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东方美学意境
张晋从骨子里就喜欢东方古典文化,他小时候住姥姥家,门口就是荷塘,每天早上荷塘上雾气笼罩,无边无际的感觉如天际一般,非常震撼。而他的作品也表现出了雾水濛濛,蕴含着诗意和禅意。他的画一定要听着古琴喝着茶,安安静静地去欣赏。
不理解他的人觉得画意凄惨,但张晋觉得画中的“凄惨”代表着一种人生阶段,人生到了老年、季节轮回到冬季,深山老林,枯藤老树昏鸦等种种情境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寻找的一种苍老境界。在外国画中就很少有画冬天的景色,而中国很少有画夏天的景色。张晋跟老庄思想有些贴近,没那么浮华,很随心,这就是东方美学。
从艳俗到凄美
张晋追求的这个美学境界从最开始的艳俗一直到凄美,凄美是东方人的一个主要线索,古人画的山水多半是画荒山野岭,像《清明上河图》这种繁华闹市很是罕见,但是在《清明上河图》的开卷也是很凄凉的,雾雾沼沼的沼气、一堆干枯的树枝……从隋唐一直到晚明都具有这个特点。中国画里讲水墨,线条就是笔,墨分五彩。张晋并不是追求艳丽的色彩,而是运用东方人的气质跟他本人的性格微妙的融合在了一起,自然的呈现在画布上了。
画家分几种境界,第一种就是用手和眼在画,第二种是用思想在画,第三种就是用心去画,比如说梵高,他是一个很火热的画家,他的画中也会存在一些很小的细节。比如葵花籽绕了一圈又一圈,里面也会有一些小籽,他认真中带有粗狂,粗犷中不乏细节,这种用心去表达的画家能够敏锐地扑捉晦涩心情下的微妙差别。再比如说莫奈,他可以区分傍晚时的天空颜色。就像是狼的眼睛和狗的眼睛中眼白的区别,可以达到很极致的颜色辨别力。这些都是西方艺术家的特质,而张晋的特质在于心情,在他画面中对细节的透露,就像一首降调的曲子中出现一些紧凑的高潮,这种对绘画自身节奏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张晋不追求精致的细节,比如莲花的莲藕、莲子等。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这些细小的东西他“视而不见”,但跟我的心境没有关系就可以回避,这就是为什么他总是回避画那些细枝末节,回避画个体的原因。他追求整体的东西,而整体的东西只有用写意的方式才能直抒胸臆。
坚持在一个系统里思考
张晋的创作在形式上主要以系列画为主,不求绘画形式的多样性,而是坚持在一个系统里思考。这种思考方式也不是我们现代人发明的,如日本浮世绘的大师葛饰北斋,他画了富岳三十六景,因为富士山是日本无可超越的神山,他根据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季节去表现这个山。这种形式后来传到欧洲,莫奈借鉴了这种方式,他画的鲁昂大教堂,画了有二十多张,以及面对同一片风景不同的时间去作画,这种形式应该是从日本传到欧洲,印象派首先把它固定成一种创作方式,莫奈他是从时间上考虑:上午、下午、中午、阴天、晴天、雪天。“光”在他的画面中是有生命的,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颜色,莫奈的画首先体现出来的是时间特性。而张晋这个系列的作品,我们感觉不到很强的时间性,或者说他不去追求这个表面的浮光掠影的光影变化,而是随着心境来创作的,什么心情就用什么色调。
心情是无法重合的
中国的画家对表现荷花一直都很热衷,像八大山人、徐渭,齐白石等都画过这类作品,张晋虽然喜欢荷花,但是他的画已经过渡到心理表现阶段,他的色调一定是跟他心情有关系的。几年前他因为母亲的离世,他的作品自觉不自觉的随心情也到了一个灰色阶段,因为东方人的审美主要是模糊、凄凉、虚幻的,中国人更多是倾向于文学和哲学,而西方人主要是崇尚科学。
整个二十世纪都在讲视觉变化,都在形式上玩花样,从印象派开始一直到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或是大色域画派,基本都被演练了一遍,一直到后来的录像装置都在形式上寻求变化。但是艺术最终就是用心理表达而不是视觉表达。追求的是心理快感,他能放弃多少事情,专注于心理表达,这恰恰是艺术的真正本质。张晋的荷花抒发的是他的胸中逸气,可能这只与他那一秒的心情有关系,因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心灵的符号,他的目的是要将心中的东西表达出来,但读者永远不会看明白,因为你的心情跟他的心情不可能重合。虽然相互了解后我们会有某一方面的趋同,但是你永远不可能在当时当地与他重合,这是艺术和科学的区别。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公式,你可以推论很多演算很多,但是你无法带着公式去解读艺术品。
内敛而平凡的表达
在这个不嚎叫就无法突显自己的迷乱世界,难能有一位寡欲的清士静静的似太公钓鱼般面对一片荷塘,洗尽繁华,独钟情于四时的变幻。不夸张任何细节,不媚俗任何达人,一幕幕真实地记录某一刻的感受,张晋似乎在等待什么,但肯定不是庸俗的等待,或许这种表达就是唐代诗人王维说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闹市中,永远看不见他,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者:常天鹄,鲍禹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