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陈仕彬先生的“汶川情节”

  2015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七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让我们再次一起走近《众山皆响》、走进陈仕彬先生与“汶川情节”,共同祈愿山川安宁、人民吉祥。

 

见证《众山皆响》

  六朝时的宗炳在《山水画序》中提出“澄怀”、“观道”、“畅神”之说,他几乎为后世的山水画家规定了如何体现山水画的心灵要求。

  陈仕彬学书习画,落笔有灵性,对用笔之道深有所悟,在用水用墨中求清润华滋,于点划间极尽层叠安排之讲究,笔笔用心,处处用情,意蕴愈加醇厚明净,既得中国传统绘画之品格,其画境又极合今人之心态,可憩可游,其作品常令人爱不忍释。对于从事绘画的人来说,一般人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通常考虑技法会多一些,考虑情绪的表达会多一些,而于“道”的体现无从下手——不是他们不想表现“道”,而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在技巧中彰显出来。仕彬将自己的画室名为“大道堂”,其意在“道”而不是在“技”可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仕彬的艺术历程,是一个寻求“道”、呈现“道”的历程。因为他时时在靠近“道”,并且让“道”在自己的艺术生命里面反映出来。当人尤其是艺术家有了这样的底蕴之后,他的艺术也就有了“道”的呈现。无疑,对传统山水与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仕彬在大气、茂密的审美选择中,显示出了文思跳荡、灵心飞动与敏锐感受的风格特色。而流露在作品中的雄浑、深远、厚重、绚丽,成为古典美境的现代重现,它是植根在传统文化的深处然后凝聚在画面上的,它也许就是自远古就诞生的“道”的现代闪现。

  我一直在关注仕彬的创作路向,每有大作问世他也常邀我同享。2008年5月12日,我同往常一样来到他的工作室观摩他即将完成的大作。为这件作品他投入近两个月的心血,就剩下题款了,他说他为这幅画已经全身心投入进去了,自己已经是画的一部分了,不知道取什么名为好,就让我来取名。我正琢磨着,这时,他办公室小黄急勿勿上楼说:“陈老师,你们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了!”我们俩都万分震惊,不仅因为地震本身,更因为这幅画所画的地方便是这次大地震的震中区域,我脑子突然闪过宗炳的诗句“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便脱口而出:“众山皆响”。于是,他神色凝重,饱含深情地在画上把这个名字题上并附上了一个长跋。正如跋中所言:“吾正挥毫画至尾声,惊闻家乡发生强烈地震,且震正好在此图所绘之地,万分震惊。‘心中激荡千愁涌,笔底苍茫派九生’。痛感生命的渺小,自然界的神圣与威仪。遂以六朝画家宗炳语‘众山皆响’为题谨记此事,并祈天下太平!山川安宁!人民吉祥!”

  虽然“众山皆响”在这里已失去了宗炳的诗境和本意,但在一千多年后以这样特殊的方式“神遇而迹化”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以冥冥之中的神秘气息让人产生更多的联想与思考。在这举国震惊的一刻,艺术家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画笔,饱蘸激情之墨,传达自己的心绪,虽然美丽的山川被自然灾害毁了,但重建家园的热情让人联想到民族精神中最顽强、最乐观和最宏伟的一面,也体现着艺术家灵魂与文化精神上的高贵,作品也因此上升到了人文之美、哲学之美。


众山皆响 2008年 620*260cm


众山皆响局部2




“大道无门”陈仕彬书画展在国家画院举行

  继《众山皆响》之后,陈仕彬先生在地震后多次赴汶川采风,饱含深情创作了《地心之力》、《水磨古镇》、《汶川新貌》等系列作品。相关作品于2013年10月亮相“大道之行·陈仕彬书画艺术世界巡展·卢浮宫专场”,在法国引起广泛关注。


地心之力 2013年 90*360cm


汶川水磨古镇 2013年 90*360cm

作者:刘墨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