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12-17 17:23
“这里没有问题”展览现场
一位不重复任何人艺术道路的“悲观者”
作为其艺术顾问、艺术批评家皮道坚口中“还差16天才满1周岁的、中国最年轻民营美术馆”,广州红专厂当代艺术馆(RMCA)12月5日迎来了开馆一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这里没有问题——沈少民个展”。展览同时启用了RMCA的1号馆、2号馆、E7馆、E9馆4个展馆,以及户外展区。展品包括六个装置艺术作品和一个以半行为艺术半文献的形式展现的大型艺术计划。
左起:RMCA馆长杨晓、艺术家沈少民、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策展人大卫·艾略特、RMCA艺术总监&本次展览出品人黄丽诗、RMCA艺术顾问皮道坚、白盒子艺术馆馆长孙永增、RMCA设计总监钟志超
展览由国际策展人、作家、现当代艺术教授大卫?艾略特(David Elliot)策划,在展览开幕前的学术讲座上,艾略特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讲述了作为一个西方人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并在接下来的一小时内,和艺术家沈少民进行了一次学术对话。谈话从沈少民初入艺术圈开始,囊括了其一直以来的创作方式、艺术理念、艺术实践,也包括本次展览展出的相关作品的创作。谈话中沈少民提出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着“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创作理念,并表示自己其实是个“悲观者”——“悲观是因为还在思考,只有思考的人才会悲观”。艾略特认为,沈少民珍惜着渺小人类脆弱而短暂的生命,同时又深深恐惧着那种人类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无处不在而持续不断的率意破坏;但他的创作透露出其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即无论是艺术问题抑或人类社会的其他问题,在解决问题方案被提出并加以实施后,都不再是问题。
十年来国内最大个展讲述艺术史
展览的名称“这里没有问题”源自现成品艺术的发明者马塞尔?杜尚的一句名言,沈少民新近创作的一件装置艺术《艺术史》尤其展现了杜尚艺术思想对他的影响。在这件位于1号馆展厅中央的一个1900×1000×20cm的舞台上,有50个麦克风以及50个耳机,分别位于舞台左右两部分,而舞台中央则是一架打印机,观众对着麦克风所发出的声音会由电脑转换成文字,再经由这台打印机打印出来。而耳机中则播放着沈少民创作的《艺术史》诗歌,诗歌的内容是沈少民所搜集到的所有关于艺术的定义。观众也可以对着麦克风讲述自己所理解的艺术的定义,这些内容被打印出来后将最终被装订成册,变成一部大家共同述说、补充的“艺术史”文献。
观众与作品《艺术史》互动
观众的话语,经过电脑转化成文字,并由打印机最终打印出来
1号馆内的另一件作品为《我是自己的结果》,这是一件由沈少民身体力行、一直在进行中、但在他生前永远完成不了的作品——这是沈少民关于自己死后遗体处理方式的计划,一方面他本人将在现场以行为展现充满活力的当下生存状态,另一方面展厅中将呈现由数十名艺术家提交的将沈少民遗体各部分转化为艺术作品的方案。沈少民表示这是自己十年前就提出的一个方案,最初本是希望在自己去世之后,由自己的助手、后人在自己的骸骨上刻上对自己这一生最有影响的人名或事情。而十年后的今天,沈少民将这个开启的计划进行了改进:自己死后,将所有能捐献的器官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帮助更多人获得医学上的康复;而自己不能捐献的器官,就用来其他人进行创作,这个提案已经得到众多年轻艺术家的参与并且还在实施,但对于沈少民个人来说,则是自己永远无法完成的作品。
《我是自己的结果》现场:每个展台上都是不同的艺术家对沈少民死后身体如何做成作品发起的提案
提案之一:来自艺术家金沐言
他没有渺视死亡,而是敬畏生命
沈少民对于生与死的思考还体现在2号馆的作品《我睡在自己身上》与《永远有多远》。走进2号馆,安静、庄严、肃穆是最明显的氛围特征。
《我睡在自己身上》展览现场
《我睡在自己身上》的主人公们是一群生活中熟悉不过的动物:鸡、鸭、牛、羊、猫、狗、兔、猪……但此时此刻,这些“动物”都躺卧在自己的皮毛或者羽毛上面,好像这里刚刚发生核爆炸。它们仍然在艰难地呼吸,身体上逼真的纹路和呼吸间的一起一伏都明显可见。沈少民以此表现由于人类介入,尤其是污染与基因工程而急速恶化的自然环境。“动物”们没有了各自的皮毛、羽毛外衣,似乎已经失去了生命力,但是它们呼吸发出的声音和身体的起伏又证明它们的的确确还活着。这里没有血腥,也没有腐尸,但却是一个令人震撼的美丽而又残酷的场景。沈少民提醒着人们:正如动物以皮毛或羽毛保护自己,但终将一无所有;同样地,如果人类试图以牺牲这个地球上其他的生命为代价来保护自己的时候,我们一样会被剥夺自己保护生命的能力。
沉睡的“狗”
睡在自己皮毛之上的“羊”
仿佛已失去生命体征的“鸡”
来源:艺术国际-评论 作者:吕晓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