艺术品购买力,他们舍得花重金购买中国画吗?
范保文:此次展览上我的画作的标价和其他几位画家相比算是高的,如六尺大画折合人民币在16万左右,小幅约几万元人民币不等。这个价位在国内来说不算高。但在加拿大,对于中国画来说,是很高的了。这次展览被当场定购的只有些小幅。而我的几百张有亲笔签名的单张画作的印刷品则以每幅二百多人民币的价格被一抢而空。中国画价位高的话,有购买力的西方人则不太舍得。什么原因呢?其实他们中的许多观念是我们想象不到的。比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材质。他们认为中国画保留时间短,不如油画时间长。认为中国画的纸张时间长了后会变黄变脆,而油画是用油性颜料画在布上的,时间会保存得久。所以他们购买艺术品往往并不是从艺术价值的角度出发,而收藏保险观念在他们的意识中是比较强的。
邵晓峰:其实,这是他们观念中的一个误区,中国宣纸甚至早有“纸寿千年”之说,如果保存得好,其保留时间应是大于油画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范保文:主要的是国外人对中国画的艺术价值也了解不深。西方绘画多追求对景写实,采用焦点透视的方式较多,容易被人接受。而中国画不仅仅是写实,画家的主观意念在画面中间占据了重要位置,所以对构图取舍、虚实、散点透视的运用较多,但这些对他们来说均难以理解。比如就有人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你画的画这么大的画幅,这么多的内容,你是如何画的呢。我说创作这幅画我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首先收集素材。从山下开始,再步行上山,沿途到山顶上把每一处的美景都速写下来,然后再进行创作。把最好的景组织在一幅画面里。而不是坐在某一固定点上画上一个星期。他们听了以后,很新奇,并对中国画家的思维能力很感叹,并对他们在作画中运用记忆和想象来组织画面的能力表示赞赏。而之于笔墨的关系,笔墨的运用,笔墨的趣味,画面的气势、意境,对他们来说,就无法理解。由于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他们在欣赏的时候只觉得好看而已,而不能感受其间的奥妙。中国画中的内涵,他们当然更无法领会。这些均会影响收藏家的收藏。所以,我在蒙特里尔市待的时间较长,参观了那里的十多家画廊,几乎没有看到中国画,既然没有中国画市场,当然也没有中国画的收藏。
邵晓峰:虽然近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中国画艺术影响在西方国家却并没有因之而逐渐提高,至今西方人对中国画的理解仍存在许多误区。更何况西方国家的不少西方中心主义者一直希望通过艺术展览交流和诸多媒体宣传,甚至通过政府行为向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渗透他们的艺术观念,而中国艺术界的一些人面对这样的强势文化却有意无意地自视为异类而边缘化。那么,要改变中国画在西方的这种境遇,范老师认为有哪些途经?
