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学术性”的学术去哪儿了

2018-09-10 09:04

  这个社会有时很奇怪,同样一件事物,只要被冠上某种称号或头衔,身价和经济价值就会立刻飙升。

  近年来,有一个听起来很有冲击力的词在美术界广泛流传,这个词名曰“学术性”。很多画画写字的人都对这个词津津乐道,甚至还有不少人声称自己的作品极具“学术性”。在当前很多书画展中,主持人或者策展人,甚至连赞助商也常常被称为“学术主持”,这样听起来好像个个都很有学问,真让人觉得中国到处都是在作学问。

  按理说,“学术”一词是相当严肃的,只有那些在某个领域从事研究并且极具造诣的专家才能担此称号,但现在“学术”却被到处滥用,实在有些鱼龙混杂。即使有些作品真能引起人们的围观和评论,也不一定就能具有学术性,因为也可能只是具有争议性,芙蓉姐姐和凤姐的公众表现就非常有争议性,但绝对没有任何学术性。然而在这个小丑遍地跑、大师满天飞的年代,有时还真让人搞不懂究竟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现在有不少人喜欢故弄玄虚,话不好好说,人不好好做,总企图将自己打扮成大师模样到处忽悠,结果还真唬倒不少淳朴善良的书画爱好者和财大气粗的暴发户。

  笔者曾见过一老兄在名片上赫然印着“世界名人、一代宗师”的字样,此等离谱,实在让人大开眼界。更让人不忍直视的是,这位老兄竟然是画行画(流水式商业画的统称)的,其格调之低、技术之差实在让人咋舌。我时常怀疑他们的唯一价值,就是让人们有幸见识一下世上竟然还存在如此一类人物。

  依我看来,判断艺术品是否具备学术性,至少要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具备此项艺术领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含量;二是具有开创出某种新元素以及创作方向的可能性,并有深厚扎实的理论结构做支撑;三是对之前的某种理念起到颠覆性的影响,并引领了之后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追随者的创作方向,形成一种独一无二的风格或流派。

  如若达不到以上三个条件,恐怕难以与“学术”二字挂钩,充其量只能说有“技术性”或“探索性”,而非“学术性”。对于艺术领域而言,学术性的核心应该是指美学层面上的创新价值,譬如八大山人创造出一种冷逸简约之画风,画面处处渗透出一种近乎于宗教的肃穆之境,婉约内敛,以一当百,对后世影响深远;吴昌硕通过长期对石鼓文的深刻参悟,加上精通篆刻的优势,创造出一种雄强刚健的金石气息,成为一代宗师;齐白石善于捕捉各种生活气息和人生情趣,将大刀阔斧的写意与精雕细琢的工笔相结合,使得两者各放异彩又相得益彰,开辟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艺术道路;黄宾虹则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功夫的深刻认知,擅长用宿墨和积墨法,开创出一种温厚华滋的审美哲学,成为一座近现代不可逾越的高峰。再如,林风眠的悲壮压抑、傅抱石的奔放飘逸、石鲁的奇特另类、关良的返璞归真、赖少其的厚拙奇崛、陈子庄的天真烂漫……皆属于美学层面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诸家,都是在各种技术和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条件下创造出新的审美形式,无论在技术、风格还是理论结构上都十分完善且统一,那些只搞表面样式的“大师”距此不止几千里矣!

  (作者系独立撰稿人)

  【除署名本报评论员文章外,本栏目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李丛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