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千江月色印丹青

  张筱膺曾把“月印千江”作为她个展的名称,说是取自宋僧雷庵正受《嘉泰普灯录卷十八》的“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意思。佛家的偈语,总有令人无限遐思的禅意。

  “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对于画家来说,可以把“月”喻为万象,江水喻为画作。千条江水上不同的月色,是月印在千条不同江水上的幻象,画家描绘在画面上的物象,已不是原来现实中的物象,那是每个画家印在画面上不同的心象,所以同一景物,千人表现到画面上,千人不同。这很禅意,很哲学。

  十四、五年前,张筱膺于鲁迅美术学院本科毕业,从东北来到南京,报考我的山水画研究生,她说她喜欢江南的山水画。考取后住在黄瓜园。过惯了东北冬天室内有暖气的她,南京冬天教室内那时没有暖气或空调取暖,使她感到彻骨的寒冷,三年的苦读生涯,切身体会到真正的“寒窗”之寒冷。

  然而,南京不仅只有冬天,江南的春天是很迷人的,每当春风沉醉的江南夜,望着窗外印在秦淮河上的“淮水东边旧时月”,一定不同于辽东大洋河上的月色吧!她那时随我研习新安画派。江南三月,春暖花开的时候,我带着她和一群学生去皖南,住在齐云山上的月华街,每晚都可以看到印在横江上的齐云山月色。去樟潭、许村写生,登上歙县南山拜谒渐江墓,在博物馆观摩垢道人程邃的篆刻印章、焦墨山水。印在新安江上的月色当然又是一番景致。她回校后便以《纸上山河金石声》为题,撰写了研究程邃的论文,并且用焦墨浅绛完成了她的毕业创作。

  九年前我和学生在江苏省美术馆做过一次师生展,我为张筱膺写的评语是:张筱膺从传统中国山水画研习前人的笔墨技法,从对景写生中提炼出富有表现力的笔墨。她笔下的皖南山村、浙东田园、武夷景色,都是以枯笔焦墨勾皴,用淡墨浅绛渲染,枯笔与淡墨,浓淡相宣,焦墨与线条,苍润相济。

  近十年时间转眼即过。在这十年光阴上,筱膺从事艺术教学已积累了很多经验。她带学生外出上课,游历了更多名山大川。远至云贵甘南,近则苏鲁浙赣。已经历尽千江月色后的她,笔墨更加成熟,风格更加鲜明。

  近几年,筱膺又籍丹青与佛家结缘,得以出入丛林,成为许多高僧大德的水墨老师。她的画面上又出现了松间的寺庙、绛色的院墙、半开的山门、殿前的石幢、寺后的古塔、塔旁的山月。丛林中的月色照着佛禅文化的光辉,正为她的水墨丹青开辟出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方骏:南京艺术学院教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作者:方骏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