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10-30 15:11
温文儒雅的卢伟孙于个人工作室中
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青瓷业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其不仅是器物之名,更带有人类文明痕迹,彰显的不仅是自然美,更沉淀了中国人特有的道德标准和审美情趣,面对时尚潮流的变迁,它自有创新与吸纳的内在诉求。“随着对世界认识的深化,我们也拥有了更多渠道去倾听古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经济的发展也使我们有更平静的心态去感受古人所拥有的对自然、对世界的审美体验。”千年变迁的旅程中,总有一些慧者在重要节点出现,生长在龙泉的卢伟孙便是其一。
内秀的卢伟孙对不熟之人并不擅言,却凭借勤奋和敏思,颇有天赋地将对自然的认知和青瓷的理解、当代艺术的体会融会贯通,在历史长河中烙下独属的青瓷印记。某种意义上,他已非单纯的工匠艺人,而是一位对当代艺术嗅觉敏锐、对自然山水体会独特的艺者,关键是,他将这二者与青瓷的千年传承和谐共存,从而形成独特的卢氏风貌,更重要的是,他的出现,为龙泉青瓷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最鲜活的案例与方向。
卢伟孙作品《弦纹钵》G20杭州峰会期间置放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专用候机楼贵宾厅陈列展示
卢伟孙作品《江南烟雨》G20杭州峰会期间置放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专用候机楼贵宾厅陈列展示
2006年,龙泉“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龙泉青瓷正式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千岁青瓷未来之路何去何从,或许可以从卢伟孙的身上寻找到某种答案。
卢伟孙1962年生于龙泉,1980年就读龙泉陶瓷技术学校,期间很多美院的学生在龙泉实习,彼此交流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1983年毕业后在龙泉青瓷研究所设计工作室工作,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相继拜夏侯文、董炳华、毛正聪为师,“我从接触青瓷开始,几乎干过青瓷生产的所有工艺,从瓷土的粉碎、陈炼到釉料的配制,从制坯、上釉到装窑、烧窑,甚至质检、包装,都一一经历过,其中,有很多工作是极其繁重的体力劳动。”但就是这种年复一年的劳作,练就了卢伟孙扎实的基本功和不怕失败的毅力,成就了淳厚沉静的艺术品格。“做瓷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除了艰辛体力之外,更要有毅力,要经得起失败的痛苦折磨。每次拉坯成型的过程,都是一次不断提高自我认知、自我完善的心路历程。当泥土随辘轳的转动而产生形制各异的器型,对自我内心的审美情趣都是一次次提升。而创作前期的构思、立意、更是殚精竭虑、寝食难安。”
1993年,卢伟孙研修于中国美术学院陶艺系,身处中国顶级的美术学院,热爱艺术的他如鱼得水,沉浸在不断吸收新知识的学习中,青瓷成为传达思绪、表现情感的主要之物,风格研究成为主攻方向。正统学院艺术教育使他吸收现代陶艺的创作理念,注重艺术个性,加上多年对泥料、釉料配方及烧制技术的纯熟经验,卢伟孙一举突破青瓷的千年之限,将南宋中期至元初龙泉产的不同色泽青瓷和视觉艺术效果烧制于同一器皿上,开创哥、弟绞胎瓷新工艺。
卢伟孙被授予G20峰会期间作品展示的荣誉证书
卢伟孙和他的作品《弦纹钵》于萧山国际机场G20峰会贵宾接待室
1994年哥弟窑绞胎作品《冬的思绪》获“第五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一等奖;同年《冬的思绪》、《龙泉窑青釉小口瓶》编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陶瓷卷;1997年,创建“子芦瓷坊”工作室后,他又拜徐朝兴为师,不断提升技艺。2002年《天与地》获“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二等奖;《梅子青釉金丝纹片瓶》、《清》系列获“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三等奖并被中南海紫光阁珍藏;2006年《春秋》获“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金奖,《天池》、《鱼草纹大洗》获银奖,《漩》获铜奖;2007年《盘》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鱼草纹大洗》被浙江美术馆收藏,《粉青釉瓶》被英国珍宝博物馆收藏。经三十余年的创作,卢伟孙“中国式”田园风格渐成,其作品器型单纯、简洁,釉色清雅古淡,深得自然之味。
