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傅抱石 乙酉(1945年)作 兰亭雅集 镜心 设色纸本 34.5×40cm 嘉德香港2016年秋季拍卖会 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专场 成交价:30,430,000 HKD
编辑语:
公元353年,中国的晋代。由东汉末年始的纷乱局面仍未结束,大一统的隋王朝还在孕育之中。4月22日(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书圣王羲之与一帮朋友相聚“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了一次雅集活动。
曲水流觞,以文会友,兴起的王羲之为朋友们所赋诗词作序,是为《兰亭集序》。
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使得《兰亭序》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除此之外,其所书写的内容,更代表着古代所有文人的共同理想。描绘雅集的环境,他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反思人生他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他将动荡之中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带入了书写之中,强调了文人主体在书法创作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奠定了文人书法的高峰,促成了书法审美的自觉性。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学术部主任肖文飞说:“抛开在书法上的艺术价值,从文学、哲学上来考量,《兰亭序》也是不朽的名篇,表达了晋人的时空观、宇宙观,及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追问,是书法与文学、哲学的完美结合,而这也正是所有书法人推崇与追求的。”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宋代米芾大赞“中国行书第一帖”,历代书家更是醉心其中无法自拔。
又由于王羲之诸体皆备、自成一法,后以晋王羲之、王献之为宗的“帖学”流派一度成为文人书法的主流,肖文飞说:“从‘二王’开始,整个书法史的书写基本是以‘二王’帖学一脉为主导,直到清代碑学兴起,这种主导的局面才发生改变。”
本期嘉宾:
// 1
|轻重之间 收放有道
//2
|王羲之与文人理想《兰亭序》
肖文飞 临王羲之《散乱帖》 26×40cm 2019 年
轻重之间 收放有道
文/王民德
文飞兄的书法个展将于4月25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取名“轻与重”,这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命题,在他为个展写的简短前言中这样写道:“管毫之轻,生命之重。把一生托付于管毫,在重与轻之间,书法人如何取得安身的依据,从而坚定前行?”这是文飞兄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寻,也包含了他对书法与人生的深沉思考和感悟。
我和文飞兄相交多年。在京城书法圈子里,他是那种见面聊天自然要谈到书法艺术的人。文飞兄温润儒雅,谦和礼让,执着于艺术,又极具洞见,当我在书法上偶有所悟,或深感寂寞时,文飞兄总是最先想到要与之分享的少数朋友之一。文飞兄大学本科学的是计算机,一个冷冰冰的专业,来不得天马行空,和艺术扯不上关系。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完成枯燥学业的,也从没问过他,倒是看过他在云南大学读书时写的现代诗,情感细腻,思想和手法都很前卫。我相信,如果他一直写下去,一定是一个优秀诗人,但他最终还是为书法放弃了计算机专业和诗歌写作。我曾问过选择书法的缘由,他“嘿嘿”的笑笑,轻描淡写地说道:“最初只是喜欢,再后来是想弄明白书法是怎么一回事,一路走过来,就以此为专业了。”
肖文飞 临王羲之《行穰帖》《快雪时晴帖》写意 47×38cm 2020年
文飞兄是个低调的人,身上有湘人的执着和坚韧,他说“想弄明白书法是怎么一回事”,一定是倾其身心去作探究的。我手头有一本文飞兄的《学书循理》,是一本教学文献集,收录了他的部分教学笔记,他对传统的解读,对书法艺术的思考,包括学习书法的路径,条分缕析,系统深刻。读着这些文字,再看看他在书法创作不同方向上的探索,就知道这些年他是如何在寻找“书法安身的依据”,在书法艺术之路又是如何耐得住寂寞,坚定前行的。书法在经历近三十年不平凡的现代书法实验后,渐渐归于平静,“传统派”书法看上去获得了胜利,正统的官方展览中也再看不到“现代书法”的作品。但真正知书者了解,做一个书法上的“传统派”又谈何容易。单是把传统书法的脉络理清楚,探源循理,已非常人所能,若再进一步,落笔一任性情又不失法度,则非大智者不能为之。放眼书坛,那些以“传统派”自居的人,恐怕多数是连传统“皮相”也摸不到的。以我对文飞兄的了解,他不是那种在风格流派上独持己见的人,他所关注的是“循理”,这样的书法立场,让他对“传统”与“现代”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当然,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书法的“理”当然是要从传统经典中探寻,要从传统中找到书法之神的安身居所,化为己用,这就是近些年文飞兄在书法艺术探索中所做的事情。
从书法风格看,文飞兄走的是碑帖融合的路径。他的行书以米芾、黄庭坚筑基,上溯晋人,又融合了汉隶魏碑的笔意,用笔不拘小节,爽利磊落。结体大开大合,中宫环保紧密,向外开张的线条通常作夸张处理,像是要挣脱字法的禁锢,在收放之间,形成内外力的对抗和强烈的视觉张力。文飞兄极少以隶书示人,从展出的几件隶书作品看,端庄雄浑,深得汉碑的拙朴遒茂之美。
肖文飞 黄庭坚写意 35×23cm 2020年
“书如其人”常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书法风格,但这句话最易被曲解。其实对书法家而言,研究临习前贤经典的过程,既是对艺术规范的学习,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修炼,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修养和精神品格的过程。当一个书家在历代经典中找到自己的书法形式时,原有的“人格”也随之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新的境界又需要与之相应的个性化表现,这就是书法与人生的关系。按我的看法,文飞兄早已过了技法“循理”的阶段,近些年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与生命的关系,他在前言中提到“管毫之轻如何承载生命之重?”,可以说是他当下书法状态的一种写照,也是历代书家最终面临的问题。书法与生命之间的“轻与重”,这样一个沉重的课题,也只有像文飞兄这样深明书理的艺术家,才能担当坚持前行的困惑和寂寞吧。
2018年4月22日
(王民德,诗人,书法家,美术批评家)
王羲之与文人理想《兰亭序》
采访:张敏 嘉宾:肖文飞
王羲之 行书兰亭序卷(传唐褚遂良摹本)纸本 24×88.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唐 褚遂良《临兰亭序》(领字从山本)卷 局部
1.《兰亭序》所书写的是所有文人的共同理想
(为什么《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这个说法是怎样形成的?)
