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术家徐晓燕丈夫岂梦光与女儿岂菲
导言:2014年4月12日,“大地歌者——徐晓燕油画作品展”在798艺术区久画廊开幕,展览展出了徐晓燕从90年代到2000年之后跨度十多年的作品,是艺术家徐晓燕以“大地”为主题所创作的油画作品26幅。艺术家于2012年去世,此次展览也是其女儿岂菲在母亲去世之后着手为母亲做的一次个展。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徐晓燕相继创作出了“夏季风景”,“秋季风景”,“乐土”,“大地肌肤”及“辉煌”等系列作品,在徐晓燕的眼中,那一望无垠看似单调的田野上的庄稼,凝结了人类的希望与感情,一年四季,一切生命随大地周而复始,从萌发到成长,收获,最终又回归土地,生命的永恒与壮丽,都在这默默的四时流变与转化之中。正如批评家水中天先生所言:徐晓燕笔下的大地是生命性的,它似乎是有欢乐与悲哀,青春与迟暮,有生老病死的生命历程。徐晓燕把大地和附属于大地的生命视为一种整体,揭示了作为“万物之母”的土地对生命的贡献以及她生命的沧桑。
十年前,徐晓燕的创作对象逐渐由大自然中的广阔田地变成了城郊垃圾遍地的建筑工地,从“索家村”到“大望京”到“草场地”再到“月亮湾”,“边缘地带系列”所揭示的正是一种既随处可见又让人触目惊心的现实,被都市化了的现代人正是如此地活在自己的产品和垃圾的包围之中。至此,徐晓燕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与沉思使她为这片自己深爱着的土地感到忧虑。
从艺术家的丈夫岂梦光以及作为设计师的女儿岂菲的采访中,我们逐渐展开了对这位生于1960年的女性艺术家的了解。我们的采访从女儿岂菲为徐晓燕筹办个展开始,但是,要谈徐晓燕,真正绕不开的是艺术家的丈夫岂梦光,这对艺术家伉俪互相支持、尊重、欣赏,一路走来,虽然有许多的艰辛,也让他们彼此在艺术创作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岂菲与岂梦光接受雅昌艺术网的采访
女儿岂菲为母亲办个展 “大地歌者”个展久画廊举办
在为母亲筹办个展的过程中,女儿岂菲对母亲的作品又重新进行了一遍梳理,现在她对母亲的作品几乎是了然于心。在她留学归国后,她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在这之余,她也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母亲的艺术,于是有了在久画廊她为母亲策划的个展“大地的歌者”。
“与久画廊这一次的合作也是一种缘分”,岂菲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谈到“这是我第一次为母亲做个展,对她的作品进行了梳理。以前小,虽然有许多观看母亲画画,跟着她看展览的经历,但是我不能说我是了解母亲的作品的。经过一次展览的筹划,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母亲的艺术”。
“事实上,我也不能确定她当时在创作时的心情,但是后期的了解,让我了解到,她的创作都是基于她自己的情感表达。母亲的作品只要展出,就能吸引眼球,这是因为她的‘大地’首先是触动了她的内心,然后才能触动人心。”
“我自己本身是做设计的,对我来说,更能感染我的是强烈的色彩。所以以前我很喜欢她早期‘秋季的风景’系列作品,那些大胆的金黄色调让我一度痴迷。反倒是后期偏灰、黄的暗色调不是特别的理解。”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以前曾近陪着母亲去采风,看她创作时的情景,我才逐渐意识到,无论她画什么,用什么色彩去表现,全是出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
“97年我们全家来到了北京,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是望京、草场地,那时候这些地方正在建设,母亲也是有感而发,创作了她后期的系列作品”。
岂菲继续谈到对母亲作品的理解:“她是一个非常爱观察自己周边的事物与景色的人。当她取完所有这些景色,生发出自己的感触时,她就会将这一切带入到她的绘画中,那时候她是激情澎湃的,她的颜色大胆,笔触有力,都是在画刀与画刀的碰撞之间产生的激情”。
艺术家:岂梦光
徐晓燕与岂梦光对女儿岂菲的放养教育方式
也许是因为从事艺术,在艺术创作上面需要投入许多的精力,徐晓燕与自己的丈夫岂梦光对岂菲的教育方式是自由与放养式的。所以岂菲从来没有因为出身艺术之家,而必须成为一位艺术家的压力。成长为如今的模样,同样作为艺术家的岂梦光对自己和妻子徐晓燕的教育方式似乎很满意:
“她现在属于刚刚踏入社会,实践生命还是刚刚开始,自己主动地做一件完整的事情等于说从她妈妈这个展览开始。在此之前都是学习的准备,从现在看可能各方面还得继续锻炼,但是从她人生没有形成之前,我们这一点是我和徐晓燕非常一致的,不会刻意地把她培养成什么样,所以从小并没有促使他学舞蹈、学音乐、背唐诗等等,我们只是让她有充分的睡眠和玩的时间”。
