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回首青山,云低日近。我学习中国书画,至今已七十年,现从近三十余年的作品中选出一百七十余幅中国画、十幅自书诗词集结成册出版。借此机会,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向最好的“老师”求教。我在大学美术专业学习时期,没有中国画课,几十年来,走的是一条自学之路。我认为,最好的“老师”就是:经典理论、经典作品、大千世界。任何一位老师的教学,都不能取代以上十二字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它所具有的高度、宽度及深度,只有经过这几方面的学习综合才有可能达到高水平。要取法乎上,用经典理论所阐明的理法,用经典作品体现的艺术修养和展示的技巧来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继承和发展前人的艺术成就。
二、提高鉴赏水平是进步的决定因素。不论处在学习和创作的什么阶段,都需要重视提高鉴赏水平。眼更高了,手才会继续提高。虚心学习是能否提高的关键,骄傲自满是进步的大敌。既自信,又谦虚;善于倾听分析,决不盲从跟风,则可自立于艺术之林。
三、方向明确,路子正,方法对,是得以不断进步的保证。强化整体意识,始终把握大局,坚持对气韵、境界、格调的不懈追求,是进入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化境的唯一正确途径。要理解和掌握中国画的审美要求和艺术创作规律。掌握了规律,方法就活了。具体的方法是因人而异,因物而异,千变万化的。艺术贵在创造,贵在具有个人的风格。再好的作品,都没有重复的必要。“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是十分值得重视的警句。
四、生活——大千世界,是学习和创作的源泉。任何一位开宗立派的大家,都毫无例外地得益于生活的滋养。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灵感,提炼塑造艺术形象;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是不易之理。
五、融外于中,融西于中,中国绘画吸取外来滋养由来已久,明万历后尤盛。近现代中国画大家中,不少人在“融西于中”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融西于中”就是要立足于中,以中为主,吸收有度。不能以西代中,强西弱中。光感、立体感、质感、空间感太强,色彩过于丰富,极易削弱笔墨,削弱中国画的特点和艺术性。
六、只有渐进不止才有可能达到大成。在努力丰富学养,认真锤炼技巧,坚持艰苦探索的漫长过程中,做到明史、明理(艺术之理和相关的自然之理)、明它(当代中国美术状况)、明己(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知病(作品的大忌),就能够避免倒退,不断提高。明袁宏道论诗云:“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艺术不能没有“趣”,不能受自然之理的约束。要探求艺术的“妙理”,要“出其不意”。艺术之路是无穷尽的,要努力做到渐进不止。
2013年中秋前一日
作者:杜高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