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藏家故事】“当代砚痴”魏学峰:从考古到收藏 力图建立歙砚石谱

2015-07-11 19:40

魏学峰

  导言:著名美术史学家魏学峰,对考古学、书画鉴赏有着多年的研究,曾任四川博物院副院长多年,现为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诸如此类的有关魏学峰的介绍可能大家都甚为熟知,但对于收藏家的身份而言,或许没有太多人知道他的博大精深。

  受行规限制踏入砚收藏 也有特殊的文人情节

  古人云:“英雄爱剑,文人爱砚。”魏学峰认为,砚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它位列文房四宝之首,“我是四川人,四川著名文人苏东坡也是振兴中国砚文化中的重要人物,因此我对砚有着一种特殊的情节。”

  其实选择砚作为个人收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行业规定的制约,作为考古学家的魏学峰是不能收藏文物的,因此,在个人爱好上他就只能收藏一些其他的古代文化精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来到江西婺源,婺源古属安徽,紧邻歙县,这里自古盛产歙砚,而中国两大名砚指的就是广东的端砚和徽州的歙砚,“当时我恰想找一种既有收藏价值,又能参与其中进行创作的东西,于是,我选择开发老坑石,制作新砚台。”

  后来,魏学峰踏遍整个砚山考证了古代遗留下来的所有坑口,最后在一座砚山下发现一条名为“芙蓉溪”的溪水,在这个溪水里他发现了大量的优质砚台籽料。砚台籽料的形成是上万年以前由于地质变化,砚山石被崩到水里后,经过上万年的江水打磨就自然上了“皮”,江水也把籽料滋养得特别温润,加上砚山石本身就光滑亮洁的材质,使得这批歙砚成为上好的石料,“所以我就开始大量收集歙砚的籽料。”

  拥有三十吨的歙砚籽料 被称“歙砚教父”

  魏学峰曾对端砚、歙砚各种名贵砚石做过大量研究,前些年经济发达的广东大量炒作端砚,导致端砚老坑早已被挖绝,且歙砚的石品比端砚丰富,歙砚有四大名坑,其石品可达上千种,这样的丰富性使得魏学峰更加为之好奇。各花入各眼,歙砚和端砚在历史上曾交替被各代皇帝喜爱,在魏学峰看来,“端砚就像浪漫的文学家,它的色彩与美丽都呈现在外面;而歙砚更像是一个哲学家,它的美需要你的细细品味。”对于一个搞文化的人而言,歙砚的追溯感更强,因此他选择了歙砚。这些年下来,魏学峰手上收藏的老料已有近30吨,这个资源也让他在婺源变得家喻户晓,还有人戏称他为“歙砚教父”。

  收藏老坑料,魏学峰主要看中的是坑口和质地,坑口、地层决定了一块籽料的材质、肌理特点,它的美、它的光泽也都取决于此。考古学对地层学和类型学的重视,使魏学峰对砚石的埋藏层位与石品特别重视。他细分那些众说纷纭的东西,力图建立更科学的歙砚石谱。

  有一次到婺源发掘好石料,几天下来什么东西也没找到,失望至极的时候,在一个老百姓家里魏学峰发现了一块压泡菜的石头,户主说这是家里祖祖辈辈用来压泡菜的,石头被酱油侵得很黑。几经说服,户主终于决定将石头让给魏学峰,慧眼识珠的他就这样得到了一块天然的宝贝,这块籽料被打开的时候,一方天然的犹如宋代绘画中雪景一般的山水浮现在眼前。后来他与大师一起合作雕琢了这块当代砚,魏学峰说,大师的雕琢也只是顺势而刻,基本没有动刀。“这是我一生见过的最好的一块天然美景,自然的肌理是再精湛的大师也无法雕琢的。”

  近十年来,歙砚籽料开始像当年的端砚一样疯狂涨价,整个原料价格比十年前上涨了100多倍,这使得魏学峰几乎倾尽所有投入到砚石当中,他甚至把珍爱多年的张大千画作变卖用来收藏老坑料。由于大量采挖,如今的老坑料已几乎绝种,“现在人挖砚石都是用工程机械来挖,对老坑的破坏相当严重,歙砚自唐代开始开采,古人用了上千年的坑石,被我们十年间挖的荡然无存,实在令人惋惜。”

  打造当代·文人砚 让收藏物尽其用

  收藏了这么多的石料总不能一直尘封仓库,魏学峰开始思考如何利用它们,如何最大价值的发挥它们的文化内涵。魏学峰挑选了在歙砚届有影响力的十位大师与他一起合作,将他的一些想法、创作思路和审美理想与十位大师沟通,再由大师们根据石料的各自特点进行打造,最终成为当代·文人砚。他也会邀请一些著名画家一同参与画面创作,以实现中国当代山水画在艺术语言上的转换。经过十年的努力,至今魏学峰大概制作了近800方文人砚。

  目前与魏雪峰合作的大师有吴笠谷、吴华锋、方韶、吴锦华、张硕、寒山、刘明学、方见尘等人。在他看来,砚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中国雅文化的代表,雕刻一方砚台首先要强调它的文气和雅气;其次就是砚式,古代砚台的砚式大都以几何形制为主,当代·文人砚则讲究随砚石自然形状而制,再配合历史的重要人物和题材,这样一方小小的砚台就成为中国文化的缩影。

  这样因材而制的例子在魏学峰的设计里出现过很多,他曾与大师合作过一方《渔村图砚》,在拿到那块眉子坑石料时,设计师并不知道该如何设计,因为石料虽全部是银皮包浆,但石头中间有一块石英,也就是瑕疵,魏学峰巧用这块瑕疵,将其作为分界线,利用石料本身的水润质感将下半部分设计为一塘鱼池,上半部分设计了一位老者树下钓鱼,一幅江南意境的当代砚就这样应运而生。“当你拿到一方石头时,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读石,你需要与它找到对话,再根据它的肌理、特质进行设计。”

  当代·文人砚就是要有更多的文化名人参与其中,如画家或其他门类的艺术家共同参与。使中国的国粹得以世代相传。当代砚既要传承古典美,又要符合现代的审美意识。在造型上不拘于传统砚式,可以变形,也可以随形而做。山水、花鸟、人物皆可入砚。表现手法也可多种多样。

  将来,魏学峰还打算请名家来设计砚台的款式以及在砚台背面题刻诗词,把当代文化的精髓汇聚到一方砚里。“我现在计划每年做大概100方文人砚,除了婺源本地的大师,未来我还会找一些四川的工艺美术大师来培养。”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陈伟静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