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余宏达乾象凝采访谈录

  余宏达采访部分:

  Q=全球艺术网

  Y=余宏达

  Q:这是您在信雅达举办的第三个画展了吧?能谈谈这次展览的情况么?

  Y:是的,这次展览是我在信雅达做的第三次个人画展,也是我个人最近几年的第五次个展。这次画展带有一些回顾性质,一方面,我2006年研究生毕业,到今年刚好是10年,这次画展是我十年的一个回顾,以及检阅。另一方面是我在与信雅达合作三年的回顾,所以这次画展学术性更强,也更严肃。各种类型的作品总共展出了将近五十幅,不仅有很有力度的大创作,也有小品、宫扇等,都是工笔重彩作品,内容比较丰富。

  Q:工笔画相对写意画而言,具有相当多的写实一面,但对神的追求始终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在您的创作中会如何体现?

  其实中国古代就有这方面的论述,有个核心思想叫做“以形写神”,作品的神韵、神态、以及画外的意境,其实是要以造型为基础的,并不是说严谨的造型就会呆板,其实作为工笔画这个最古老的画种来说,恰恰相反,正因为它的严谨与细密,反倒使可读性更强。可添加的画外内容,或者表达某个人的情绪、身份以及他(她)在社会中的角色,他(她)一生中的状态,都可以往作品里加进去。通过画家本身设计的一些服装、眼神、表情,甚至头发,通过肢体语言,都能够进行很好的体现。所以其实工笔画,尤其是肖像画,看上去可能画的就是一个人,但为什么观者驻足的时间会比较长,就是因为内涵特别多,然后表现得又特别细腻,让人除了美的感受外,还有很强的可读性。当然,画面的神韵也是非常吸引人的,所以我认为“以形写神”其实也是我们创作当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元素。

  Q:工笔画语言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我们看到您在现代工笔人物画题材方面的一些创新。在创作思维方式的更新、在色彩拓展方面,您有什么心得体会?

  作为画家来说,创作是一个阶段性的,我对自己是有一个长远规划的,早些年的时候可能大幅的创作比较多,一张创作可能就要画半年或更长的时间。以前相对女性题材画的比较少,其实我觉得作为工笔画来说,女性本身就是一个美的符号,作为工笔画家,你是一定要花一个阶段的时间去画女性的。我表现的女性都是现代女性,我们生活在都市中,其实身边都是采风的对象,自身的气质与感受,都会很强烈。我是男性,所以对女性美的感受也会更强烈一些。最近几年,我像去做一个系列一样对这个族群进行挖掘,确实,通过这三年来,我感觉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些方法,而且越画越好,也越画越有感觉。把这个题材深挖,可能过一个阶段我又会去画其他题材,那这样这个阶段的火力也会比较集中,可以把这个题材吃透,这也是一种创作的思路跟方法。

  Q:很多画家都在探索工笔画语言传统与当代语境之间的契合点,在这个课题上,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人物画是近100年来,在国画人物、山水、花鸟以及书法当中是进步和变化最大的一个画种。无可否认,人物画肯定会往个性化方向发展,类型化的东西就开始削弱。古代人物画类型化,比如说士大夫是一个类型,仕女也是一个类型,长得都差不多,可能罗汉、金刚一个类型,但是我们现在每一个人,他就要表达他自己很个性的东西,那绘画目的就开始不同。再加上西方的解剖学进来以后,我们就不再是画表面的皮,而是有骨,有血,有肉的往这个人物里面填充进去了。但不是说西方的东西对中国画就是不好的,尤其是对人物画来讲,人本身的变化其实是最大的,从宽衣长袍,到现在的短衣短发,都不一样了,所以我们会适当的用一些西方解剖学的知识,用一些他们的优势,来增强我们对人物画进一步的深化。所以说人物画的进步在近100年来是非常大的,对于工笔画来说,可能先对衔接的更加紧密一点,可以多一些时间去对造型进行揣摩,设计的时候也会更加充分,所以说工笔画表达起来更加尽善尽美,让观者对美的体验更加细腻和丰富。

  Q:您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画?

