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以古法技艺对话当代审美 “经纬 缂丝与当代艺术的对话”即将揭幕

2017-10-18 18:32

“经纬——缂丝与当代艺术的对话”新闻通气会现场

  2017年10月18日下午,“经纬——缂丝与当代艺术的对话”新闻通气会在成都当代美术馆召开。

“经纬——缂丝与当代艺术的对话”新闻通气会现场

  据了解,由张小涛、蓝庆伟、LINDA担任策展人的“经纬——缂丝与当代艺术的对话”将于11月11日在美术馆开幕,丁乙、谷文达、王广义、周春芽 (雅昌指数4) 、张晓刚等十余位当代艺术大家的缂丝作品以及来自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和维也纳艺术大学的艺术家们的多媒体作品将展示在观众面前,并将持续至明年1月15日。

空运到成都的缂丝机

  作为中国传统丝绸手工艺的“巅峰”,缂丝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明清两代在宫廷和文化艺术上得到普及,据称之前的宫廷龙袍就是以缂丝技艺织造而成。缂丝每一厘米要放置45-70根丝线来交织,速度很慢,工艺要求极高,一件织品往往要花上两三年方可完成,可谓“一寸缂丝一寸金”。

新闻通气会现场,策展人LINDA介绍缂丝艺术及工艺。

  历史上缂丝工艺和时代经典艺术的结合都有佳话,宋代有徽宗赵佶、崔白,明代有董其昌、仇英,清代有乾隆帝。目前北京故宫十大珍宝中就有沈子蕃(宋代名匠)的《缂丝梅花喜鹊图》。

  缂丝特有的纺织品肌理有别于绢纸作品,为历代艺术家和收藏家所喜。在《石渠宝笈》中,乾隆帝收录了242件缂丝艺术品,有人像、法书、翎毛、山水、花卉、花鸟六类,现都藏于世界各大美术馆和博物馆。

  像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缂丝这门珍贵的传统技艺也面临着严峻的传承课题。此次经纬展览,让古法技艺与当代审美进行对话,在古典与当代、东方与西方的“经纬”交错中探索新的可能。

  艺术家周春芽的桃花作品以“缂丝”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件作品通过纯手工制作历时三年完成,背面完整保留了织造时的丝线头,使用了近万种颜色的丝线。

周春芽桃花缂丝作品的背面,未经减掉的线呈现了作品的漫长时间与高超工艺。

  当代艺术与缂丝的结合,源起于2007年和丁乙老师《十示》作品的合作。在随后的十年时间中,艺术家黄渊青、陈墙、余有涵、王广义、周春芽、谷文达、刘野、张晓刚、张恩利等也与缂丝进行了合作。本次展览一层展厅正是历时十年完成的这些作品的首次集体亮相。展览中尺寸最大一件是周春芽的桃花(200cm×280cm)。

展览期间,名为《十个当代艺术大家谈非遗缂丝》的新书将与大家见面,收录了艺术家与各自缂丝作品合作过程中的故事。

  发布会现场,从国外归来的策展人LINDA对缂丝的推广已有十余年的时间,在她看来谈及中国传统文化,瓷器和丝绸是必不可少的,缂丝便是丝绸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于蜀绣,缂丝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在苏州一带传承、发展。在历史上有过十分辉煌的发展,后来曾一度没落,为了让缂丝能更好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我认为当代艺术是最能代表当下文化的艺术形式,筹备此次展览的初衷亦是如此,即让缂丝结合当代艺术,技能传承、发展缂丝的同时弘扬当代文化。”

  据LINDA回忆,在一次在艺术家丁乙的展览上,她向艺术家介绍了缂丝,并将他的十示作品用缂丝表现了出来。虽然只有5cmx10cm大小的尺寸,却耗时三个月,颜色多达80余种,这让丁乙欣慰不已,同意将自己的作品用缂丝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样被缂丝折服的还有艺术家周春芽,他将自己的桃花作品也交予LINDA进行缂丝的制作,此次展览现场最大的缂丝作品便是他的桃花(200cm×280cm)。“这些当代最优秀的艺术家他们的欣然同意,就是因为他们有着一颗传播传统文化的责任心”,她如是谈到。

  据透露,本次展览的展二层厅也设计了缂丝历史长廊,陈列有关缂丝的书籍,各个时期作品的图片资料,以及《石渠宝笈》中缂丝艺术品的仿制品。为了能让观众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到缂丝肌理的魅力,展览期间还将在部分作品前放置放大镜。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李璞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