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刘春潮和其《爱莲说》

  刘春潮出生于中国边陲美丽神秘的彩云之南,那里的天是蓝的、树是绿的、水是碧的、土是红的……盛产风景也盛产艺术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6岁起就开始学画的他,自幼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对色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锐。

  上世纪80年代末,刘春潮在云南艺术学院曾对“云南重彩画”有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应该是他对色彩,对艺术的最初认识(这从他的前期作品中可以看出倪端)。后来他在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就读的那四年,认识了从日本学习归来的重彩画家李白玲,她从国外带回来的很多新鲜观念和技法对刘春潮今后的艺术是有影响的,但刘春潮艺术的真正飞跃应该还是工作后的事。2002年刘春潮应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敦煌艺术研究院的邀请,去敦煌复制和临摹壁画。正是因为这次出行,他认识了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顾问李承仙老师,在她们的指导下对中国古代壁画做了系统细致的研究。后来他的作品连续参加了中国的五届重彩画展(其中两届获铜奖,两届获优秀奖),自己的艺术主张才逐渐凸现出来。

  刘春潮的艺术观念很开放,他既谦虚地向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学习,也向其他国家的优秀艺术学习。不仅如此,他还善于学习,对于外来画种,无论是油画、版画,还是日本绘画,他都能从中找到契合点,从文化移入、文化冲突、文化互融的角度切人并为我所用。他认为,什么样的土壤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所以他把艺术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士壤,在吸收与利用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中国艺术的哲学精神。正如著名画家叶武林先生所说,如今的刘春潮已“破茧成蝶”,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艺术图式。他最近几年的代表作《爱莲说》系列就充分展示了他的思想观念和绘画技法,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中国美术金彩奖”“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六届新人新作展”等专业大展,连续获得“全国小幅工笔重彩作品展”优秀作品奖、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在这一系列中,他把中国传统文化中莲的意象用自己的方式进行了全新的表达,他之所以选择莲是因为这种植物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于它已远远超出了现实生活中植物的意义,因为莲在中国人心目中早已上升为一种符号,一种高洁的符号。莲,由于其点、线、面明确的自身生长特点,易于入画,自古就成了文人们常画的题材,正因为如此,这一题材领域的传世精品才相对丰富,也难以超越,可以表现的空间已非常狭小。而刘春潮知难而上,再以莲为题材,却立意于莲的死亡意识和性意识,这应该说是大胆的也是明智的。这一崭新的角度给他的绘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效果提供了可能。说到这里必须提及的是,刘春潮还是个诗人,他在大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五月诗社”,在中国新诗研究所对中国新诗进行过系统的学习。2005年其诗歌作品《姐姐》获得“全国青年诗人诗歌大赛”二等奖,让许多文学界的朋友刮目,这对他的绘画是有益的,这种既是画家又是诗人的身份使其在驾驭作品时有比一般画家更为广阔的空间。看他的《爱莲说》系列作品每一张都不同,在形式上极为讲究,材料商的经营业很独特,厚重、神秘夹有些许悲壮凄凉,其中的音乐感、文学性隐而又现,在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给人一种现代的、中国的感觉,尤其具有文学品质和文化内涵。

  刘春潮如今是中山美术馆的馆长,我和他交往是因为一次我的个展,总的来说时间不长,但在我看到他《爱莲说》系列作品的一瞬间便被吸引,这应该是一种缘分。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蔡克振对刘春潮曾有这样的评价,我不相信天才,但我绝对相信天赋,我对刘春潮的艺术天赋确信无疑。用他的诗语说就是“没有抵达,只有靠近”。那就让刘春潮以自己的方式去闯,用平静的心,独特的思考和大胆的实践,去靠近彼岸吧!

作者:涂其伟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