  首先从国画的本质谈,首先是要用线立骨,如果说工笔画上面没有线条,或者不能体现出这种线条的精神跟气质的话,那它肯定就不是国画。第一个是光影的问题,西画是以光影的写实为主,画面上光影感会很强,我们中国画其实是抛开光影的,西方的解剖学进来以后,我们还是同样要抛开光影,或者非常非常的减弱,出现出浅浮雕的效果,其实就是平面性。第三个就是装饰性,其实平面性和装饰性本身就是一体的。从设色上与图案上,要有装饰性的效果,但不可过分强调类似于近大远小,或者一些过于西方的审美变化。如果做到以上三点,基本就是中国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根本性的,就是画面的精神问题。中国画的语境,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优雅气质,这种内敛且安静的感觉,而不是那种很糙很激动的,或者让我感觉浮躁的东西。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些水墨的感受进去,那不管怎么画,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是这三个技术上的要求跟一个精神上的要求在,那它就是中国画。

  Q:您今后在工笔、写意两个创作方向上有何计划么?又有何特别想表现的系列题材?

  老一辈的工笔人物画家跟我们相处的时代不同,他们这一辈因为社会动荡的关系,其实相对来说创作的时间没有我们的时间长,特别是他们的年轻阶段,所以相对来说,我们的想法思路会想得更多些。近年来一直有工笔画的写意性这个说法,作为我们现代工笔人物画家,我觉得单画工笔画肯定是行不通的,既要会画工笔,也要回画写意,包括我们学院教育,其实也都时教学的,所以作为我个人来说,其实规划上也是这样子的。

  因为工笔画不管是从精力,还是手脑配合的角度来说,可能到了一定年龄,敏感度就不会那么强了。后面要弥补的话,要绘画写意,以及对写意性的理解,本身对工笔画就是有帮助的,不然就会越画越紧。包括我所在的浙江画院,其实有很多公益性的事情,有时候需要当场作画,因为工笔画的条件限制很多,适应性其实不是很好,所以说虽然我画工笔重彩,但小写意、大写意我也都是可以画的。这也是画家个人的长远发展,以及画家作品的生命力,绘画写意都是很好的帮助,也像注入了一种新的力量。

  作为我个人来说,我觉得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现在的重点是工笔重彩,工笔重彩里面再是肖像画,这个研究始终是我的主题,虽然范围小,但就和写论文一样范围小反倒更容易写进去。在这个范围当中,一方面我自己做一些尝试与探索,包括我之前肖像画画竺可桢,我把(竺可桢)的头部画到44个公分,这个其实就是一种突破跟创新。包括一些背景及画面的分割,都在这里面做创新。另外作为浙江浙派的画家,我继承我恩师顾生岳先生的遗志,我们还要把浙江工笔画要再次掀起一个高潮,去推向全国。浙江画院成立了中国工笔画研究所,最近也做了第一次的浙江工笔画提名展,效果很好,展览就是由我来为大家服务的,我们一起要建立起一个浙江省工笔画的核心团队,在浙江画院的基础上进行宣传,然后做一系列的学术活动,这个也是我们个人的一个学术责任。

  Q:那么最后来谈谈您的自画像吧,很多人说您把自己画活了,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这张自画像应该说也是这次展览的一个主题,也是一个灵魂,因为自画像就叫《而立十载,自画一像》。这张自画像也是很有意思的,我在上面的形象、动态、神态都是在2005年起稿的。因为当时面临毕业,所以自己有很多想法,对未来既很憧憬,又有一些彷徨,所以在这个画面上体现出来。但是因为像这样大幅的自画像,画了以后参展也不行,没有什么其他用处,所以当时画了一部分,后来因为忙于其他事就搁置了,中间隔了段时间又画了一部分。一直到现在,我突然意识到这张画其实已经有十年了,我觉得突然就变得很有意义了,所以借着这次展览,我全部把它画完了。这张自画像代表了我这十年的历程,包括我在边上些的自序,也简单的把内容描述了一下,然后取了《而立十载,自画一像》这个题目。所以这张画是一张比较特殊,也是很有意义的灵魂性作品。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