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常有这样的人:潜志苦学,甘受寂寞,视名利如粪土,死后却成大名,我的亡友陈子庄便是这样的人。
子庄,四川荣昌人,1913年生,1976年卒。工诗文、篆刻、善山水、花鸟。一生中用号颇多,早期作画号兰园,中期号南原、下里巴人、陈风子、十二树梅花主人,晚年则号石壶,喻其画若原始时期之石器,朴拙无华,少为人知之意也。
子庄的画过去很少有人能够欣赏,不仅我为他宣传常常碰壁,他自己、在来信中也同样写到。原因是他的画格调、境界很高,没有高深艺术修养的人是无法体味鉴赏的。近几年国内外的许多美术刊物和报纸对他的画都作了专门的介绍,出版的画集也大受欢迎,说他画得好的人才逐渐多了起来。
子庄画如其人。他胸襟旷达,学养深邃,不逐名利,他的画往往能使观者超脱名利欲望的束缚,而进入艺术极乐的天国。在绘画的处理上,他不求形的准确,力求变形,通过对形的加强减弱,寓意其中,使客观对象之神与作者主观之神融合一致,创造出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使观者沉浸于境界美的享受之中,而达到消俗虑忘忧患的艺术效果。
中国画以格调、意境、气韵为最高境地,子庄作画格调奇特,意境高深,气韵天成,达到了艺术的上乘水平,是近代画坛不可多得的高手。他继承传统技法很多,但能不受成法的束缚,常常根据自己对自然山水、花鸟的观察体会,大胆创造新的表现技法,作到无法中有法、有法中无法,十分自如地写出造化之神妙。
他极力反对自然主义地去追求真实,他说:“戏剧有音乐伴奏,而不失其真,不失其美。谁见过生活中的对话有唱着说的呢?有锣鼓配合说话的呢?”我们看他的画是有生活基础的,是使人感到亲切有味的,但又完全不同于生活,这就是他的创造,这就是黄宾虹说的:“惟绝不似而又似物象者,此乃真画”的艺术要求。要达到这样的艺术境界,则必须要求画家既有画得最似的功夫,也有懂得最不像、最幼稚的艺术味道。子庄早年的画是很写实的,是很有传统功夫的,我曾经看过他用石涛画法画的山水,比石涛的真迹还要好上许多,也看过他用八大山人画法画的花鸟,其笔墨比八大山人更为荒率。但他后来的画却大变样了,具有儿童画天真幼稚的味道,这是他熟后用生、返老还童、深化艺术的独特表现。所以他的画显得很怪,特别与众不同,具有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由于他充满了感情去抒写它们,因此在他的画面上,来自自然中的山水,就变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东西,使他的画既在自然法度之中,又超出自然法度之外,比自然景色更美,更耐人寻味。
今年3月2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陈子庄遗作展,便是他的朋友和弟子们对他表示钦佩和怀念的证明。
1983年3月4日中国科技日报
作者:张正恒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