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我的意笔戏曲油画

  人要“叶落归根”,艺术也是。画画的人要画你最关注、最喜爱、理解最深、感情最浓的题材,那就是画家的根。戏曲对我来说即是这样的“根”,从小进科班,学京剧学昆曲,戏曲是我接触最早的艺术形式。

  十六年前,当时还在杨飞云先生的油画工作室画画,曾与杨先生讨论过戏曲油画的事。先生说:戏曲是写意的,所以不能用写实的方式来处理,否则形式与内容会产生矛盾。

  我曾经在央美一画室研修过两年,而弃掉之前所学的谨严的写实造型,转换成快意的写意笔触,谈何容易?我陷入了极深的矛盾中。又回到杨先生的画室,再次请教先生关于造型的问题。我以伦勃朗为例,求问先生:造型只要严谨,多笔繁复应是不可避免的吧?先生则认为:多笔不如少笔,数笔不如一两笔,一两笔之间有一种痛快、鲜亮之感。我当时不解,先生无奈,只撂下一句:你将来会明白的。

  在痛苦中挣扎、寻找,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思考。

  戏曲从化妆到灯光布景,都是人造的,背景非常难处理。开始,我先用舞台实际影相写实,发觉画出来不舒服。后来,又用国画做背景,有些尚可,有些便不行。再后来,发现背景的笔触有一点不合适都会影响主体。一次翻阅以往的素描作品,看到曾经与马刚老师学到的方法:以灰色作素描纸底色,再以黑画重色,以白提亮面、点高光,省了大部分时间画中间色(徐悲鸿先生也曾用过此法),一试,效果还不错。再后来,我以画面当作舞台,使画中人物盘桓于舞台中,空白处便如国画之留白,给观者再创造的余地,任其想象。慢慢地找到了点感觉,出现了写意的笔意,但造型并没有丢掉。

  就这样慢慢地画着,体会着,思考着。

  随着实践渐趋明白先生的告诫。开始更多地进行意笔的探索,能一笔解决的绝不用两笔,以少少许胜多多许。人物背景处理经过多年实践,也有了些心得体会。写意并非弃掉造型,而是更为严格、更为高级的造型。那是极其严谨的写实基础的提纯或说是升华!

  这是十几年的一些探索与感悟。拿出这些画作来向师长和同道汇报,望予指正。

杨沛

2017.02.08

 

作者:杨沛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