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10多年前,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学术秘书、版画收藏家文树荣开始了云南版画的收藏之旅,藏品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经典的作品已收藏了90%,其中不乏全国美展中获得金奖的《拉祜风情》以及李秀的《毕业归来》。
经典的收藏了90%
“如果把云南顶级画家的画都收藏完,就算拿出几千万元也是不可能的。而前几年,拿出二三十万元就可以把一个版画家创作历史上的所有经典作品都基本收藏完。基于这些因素,我选择收藏版画。”文树荣说。
2004年开始,文树荣收藏版画至今,已囊括了大概500多张作品,基本每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作都有。“通过10多年的收藏,我的藏品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云南版画70年里经典的东西基本收藏了90%。”
发自内心的喜欢
版画从其刻制的载体分类,分为木版、石版、铜版和丝网版。木版是我国的传统,其中又细分为黑白木刻、水印木刻、套色(拼版套色)木刻、绝版套色木刻和木口木刻五大类。
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20年间,云南绝版木刻与四川的黑白版画、江浙的水印、黑龙江的套色共同形成中国版画史上的四大流派,引领全国。
文树荣的收藏中不乏全国美展中获得金奖的作品《拉祜风情》以及李秀的《毕业归来》、李忠翔的《雪山梦》、魏启聪的《村寨》、史一的《大江春秋》等,都是极其重要的作品。每件收藏品都弥足珍贵,不是因为价格,而是因为“发自内心的喜欢”。文树荣在他个人的收藏解读中曾提到,收藏家的标准很自我、很唯一、很简单,要不厌其烦地阐述一个人的作品是如何值得品鉴,似乎不是收藏家的职责。
专家:云南版画风格、语言、版种在慢慢改变
云南艺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张鸣:云南版画的发展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当时的领导者和发起人是后来成为云南艺术学院的副院长的王憨生先生,他当时带着一帮进步青年组织了一个叫“刀丛木刻社”的群体。
上世纪五十年代,云南的版画事业和发展主要以一批部队版画家为代表,代表人物梅肖青、谭伯辛等,他们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和全军的美术作品展览。
1959年云南艺术学院成立后,从当时的“浙江美术馆学院”分来了叶公贤老师,在他的倡导下,云南艺术学院在1960成立了版画专业,随后几年叶老师等人带出一批版画专业的毕业生,其中最著名的有李忠翔先生,李忠翔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版画家。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后,从中央美院、浙江美院先后分来一些版画专业毕业生,比如将铁峰、丁绍光、叶公贤、史一等,加上云南艺术学院自己培养的毕业生李忠翔,以及广西艺术学院回来的李秀,湖北美术学院的贾国中等。他们在六十年代构成了云南版画当时的版画队伍。这对云南版画后期的发展和崛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云南版画引起全国注意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叶公贤、李忠强等带头组建了全国第一个地方性的版画艺委会,云南版画艺委会,云南成员主要是当时云南比较著名的版画家,比如万强麟、史一、李秀、贾国中、郝平等,他们让云南版画家有了“组织”。
正是这个“组织”让他们带动和培养了一批青年版画家,比如郑旭、郝平、彭晓、魏启聪、贺琨等,此外一些美术院校的版画专业毕业生也被分配到云南,这样形成云南版画的青年骨干,也使得云南版画在中国版画界崭露头角。
其中郑旭在1984年的《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览》上,以绝版木刻作品《拉祜风情1—染》《拉祜风情2—赶街天》荣获全国六届美展金奖。《拉祜风情》让云南美术在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也让云南版画引起了进入全国版画界的关注。
从郑旭获得1984年的全国美展金奖以后,此后全国美展和全国版画展中,云南版画家都有斩获金银奖,这让云南版画在国内版画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
现在云南版画风格、语言、版种的多样性在慢慢改变。云南版画的发展主要还是依托于青年人才培养上。从目前来看,云南版画要重回辉煌时期需要一个沉淀和反思时期,但未来几年云南版画的发展有希望进入新的高峰。(图为文树荣的藏品)(春城晚报 记者张勇)
来源/春城晚报
编辑/李子望
----- END -----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