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画家徐晨阳在丹麦斩获J.C.雅格布森肖像展大奖

  祝贺中国艺术研究院画家徐晨阳在丹麦腓特烈堡第六届J.C.雅格布森肖像展中荣获二等奖。

  两年一届的国际赛事“J.C.雅各布森奖”肖像艺术大展由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于2007年设立发起,嘉士伯基金会赞助,北欧诸国及英格兰、苏格兰、美国、俄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等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参与,本届共有来自丹麦、挪威、芬兰、瑞典、中国、冰岛、奥兰群岛、格陵兰、法罗群岛等九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件作品参评,通过由各国博物馆馆长组成的评审团的三轮评审,选出了130幅入选作品,并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各1名、特别奖4名、青年人才奖3名。这个奖项试图从欧洲肖像画的传统视角来审视当代全球化语境下,肖像绘画与艺术的发展面貌,奖励为这一领域做出努力的艺术家,并通过肖像创作,促进彼此间的艺术交流。

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馆长麦特·斯库歌德女士致欢迎词

中国恭王府博物馆孙旭光馆长宣读二等奖作品获奖理由

颁奖仪式会场

徐晨阳(右一)在作品前合影

与中国驻丹麦刘碧伟大使、刘东文化参赞、嘉士伯基金会主席弗莱明·贝森巴赫教授讨论作品

  雅格布森肖像奖评委会获奖理由

  那伸向天空的双手意味着什么?当我们看着这组画的时候,不禁会如此想。每一个人的理解会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作者所关注的是人的一种状态,或者说,关注的是人当下所具有的一种状态。

  人类社会从未像当今世界这样的快速发展。从未有过如此的便捷而广泛的联系,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一切都在向前飞奔,我们受益于此,同时也被此挟制。我们无法停留观望,唯恐被时代所抛弃。我们随波逐流而焦虑不安。焦虑的缘由即在于我们正逐渐失去自省且思考的能力。是的,在互联网的高速推广下,我们独立的精神正在不断被扫荡、吞噬、弱化。我们焦虑于此。所以,当我们在看到徐晨阳的作品时,会不禁怦然心动,会感触于这样一个自在的面貌。画中之人,双手自然伸展,其放松之状态与当今世界的激烈变化形成鲜明对比。其垂目而思,是内省,是自在,是对超乎物质之上生命意义的追求。而一切都在变得过眼云烟、稍纵即逝的今天,自在的人生是何其可贵!

获奖作品:木星之一 布面油画 194×72.7cm 2015

  参展作品是作者自2007年起至今的十年期间,一系列作品中的两幅,这批作品的模特都是作者所熟悉的男子或女子,他(她)站立着,双手向上伸展。作者在一个这样长的阶段内,通过连续的作品在提出一个深刻的关于现代人状态的问题,以唤起人们对现代文明、对现代人的生存现状、对被物质所挤压的人性的关注。

  作者徐晨阳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画家,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曾经留学并作为艺术家生活于日本十二年。他的艺术探索一方面是通过观念性的作品提出问题;另一方面,是在绘画表现的本体上。即,希望确立一种完全个人的绘画表述方式,一种层层覆盖的,介于东西方绘画之间的新的表现形式。通过展示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这种努力,以及这种努力所获得的丰硕成果。

获奖作品:木星之二 布面油画 194×72.7cm 2015

  作品自述

  多年来,我一直想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来表现男子。这需要一个契机。大约在2009年,看到正在跳现代舞的这个舞者,马上就有了触动。之后,以这个叫小尹的舞者为原型创作了很多作品。

  这些作品中人物多取高举双手,站立姿态。这种姿态既是人的一种自然姿态,又是非常态的。双手高举后形成一种紧张、伸展、上升的感觉。双手上举交叉,又有一种祈祷、抑或被缚、挣扎的意味。人体似乎被赋予了某种宗教的意义。

  而以《木星》来命名此画,是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像在这茫茫宇宙中闪烁的星球,各不相同,又如此相似地沿着各自的命运轨道孤独前行。我们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和尊严,不甘于固有引力的牵引而力图挣脱,尽管挣脱后的自由或许意味着毁灭。

  确实,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天体,身体由无数星域所组成。在宇宙中,我们无限巨大,我们又极其渺小。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