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百手联弾》之王彦萍:在屏风的背后

  2003年初收到王彦萍的一本画册,看到了她的照片,吃了一惊:尽管明显管有了一点点沧桑感,但是一个成熟的艺术家的坚韧和强悍在她的眉眼里泄露出来。深邃的目光、嘴角的坚毅的线条,感觉她作为一个女人一个艺术家的内心的丰富,一种绚烂生命的美丽透过黑白照片传达给我们。这种美丽是年轻的浅薄的人生不可能抵达的境界。

  我和王彦萍认识很多年了,就没有见过面。通过书信、电子邮件、读她送我的画册,我就这样一点一滴的熟悉了她。及至我在2004年年初的北京的雪地里地一次看见她的时候完全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了。

  她的声音是我在电话里熟悉的。

  她的容貌和神态是通过照片熟悉的。

  她的灵魂的温度更多是通过她的画和文字而触摸到的。

  我与王彦萍在2002年-2003年之间,有很多手机短信对话,相当精彩,我们对艺术的见解用一种闺蜜私房话语的形式交流,既放纵又恣意,即时即兴,可惜没有保存下来。

  我喜欢王彦萍的写意画。王彦萍是一位善于用色彩诉说心灵的画家,那些表现都市个人生活场景的轻灵而潇洒的水墨,那些奔放恣意的线条。都在述说非常个人化的视觉感受与内心经验。如画室、歇息、洗浴、母子、沉思、等作品。她画里的人,我看上去怪熟悉的,原来和我的梦里的人物场景有相似之处。其实王彦萍除了擅长的人物也擅长画动物,她在马年春节给我画的马年贺卡,灵动飞扬的写意,那奔放的姿势令我爱不释手。我还喜欢王彦萍的速写,她的舒展而概括的线条有一种音乐的意味,是那样舒畅、流动,那样的不经意。当然,这样的功夫不是训练出来的,是才气使然。

  王彦萍的写意画都很大胆,她的独有写意方式好象是与生俱来的——天生的灵气吧!她的笔墨有收放自如的洒脱、抑扬顿挫的恣意,感觉一般人不容易模仿。王彦萍笔下的人物都是极度放松的,有一种个人表达的独有痕迹,我从她早年的自己画像到动物写生,到最近看到的屏风系列,王彦萍的才气和笔墨功夫不由我不佩服。难怪他的导师卢沉先生和周思聪先生伉俪对王彦萍是那么器重。

王彦萍作品

  王彦萍近年的《新屏风系列》曾经引起了水墨画界的关注。有评论家这样认为新屏风系列是王彦萍“从关注敏感的内心到关注客观事物”的重要的一步。然而,我不这么认为,从主观到客观,这样来评价王彦萍,未免有失偏颇。

  王彦萍的视角是女性的。从王彦萍的《母与子》《画室》到《屏风系列》,她的精神是一致的。最好不要把作品分为关注主观和或者关注客观,这样分不科学的。在艺术家的眼睛里,即算描述纯粹的客观事物,也都带有主观的色彩。

王彦萍作品

  我认为王彦萍一开始就有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就是她一直关注的内心世界。其实关注内心并不影响她对于客观世界的关注。正是由于她着重心灵的体验,即便她对于客观的描述也处处有了主观世界的影子,这是一种内心世界的独白与对外在世界的体悟交织的状态。我以为:只有在内心涌动着无边的浪漫和丰沛的激情的时候,笔端才会有从客观世界幻化出来的图景。这种图景把交织状态体现为多重复杂的视觉因素:交错的空间结构分割打破了现实空间的秩序,以一种新的方式达到平衡与和谐。

王彦萍作品

  《屏风系列》是王彦萍找到的一种合适表达的一种图式,屏风能够阻挡我们的某些视线,遮蔽客观事物的真实,为我们再造主观的图式提供了场景。王彦萍用冷暖不同的色彩来装饰她的屏风,用造成不同视觉效果的器物来折射她的心境。她所宣泄的一切都是她丰富的主观世界的冰山一角。从内心到客观外物的关注,我以为只是一种表象而已。我看到的王彦萍的画始终是主观,始终是心灵的世界的延伸。

王彦萍作品

  其实,一个画家不管画什么,只要不去追逐世间变化不定的潮流,关注心灵、滋养激情、保存元气,也许只有这样,才会一下笔就有气象万千的图景奔涌而至。

  此文收入2005年湖南美术出版社《镜子中的鸟》

作者:叶梦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