“说来是因为我们有点儿自私,没有那么多的时间陪她,比如说学钢琴必须父或母陪着,我们俩没有觉得学一技之长有多重要,因为在人生起作用的是一个人的心性健康。在这个基础上,将来也许有你自己的意愿,正像她并没有继承我们的道路,她去选择了一个她喜欢的自己的人生方向,她不是受我们左右的,我们起的就是家庭给她的熏陶。她怎么看、怎么做是她的事”。
“在这一点上面,我与徐晓燕是达成共识的,就是人性要自然、要大胆、要个性,这是我们希望岂菲能拥有的”。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岂梦光与徐晓燕产生的互相吸引。“说起来,我们两个在一起有些过于浪漫,我们85年春节期间,因为想考尚扬老师的研究生,不约而同地去到了武汉,在那儿相识,之后相恋,组建了家庭。”
徐晓燕作品
1993年 徐晓燕与岂梦光的艺术转折
组建家庭之后,两人的浪漫情怀并没有变为务实。当时他们都在河北省保定的一个学校教书,一个月工资只有六七十块钱,除了日用的开销,其他的收入全部都用在绘画上面。日子就这样拮据地过着,虽然苦点儿,但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画画,已经觉得很幸福。
“当然有时候确实到了某一个很困难的节点,但是我们好像总能避开,总是在我们差不多快不行的时候,总会收到一笔其他的款子,几百块钱,上千块钱。是我给出版社画插图挣的外快。”岂梦光表示自己是乐天派,每个人所拥有的都是命里头早就分配好的。也许这也包括徐晓燕与岂梦光的相遇,以及两位之后都走上专职艺术家的道路。
在这之前,93年对徐晓燕及岂梦光夫妇是一个转折点,不仅在生活上解决了他们的拮据状态,而且在艺术探索上面,也逐渐走上成熟。
岂梦光谈到:“93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由于体制对文艺的影响,在那儿之前所有的艺术家只能走一条官方的路线,就是全国美展,每四年一次,这四年一次的展览对所有的艺术家都是唯一的一次露面的机会,这个露面的机会有多难!就我所知,每一届全国美展大概每个省只有十多件参展作品的名额。如果能够选到省里边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几个四年以后有好多青年艺术家变成老艺术家了,这是我们所处的情况”。
“恰好我们在93年的时候遇到了民间出资,全国的专家主办的一个画展,但还是一个国家办的展览。这个展览就显得更贴近画家了。因为他们会专门派车去艺术家那儿看画,之后把作品拉走了,这和美展需要自己投稿刚好相反。我们两个人的作品也第一次入围了全国美展并且获奖”。
“这也就鼓舞了我们,因为在此之前确实有点儿苦闷,也不知道自己将会怎么样。获奖之后觉得人生霍然开了一扇门,不仅是生活上的,因为那个奖项是有奖金的;另外在艺术上也受到了许多的鼓舞,因为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一种创作的快乐和艺术家的自尊,自那儿以后前面所谓的苦苦的追求,已经变成了一种喜悦了。所以以至于后来的脱离体制和到北京来目标就非常简单了,就是觉得走职业艺术家这条路一定会生存得很好了”。
“在这此之后,徐晓燕的创作方向也更加明确。其实,在我看来,她82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定了方向了,虽然她自己并不明确,但是他的审美取向已经有了,那个时候虽然还有好多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影响,但是她的个人处理方式已经出来了,开始用刀,并且关注的点也不一样,她始终没有画过风景、名胜等等。所以我始终不认同她是一个风景画家,她画的都是与她生活有关的,与她个人的审美,甚至于她人生的探求有关,所以她在表达上,她的独特不仅仅是她的技巧,还有她的心”。
“她的画始终激情是饱满的,这是她的特点,早期的画更侧重于色彩和形式,她对于形式美还是有一定兴趣的,早期的特点是激情,就是靠激情绘画。她的《秋季风景》尤其是比较典型的,也是给她带来好评的系列。但是到差不多30岁以后逐渐有了一些变化,也就是生活阅历,对于艺术上的思考慢慢成熟了,然后她就开始变得理性,理性并没有削弱她对颜色的表达,对于画面张力的表达可能更强了。她有一些我们认为的主题性的东西,就是内涵的东西更多了,就是把心里想的东西表达得比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基本上主线没有变的情况下,她的人在变”。
徐晓燕作品
和谐的生活 相互欣赏的艺术家伉俪
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两位艺术家最终决定放弃她们在保定已有的生活,北上来到北京,成为了职业艺术家。刚刚到北京的时候,经济上自然也是拮据的,这时,两人就共用一间工作室。而最令人羡慕的是:这两位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之路上,虽然探索的方向不同,但是却能彼此欣赏,他们甚至还有过共同合作作品的经历,而且这件作品还获了奖。
