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范治斌艺术的当代诗意

  在范治斌的图像系统里,现实生活与历史文脉得以完美融合。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其绘画历经时空的流转、题材的变迁与图式的重构,画家驾驭水墨或淡彩等语言方式游走于生活与历史之间,敏感准确地记录下每一阶段的精神感喟。早期的范治斌着力于表现底层人物,运用扎实的水墨语言深入刻画对象的精神气质,画出了《新疆纪行》、《茶馆》等作品。这类作品反映出画家深入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与表现生活的艺术能力。中期,范治斌转向对历史向度的回溯与反思,自觉地脱离生活世界与艺术图像的二元逻辑,在精神空间里寻求更大的可能性,这一时期的《窗外的风景》、《有风景的肖像组画》都是佳作。近期范治斌的绘画逐渐游离于艺术本体、生活现实与历史文脉之间,进入到随心随性进行表达的境界。在我看来,这种艺术的游离也是一种文化的穿越,范治斌终于在绘画中达到了自在的言说高度。

  范治斌始终强调绘画的“艺术性”,将艺术性作为绘画表达的基本出发点,无论是早期的乡村题材还是后来的都市题材,都是如此。在他对艺术性的处理方式上,早期更多地偏重客观,大多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来审视对象,而后来更倾向进入对象的内在空间,表达内在的精神感受,如他的人体淡彩作品系列、云想衣裳花系列等。在2008年和2010年的人体淡彩作品中,范治斌将线条的自由奔放,造型的精准绝妙,设色的随心灵动发挥到了极致。纸本是素朴的材料,而对于范治斌而言,他在写生现场面对人体时获得的各种细微的感受同样是真实而质朴的,不论是优雅、美丽还是性感,他平静又真诚地陈述这些质朴的情愫,水波不惊却又意味深长,艺术与诗意就沉淀和渗透进了这些生活场景之中。其《云想衣裳之一》,用水墨渲染出满幅天水空濛的景象,仅在下半部出现了一位仰躺着的年轻女性的头部,云鬓飘散,大部分浸于水中,双眼微闭,让人思绪万千。在此系列中,出现了洋酒、瓶花、芭比娃娃、宠物小熊等符号,年轻的都市人群形神各异,画家要表达的是人们的所思所想。这一主题也将范治斌对“艺术性”的探索拓展到另一个潜在的意识层面。

  每一位画家的创作都不免受到时代特征、师承流派、个人审美情趣这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勾连起传统文脉,深入艺术的内里进行无碍地探索和追求,这是艺术家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难能可贵的是,身处当代社会中的范治斌在与传统的对接中实现了这一点。艺术性的价值与意义呈现,仍旧无法脱离文化的背景。在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文化的转型导致人们的目光从20世纪的乡土风情转换到都市水墨,田间老农及其皱纹的沧桑意味不再是画家关注的焦点,新的艺术精神与美学况味取而代之以后,相应的笔墨手法需要变革,范治斌在这些方面做出了极具现实意义的探索。

  范治斌的绘画具有实在的感染力,他将意境的营造拓展到了日常的感受层面,而不再局限于中国传统绘画的高远幽深。这种距离感的拉近与疏离,让画家与观众,绘画与生活,技法与文化之间获得了从容的自由度,这是属于范治斌的诗意,却感动着同样平凡的我们。他的《写生课》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梦幻而又真实的感动:模特与围拢写生的画者形成了封闭的图式,蕴含着生活与历史的全部内容。可以说,范治斌对题材的选定和技术的运用娴熟而游刃有余。依托扎实的技法、造型能力、笔墨修养,范治斌的艺术在传统与现代的浸淫中不断幻化出新的生机。

作者:邹跃进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