《清泉》2016年作 44x44x10CM
《山水清音》2016年作 24x24x34CM
《溪山月影》 2016年作 30x30x20CM
卢伟孙现为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代表传承人,龙泉市政府授予青瓷艺术终身成就奖。他的作品不仅在业界广受赞誉,市场反响也十分热烈:中国嘉德2013年秋季拍卖会“雅瓷秋硕—近现代陶瓷”专场中《天与地》绞胎瓶拍得23万人民币(成交价);中国嘉德2011年春季拍卖会近现代陶瓷专场紫藤花 粉青釉刻花大洗29.9万人民币(成交价)。
此外,在传统拉坯工艺一度失宠的情况下,他重树风尚,再现对“手艺”的尊重。拉坯成型是传统青瓷制作的重要工艺过程,看似简单的重复劳作,不仅展现的是纯熟的技术,也是作陶者对传统工艺精神的感悟,更是伴随着作陶者心灵与泥土之间交流的升华。当下,龙泉青瓷很大部分改由压模、灌浆等现代机械化手段,缺失了某种自然力的凝练和审美情绪的体现。卢伟孙坚持拉坯成型,技艺炉火纯青。只要他静坐在辘轳前,不到半天,地上就堆满大大小小、造型各异的成型泥坯,拉坯速度时常令访客叹为观止。
重构现代青瓷意象,道器并重,是卢伟孙传承青瓷文化的志趣所在。他尊古但不泥古,“龙泉青瓷立足于传统,并不是要墨守成规;研究传统,是为了更好的创新;打破传统,是为了古老的工艺焕发新的生命力。当遇到缺乏创造灵感的时候,我会回归到传统,花一段时间研究传统的技艺。但如果沉迷于传统,也是没办法超越传统的,所以在传统中得到灵感后又要有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古人那里吸收精髓。”因此,他每年都会留出一定时间静心思考,四处观摩,以求创造出真正让自己满足的作品。
卢伟孙的许多作品都以山水为题材,无论是《远山》、《烟雨江南》,还是《钱江潮》,都有浓浓的江南意蕴深藏其中。西方人作画多求实,中国人多求意,这种审美趣味的差异同样体现在器物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画是艺术家将自然对象通过飘逸不羁的形式传递给欣赏者的最好例证,这种虚实之间流连忘返的情怀被卢伟孙巧妙地应用于青瓷的设计中,将自身蕴含的“意”归为最简练的“形”,此乍看之下简洁默然,但若细细品味,自然灵动、节奏及这个世界生生不息的韵律都已展露无疑。
《游鱼系列之二》 2016年作 54x54x17CM
《玉釜》 2016年作 51x51x26CM
《舟》 2016年作 49x21x10CM
突破千年界限
龙泉青瓷历承千年,共沿袭两大主流门派:哥窑和弟窑,哥窑的特点是胎薄釉厚、釉面开片,釉面布满龟裂的纹片,被誉为“瓷中珍品”;弟窑的特点为胎骨厚实、胎釉青翠、瓷器表面光润纯洁,被誉为“青瓷之花”。二者不仅在视觉层面差异很大,而且最主要的差异在于烧造过程的区别:哥窑为开片瓷,弟窑则不是。哥窑在烧造过程中,因瓷胎膨胀系数比胎釉大,造成烧后器物表面布满像如裂痕般的纹路,且纹路各不相同,有鳝鱼纹、黑蓝纹、浅黄纹、鱼子纹等,原本裂痕的出现是种缺陷,但因为有“金丝铁线”的效果,反而形成某种残缺美,因此闻名瓷界。弟窑是不开片瓷,没有裂痕,表面光滑整洁,如镜般水润。
二者各自发展,从未交集(偶有人将二者简单嫁接,称不上交融),“材料、工艺、釉料一样,但材料收缩性不一样,温度、配料等都需要试验,”卢伟孙以一己之力,凭“绞胎”的创新工艺,破了这千年之限,1993年,经数次探索,卢伟孙成功烧制出《天与地》,哥窑、弟窑二者工艺完美融于一身,独特创意呈现当代的龙泉青瓷。“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一些技巧已经完全掌握,但成功率依然不高,烧的好就算一件,烧的不好就重新做,也不会去计算(成功率)。”
《天与地》初诞生时,因为触及大众对哥弟窑常规认知的底线,不仅未能获得认可,更是质疑声不断,经过时间的过滤,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件作品在当下的创新意义,最终获得了广泛认可。《天与地》不仅成为卢伟孙的成名作,哥弟绞胎瓷也成为他的个人符号被争相模仿。
除了开创哥弟窑结合的新工艺,卢伟孙还创作了一系列现代艺术与传统工艺相融合的作品,给龙泉青瓷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
卢伟孙作品陈列室内景
卢伟孙作品及局部欣赏
溶于瓷中的山水观
中国文化内核中,“山水”并非具体指向哪座山哪条河,而是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和心态,或可称为“山水观”。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的视觉体验体现在中国文人日常生活的各处,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瓷器。而在陶瓷文化长河中,青瓷又是特具审美品位的一种。它出于土,以最朴素之物为原料,而信手拈来的几道划痕、凭着感觉而搭配的一点修饰等又都是造意的最佳搭配。通过刻花、划花、印花、剔花、镂空等纹饰,再加上贴花、捏塑、堆塑、点彩、露胎等装饰技艺,卢伟孙将青瓷的表现力极大拓展,营造出特殊意境。从他开始,今日之青瓷已不再拘泥传统,而是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与创作者独特构思的艺术作品。