虽然《兰亭序》最早于何时被确立为“天下第一行书”还有待学术考证,但在元代,鲜于枢已把《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而《兰亭序》又为三者之冠。《兰亭序》被称为 “天下第一行书”是书法界毫无疑义的共识,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唐太宗以帝王之尊,撰写《王羲之传赞》,贬锺繇、王献之,而赞王羲之“尽善尽美”,从而确立王羲之“书圣”的地位。作为“书圣”,作为书法史上最杰出的代表,就必须要有独占鳌头的代表作。现有流传下来的王羲之作品(虽然都是摹本和刻帖),大部分都是手札,字数较少,而《兰亭序》非常完整,体量也最大,“天下第一”的光环落在《兰亭序》头上也就自然而然了;
二、《兰亭序》被推崇,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兰亭雅集”,那是一场令后世文人士大夫无比神往的聚会,对整个书法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历代有名的画家如唐寅、石涛等都以自己的想象,去描绘这次美好的聚会。留下的经典作品只是一个结果,结果固然重要,但以书法为中心展开的一系列活动以及由此而营造出的那种氛围,那样一种过程,那种生活方式,却更让文人士大夫们迷恋;
三、抛开在书法上的艺术价值,从文学、哲学上来考量,《兰亭序》也是不朽的名篇,表达了晋人的时空观、宇宙观,及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追问,是书法与文学、哲学的完美结合,而这也正是所有书法人推崇与追求的。
唐 褚遂良《临兰亭序》(领字从山本)卷 局部
2.书法创作同样是在“格物致知”
(书法创作是有绝对的衡量标准的吗?)
书法创作既有标准,又没有标准。
所谓有标准,即在笔法、结构上有一定的评判标准,用笔是否是符合毛笔的笔性去书写?结构上是否符合人们的视觉审美?是否符合汉字的造型规律?是否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这些都还是有一些可量化的标准的。赵孟頫曾有“用笔千古不易”的论点,强调的是不要违背毛笔作为一个物的物性去书写,并将毛笔丰富的变化呈现出来。中国哲学中有“格物致知”的说法,在书法艺术创作中,书写者实际就是在“格”毛笔这个物,通过书法书写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自身对于社会、自然、生命的思考。
书法中不能评判的则是书写风格的审美取向,因为书写者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知识结构和生命经验,这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造就不同书法风格的形成,这不同的审美趣味和书法风格之间没有高低之分。
3.从“章草”到“今草”,从“横势”到“纵势”
(王羲之的书体风格是怎样的,分别的代表作品又是哪些?)
王羲之书法,可拈一“中”概之,后世只能得其“偏”而无法得其“全”。中者,接古开今,上下纵横,左右逢源,无论书体演变或是风格演变,王羲之实站在中国书法的中间点,前,因王羲之而汇聚,后,以王羲之而发散。故王羲之书法,无法言说,一说即偏,一定要说,只好骑墙:亦法亦意,亦功亦性,亦古亦今,亦正亦奇,亦巧亦拙,亦雄亦秀,亦虚亦实,亦生亦熟,亦方亦圆,以生命状态概言之,王羲之乃人到中年之书!