岂梦光谈到“我和徐晓燕的绘画风格是完全不同的,她在画面表现力上面是很有张力的,而我的作品会涵盖许多历史的,或者故事性的内容。93年我们合作的那一幅作品,获得了中国油画双年展学院奖。当时是我有一个构思,但是因为构图比较复杂,用我的画法会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然后参展时间又迫在眉睫,我就对徐晓燕说,要不然你参与进来,用你的技巧来完成。最后这幅画画完,除了构图,我没有再动过一笔”。
岂梦光说:“真正好的艺术家应该具备不光是喜欢自己的画,也要喜欢别人的画。徐晓燕当然也是这样,她不仅仅是一个好的艺术家,她自己的画画得很好,她对别人的画也是非常有鉴赏力的一个人,所以我们在欣赏别人画的时候或者看画展的时候往往也是一种享受”。
“我谈了许多我们的共同点,不共同的地方也一样很多,但是君子和而不同,我们彼此关系的前提是尊重人性,这一点上我们俩用一生的实践做到了,然后就会相互支持。实际上我并不一定真的能走进她的内心,她也并不一定全然地能够理解我的作品。大的前提来讲还是对于绘画和对于艺术的一种崇敬,所以进而对于画家的工作也是尊敬的。包括我们看作品,看展览的时候,我们从来不轻易地对别人的画发出一种自我的评判,好就多看一会儿,不好也不会说什么,因为这是劳动的作品,一个艺术家能够从无到有地制作出来的作品,他要经历的东西可能往往要比别人认为的劳动要难得多,他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所以说我们对艺术家的工作首先是要尊重的”。
自然作为夫妻的他们也会有争吵的时候,但在女儿岂菲看来,这种争吵并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反而释放情感的通道。她说:“生活中摩擦肯定都有,而且他们两个人都是属于个性极强的人,尤其是做艺术家对自己的个性保存得非常良好,基本上两个人都不属于特别会忍耐的那种,但是这样也好,有什么大家都一起放开了说出来,以后这个心结就没有。所以吵架的时候会有,但是彼此的想法、脾气、品行都知道,也算是非常和谐的。所以我从小在看待家长吵架这些事情都是比较正面和积极的,不会觉得吵架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再加上我爸是属于会讲道理的那种,我妈又是属于很会倾听的那种,两个人会把自己的不满都表达出来,对我反正没有什么伤害,因为两边吵完了以后反倒是更好了”。
艺术家:徐晓燕
一位好母亲 一位好艺术家:徐晓燕
在采访的末尾,我们请两位艺术家的至亲对徐晓燕做一个总结,在女儿岂菲看来,除了作为艺术家母亲的伟大,在她的生活上,也给了她许多人生的教导。高中毕业后,岂菲就选择了去米兰留学,因为学的是设计,再加上米兰是一个非常商业化的城市,徐晓燕看出,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让人产生对物质的依赖,变得迷茫。在岂菲放假回家时,徐晓燕向岂菲讲了一番话,让岂菲感悟颇深,她说:“不要追求你身边老会出现的这些东西,你要有一个大的人生目标,当你够到这个目标的时候,身边这些东西不用去追求它就已经跟过来了,你触手可得”。当时没有特别在意的一句话,现在成了岂菲自己做设计工作室的信仰。她说:“父母亲正是基于对艺术的崇高的信仰,才成就了后来的他们”。
而在丈夫岂梦光看来:“徐晓燕是一位非常勤奋的艺术家,她虽然人生短暂,却已经完美了自己的人生。她用她自己的精神追求还有勤劳的工作完成的。想想这应该是我和她最不同的地方,我是一个乐天派,认为生活是高于一切的,但她事事都认真,尤其是对待工作,更是一丝不苟”。
“凡事都有两面,也许正因为这一面我没有能力改变她,也确确实实是不可以改变的,这是一个人的属性,画画的时候认真一定是好事,但对人的损伤是巨大的。她画一幅画下来那种身心疲惫我是能够看到的,而且她后来年岁也不小了,画得越来越大,她还有一个脾气急,必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急于把工作干好,明明已经累的睡不了觉了,但是她一定要牵挂她的作品,以至于她生命结束之前我们清点库房的时候,没有半张画,全部都完成了。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她是敬业的,但是对于我来讲是重大的损失,就我来讲艺术品无论多么重要它没有生命重要,当然我挽留不了她,她也不是因为干的工作太多才去世的,我认为每一种性格背后一定有一种东西是一种注定的”。
“我俩实际上是在一条大道上跑的两套车, 虽然沿着自己的思路走,但相互作用的生活已然是贯穿了整个人生,虽然这种相互作用目前看来是停止了,但是意义远不止这样,因为她的作品还在,她对于艺术的影响力还在,如同她的精神还在一样。从一开始,我们绘画风格就完全不同,只是因为在追求艺术上,一个人有时候怕孤独,有人和你一样在这条路上奋进,你就会觉得有劲”。
作者:罗书银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