“我想追求的东西,是将万千自然溶于瓷中,瓷中不仅有山水形,更为山水意。”卢伟孙自认在艺术追求上很大程度受石涛的影响,“在创作中通过控制绞胎纹线来营造出画意,从近及远,催人联想。”如2003年,卢伟孙到长白山游玩,看到皑皑白雪包裹着天池,被景色打动的他回到龙泉后经过多次试验,创作出了意境悠远的作品《天池》,其采用双层拉坯,倒置成型,器型饱满厚重,内青外白,借助特殊刀法,着力表现天际云卷云舒的流动,作品因此承载了流云青水之韵律。一弘清泉,浩月在天,动与静巧妙结合,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天池》曾在第八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获得银奖,现被中南海紫光阁珍藏。
除泥料、釉色等元素的思虑,卢伟孙在器型方面也有创新,如《山水》。与传统中规中矩的器型不同,《山水》有多处“错位”的地方:将多种几何造型融合到一起,立体感强烈,视觉冲击力大,因此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第43届国际陶艺大会学术交流优秀作品奖。
卢伟孙喜爱国画,常常独自领略瓯江边旖旎风光,试图透过陶土将自我融入自然之中,并意图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在追求手工技艺的基础上强调个人情感的融入,翻新了龙泉青瓷的过去,延展着龙泉青瓷的未来。
卢伟孙作品及局部欣赏
专访
雅昌艺术网:前人尝试过哥窑与弟窑的结合吗?
卢伟孙:曾经有人在模子上浇一些弟窑釉,或哥窑坯上洒一些弟窑泥浆,也被称为“哥弟结合”,但呈现的面貌完全不一样,我的(哥窑弟窑结合)作品如云水,有漩纹而上,蕴藏意境和山水空间,诗意盎然。
雅昌艺术网:您是龙泉青瓷年青一辈中最早提倡拉坯的,对于拉坯,您如何看待?
卢伟孙:模具成型当然有自己的优势,如可以批量生产,但拉坯不仅是技艺的体现,也是最原始的成型方法,这个技艺比较自由,从揉泥到制作完成,完全是个人意志与能力的体现,没有固定模式,也完全取决于拉坯人的想法,而模具成型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工具或他人力量,且拉坯成型主要用来做单件的东西,不需要做的一摸一样,所以语言或现象会更丰富,也更符合自己的要求。
雅昌艺术网:《冬的思绪》这件作品让人印象深刻。
卢伟孙:那时中国美术学院和我们合作在新加坡办一个展,我做了这件作品,做的过程比较满意,就留了下来。90年代初到2000年之间,我一直沉浸在“绞泥”的状态中,做出好的作品我会非常兴奋,我觉得好的作品会有江南水乡的韵味和山水意境,我平常生活的环境就是这样,早上起来上山砍柴,有时下雨后山上起云雾,这些实景和我的作品有很大的接近。
《冬的思绪》
卢伟孙作品及局部欣赏
雅昌艺术网:据悉,您从小就喜爱画画。
卢伟孙:当年技校里搞美术的有十几人,我们每天都在宿舍里画头像,也会背着小画夹到外面写生,画水粉,那时如浙江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陶瓷学院等陶瓷系、雕塑系或工艺系的学生都会到龙泉搞创作,我们就和他们一起在外面写生,虽然当时我们的老师是技术工人,但大部分时间是我们自己学美术,那些美院的学生和老师和我们住在一起玩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也很长,我受他们的影响很大,但他们很少会拉坯,后来美院要扩招,我还去中国美术学院教了一周的拉坯课。
雅昌艺术网:后来您去中国美术学院进修了。
卢伟孙:那是1993年到1994年,1993年单位派我到中国美术学院工艺系进修,一年时间两个学期,进修班里有十几个人,上平面构成、立体构成、陶艺、素描、色彩等课程。我们白天上课,晚上完成作业或看书。这些课程当时可能觉得没用,现在想起来对创作是有用的。那时杭州是很安静的城市,路上车很少,龙泉离杭州很远,中途也不回去。虽然我们手上功夫很好,但能看到这么多艺术方面的书还是非常重要的。那时龙泉还在做传统造型,设计人员先设计出来翻模再浇注成型,后来我去学习拉坯,开始搞创作。
雅昌艺术网:这段经历对您的影响是什么?
卢伟孙:最重要的影响是创作理念不再局限于传统范围,虽然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的门,但起码在门口看了一下,当时学习到的东西和看到的图片,特别是国外的一些陶艺图片,虽然当时记不住,但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有的。
1994年我就获奖了,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起点或里程碑,严格意义上来说,我的创作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也是从这里开始。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邹萍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