总而言之,王羲之书法,既是对之前书法的集大成,又包孕后世书法的多种可能性,他是站在书法史由古体到新体转换的关节点上。
王羲之的书法,不论书体,还是风格,都有多种面貌。
草书,有偏古体的章草,如《豹奴帖》《远宦帖》《寒切帖》《十七帖》,有偏新体的今草,如《行穰帖》《侍中帖》;行书,有与隶书联系比较紧密、充满古意的《姨母帖》,也有开启后世新妍面目的《兰亭序》;而楷书《乐毅论》《黄庭经》等也表现出从古入今的变化。
汉魏以来流行于士大夫间的草书、行书、正书,经过王羲之的改造,都幡然一变,无论结构姿态,还是笔法体势,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妍媚与新奇。
这种妍媚与新奇,表现在字形由横扁向纵长、字势由横张向纵敛、风格由古质向今妍的过度,开启了后世审美的新风尚,这种变化在之后的王献之身上更是得到了发扬光大。
王羲之《寒切帖》纸本章草 25.6×21.5cm 天津博物馆藏
王羲之《行穰帖》(摹本) 24.4×8.9cm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王羲之 《姨母帖》行书 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唐摹万岁通天帖》之一,字间多断、顿挫,除“奈何”两字上下牵连,其余都字字独立;笔画凝重、朴拙,其“哀痛摧剥,情不自胜”的心绪直露无遗。
《黄庭经》,王羲之书,小楷,一百行。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
4.目光可及之处皆是王羲之的取法对象
(可否简单介绍一下王羲之的师承?)
史书记载王羲之书法启蒙于卫夫人,得正书技法。后改师其叔父王廙,王廙是东晋早期艺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曾对王羲之说:“吾诸事不足法,惟书画可法”,王羲之从王廙处得众体之技法;而卫夫人、王廙都是“传锺法”,故王羲之又师师所师,师法锺繇的正书、行书;而另一位与钟繇齐名被后人誉为“草圣”的张芝,同样也是王羲之的师法对象,他从张芝处得草书之法。
在王羲之所处的时代,凡是他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他学习的对象。王羲之曾说:“顷寻诸名书,锺、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存。”王羲之之前,最有成就也最伟大的两位书法巨头——钟繇、索靖,一直都是王羲之师法与超越的对象,故他后来常自称:“我书比锺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
5.《兰亭序》是魏晋人生哲学发展的代表物,是魏晋时代风格的集中表现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样的,这和他的书法创作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魏晋时期战乱频繁,在朝不保夕的恐慌之中,人们开始建立起了对生命的自觉思考,反映在书法上,是开始进行自觉创作和书法审美的初步显现。《兰亭序》就是魏晋人生哲学发展的代表物,是魏晋时代风格的集中表现。
魏晋之前,秦汉时期的书法大都是工匠之艺,书写者的身份地位不是很高,在以实用为目的的书写创作中,其不期成为一件作品最终却成为了伟大的作品,这种“伟大”并非来源于创作者本身的自觉,更多是后人立足于整个书法史来赋予他们的荣耀。魏晋时期,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书写者有了审美自觉,他们开始慢慢脱离实用性,更多从艺术角度表达自我,书写者的主体身份被强调,主体的个性、性情开始挥洒。
从实用性到审美性的转变实际上在魏晋之前的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酝酿。东汉时期由于文人士大夫介入书法,逐渐将书法作为表达自己审美趣味的一种艺术方式,最终到王羲之的时代达到顶峰。
东晋 王献之 行书鸭头丸帖卷 绢本 纵26.1 厘米 横26.9 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6.取法“二王”的书家大多只能取“二王”局部
(“帖学”与“二王”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二王”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的影响都非常之广,后来的历代大师没有不学“二王”的,但为什么是王羲之站在了制高点,是因为他占据了一个“中”字。“中”,即王羲之是站在了古和今之间,他是前代书法的集大成者,同时开启了后世书法的各种法门。例如后来的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米芾、苏轼、赵孟頫,等等,都曾取法“二王”。
但是这些取法“二王”的书法家大多只能取“二王”的局部,做不到像王羲之那样的全面,这是王羲之之所以占据中心位置,影响非常大的原因所在。
从“二王”开始,整个书法史的书写基本是以“二王”帖学一脉为主导,直到清代碑学兴起,这种主导的局面才发生改变。
王铎 乙亥(1635年)作 临王羲之《月半念足下帖》 立轴 水墨绫本 202.5×45cm 中国嘉德2015春季拍卖会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古代专场 成交价:8,970,000 RMB
7.大多数人所实践的,其实都只是文人书法的余波
(如何理解“二王”的影响?)
以“二王”为宗的帖学在清代和碑学相提并论,与碑学不同的是,“二王”所代表的是文人书法的高峰。文人书法是整个书法史上的其中一个阶段,从东汉末年文人身份介入书法开始直到清末科举考试的终结,这是帖学兴盛发展的整个历史。
然而,科举制度终结之后,文人士大夫阶层土崩瓦解,也就是说,这个阶层不存在了。此时的文人书法这一脉,必然开始走向下坡路,或者说是最辉煌的时期结束了。
当代书法家拥有和从前书家不同的视野,其开始关注除“二王”帖学一脉之外的书写,例如秦汉碑刻等,因为当代书家是站在更宽阔的视野中来考察书法,在这种考察中人们发现,二王“帖学”书法风格作为中国文人书法的一个高峰,其在历史上发出了非常璀璨的光芒。
但任何事情都有终结的一段,由于文人这样一类社会精英集体退出了书法舞台,使得文人书法往日的兴盛不再。不仅是当代,从民国开始到现在,大多数人所实践的,其实都只是文人书法的余波而已。
“知二王以外有书,斯可与论书矣。”(叶昌炽《语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