范保文:这是一个中国艺术界各方面都应该重视的问题,我在美术院校执教了50年,过去对此就有一定认识。1988年我到美国办画展,92年到斯诺文尼亚,去年到法国,今年到加拿大,均在画展后举行了大型学术讲座。在解答观众提问的时候,这些不同国度的艺术研究者、爱好者的问题却基本相似。例如,对于每幅中国画上的落款,他们均无法理解为什么要盖上一个红红的印迹,也不知红印是什么,另外对于卷轴画的卷轴用途也不知道。在美国开讲座的时候,有人这样问,这次在加拿大还有人问同样的问题。可见,整个西方对于中国画仍是不了解。其他更深层次的,如中国画意境,表达的思想等等更是无从谈起。原因何在?首先,中国画让西方了解主要还是我国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的事,在此之前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他们对中国画均不了解。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20世纪初随着最早一批到欧洲留学的美术家学成归来,就把西方美术传到中国来,并在中国高等艺术院校中设立了西方美术史课程,而且正式开设了油画课程。后来又有大批的人到苏联学习油画,所以在中国的所有艺术院校中,油画是重要的课程。另外,对于西方美术史上的重要画家,中国的美术研究者、学习者几乎耳熟能详。例如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老一辈西方美术史专家秦宣夫讲的西方美术史课程十分生动,对学生的影响就很大。而一个世纪以来,西方对于中国绘画完全处于一种隔绝的状态。所以,中国美术史在国外被人家了解是相当困难的,所以宋代范宽、元代黄公望、明代沈周在国外无人知晓,而西方人对现代徐悲鸿、潘天寿、傅抱石知之甚少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要想改变中国画在西方的这种境遇,这不能仅仅依赖于少数画家到国外办画展和作一些讲座。最好能使一些主要西方国家的艺术院校聘请中国的美术史家去讲课,这些史家的外语要能运用自如;其次,我国一些条件成熟的美术院校也要创造条件吸收更多的西方年轻人到中国来学习中国绘画,等他们学成后由他们再去往外传播,这样可以事半功倍,这也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的政府能不能主动地、多渠道地“走出去、引进来”,让中国画的传播更强劲,影响更扩大。我想,在21世纪后半叶可以看到这样的变化。
你刚才说文化渗透,人家进来的不算,目前中国美术界把世界的艺术介绍到中国来,特别绘画展览在国内展出的很多,而且有的规模很大,其影响当然也一定很大了。我不是说搞外国绘画的展览搞多了,搞大了,而是希望我们政府把中国画的展览、传播也做大、做强,并做到世界上去。
邵晓峰:现在有人提出一个话题,即关于中国画国际化的问题。对此,范老师有何看法?
范保文:中国画国际化的问题不少媒体上谈的很多,我认为这种提法本身就存在问题,有一种让中国画迎合西方人口味的趋向。刚才我说了,在加拿大蒙特里尔市的画廊中几乎看不到中国画,虽偶尔也能看到一两张,也往往是胡乱拼凑中国画的元素,大有迎合西方现代绘画的意味,离真正的中国画相距较远。
中国画若要走向国际,为国外人士真正了解,首先必须继承和发展中国绘画优秀的艺术特色。作为中国画家,要在我们的作品中画出民族的,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精华,要把它们传播出去,并在欧洲举办重量级的中国画展。还要把中国古代的许多重要绘画,如宋代《清明上河图》、明代《庐山高》等在西方国家广为展出,而根本不要考虑西方人的口味,搞所谓西方现代派的东西。不要以为西方抽象的东西也多用线条,就把我们的线条与笔墨去迎合人家的口味便“国际化”了。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徐悲鸿先生讲的很对,“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他认为要立足于中国本土艺术方能“融之”,这就很对。现在国外有影响的华人艺术家大部分也是搞形式主义绘画的,而真正意义上的在国际享有很高地位的大师级人物却没有。现在西方绘画流派也多,有现实主义的,也有形式主义,现代派的,讲究现代意识的等等。有人要把中国画搞成所谓有“现代意识”的绘画,似乎这样中国画就国际化了,我认为这是片面的。
所以,我们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些优秀因素还要进一步发展,在国外的时候,我格外认识到这一点。西方人想要了解中国绘画也不是为了解你在中国画中搞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而是真正传统绘画中的优秀东西,真正笔墨好的东西,构成中国画特色的艺术语言,是西方人更想要了解的。
当然,要让西方人花重金收藏中国画,这仍需一个历史阶段。中国画在国内的收藏形势,随着中国国力和经济的上升,国内能经常有人花重金收藏现当代中国画,那么势必引起国外人的注意。在这次加拿大讲学当中,我谈到有的国内企业家和收藏家收藏中国现代画家的一幅作品动辄花费一千多万人民币,其实,这在国内也不是新闻了,但他们听后却睁大眼睛,大为惊讶,不敢相信。这样才会引起国外收藏界中国画的收藏兴趣。这样一来,也从另外一方面提高了中国画在国际上的地位。
作者:范保文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