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祝勇:书房是记录心灵成长痕迹的地方

  【编者按】在不断变换的历史境遇中,传统与当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混杂而密切,如何在这个宏大背景中找到与中国人生活、精神二者之间的共振,使千年文明的中国文化资源在当代中国得以转化发展,是近几年大家共同的话题。恰逢其时,不久前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书斋·追古——中国生活艺术展”从中国人的“书房”为切入点,做出“以小见大”的回应。

  策展人智吉(佘文涛)力图通过文化学者于丹、古琴艺术家王鹏、艺术策展人贾廷峰、设计家梁建国、设计家吕永中、文学家祝勇、传统文化推动者李亚鹏、文化学者田家青、禅修者、画家王子璇等九位当代生活艺术家与九位古代文人墨客的跨时空对话,与大家一起探讨当代中国人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如何结合现代的生活方式,使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化的同时,获得安顿身心的生命状态。

  “一个成熟的艺术家端不该有忧怨,委屈,而只有困顿中的坚持和驰骋中的自由。”祝勇以艺术家的创作体验,用一句话精炼的铺陈开创作背后精神力量形成之前那段历程之端倪。现在作为文学家、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的祝勇,曾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驻校艺术家。由于在故宫工作的因缘,祝勇陆续著成《在故宫寻找苏东坡》、《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后,祝勇2017 历史散文新作。在故宫藏品中, 寻找苏东坡的生命印迹,展阅宋元明书画,试图理解苏东坡与他的时代。作为次此“书斋——追古”展之“松雪斋”主人,祝勇以读书人视角与雅昌艺术网畅谈古今读书人与书房的差异与共通的精神纬度。

  Q&A

  Q雅昌艺术网 裴刚

  A文学家、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 祝勇

文学家、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 祝勇

  理想中的书房

  Q作为爱读书的人,您理想中的书房是怎样的?

  A书房对于知识分子,是精神的根据地。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他要有知识来支撑在现实生活中的某种存在和精神。而书房就是这个精神支撑,或者精神资源具体的载体。

  从一个人的书房就能大概的知道他什么样的人,一个人的知识机构是什么样的?他喜欢看哪方面的书;他的价值取向大概是什么样的?所以物质化的书房和非物质化人的精神之间有着非常奇特的对应的关系。

  对于一个人来说书房不一定很大,不一定很全。当然大很好,拥有一个很大的书房是很多知识分子的梦想。比如,我也很想有一个特别大的书房,藏几万卷书,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图书馆。在写作和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什么书就信手拈来,有巨大的知识宝库,当然是很多知识分子的梦想,但是更重要的是品味。书不在多,而在精。因为,我们一生当中能够真正体会、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书真正能对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和他未来的道路发生影响,这本书才真正的实现了的价值。

  我们畅想一个大书房,但很多时候是用来占地方,真正是对你的内心发生影响的书实际上并不多。一方面希望有很大的一个书房;另外一方面真正的书房实际上并不一定要很大。甚至我现在的写作的时候,很小的一个书房,大概十几平米,三面都是书,墙上书架都是书,地上摆的落的很高,都是书。这样我就觉得我跟书的距离很近。我可以随时伸手可及,查资料非常方便。

  如果是很大的书房,我家客厅和其他的空间也都是书架,但基本上很多书都是不动的,真正跟你发生密切联系的空间,其实很小。

  比如,故宫博物院里面,明清两代的很多皇帝也爱读书。最著名的是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艺术品,喜欢读书。有几个空间是专门为乾隆打造的,比如故宫博物院里面有一个很著名的文渊阁。文渊阁是放四库全书的地方,结构是明二暗三。从外面看它是两层,但里面三层四面全都是放书的空间。文渊阁整个宫殿就放四库全书这一部书,也是乾隆皇帝的书房。我想乾隆皇帝每次到文渊阁来看四库的时候,应是非常得意的一个瞬间。但是乾隆最爱去的地方还不是文渊阁,而是三希堂。三希堂在养心殿的一角东暖阁,但是三希堂的隔断非常得小,我们知道只有8平米,但是这个地方非常的温暖,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是乾隆最喜欢的三件书法珍宝,还有他的一些图书卷册,还有一些艺术真品。

  我们知道紫禁城很大,大概有72万平米,对于乾隆来说是展示权力的场所。但是他内心真正想有一个归宿,最贴心的地方就是这个约四点八平方米的三希堂。无论是皇帝还是普通读书人,真正的书房与读书人之间会发生情感上的深度的交流,非常的亲切。书房里所摆放的物件和书籍,能够在内心发生互动交流的关系。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的是最重要的。书房真正的价值是在这儿,而不在于它外表有多么的豪华,多么的巨大,里面存放着多少册的书籍,这些都是外在的因素。

“书斋——追古”展之“松雪斋”现场

  Q书房是一个比较个人化的空间,书包括空间结构怎么和你的心对应才是最重要的?

  A对,实际上对于很多读书人来说书房不仅仅是他汲取知识的一个地方,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实际上是他精神上的寄托。如果读书人没有一个自己的书房,我们且不论这个书房的空间是大是小,是豪华是简朴,反正他得有个书房,如果没有书房他的内心世界就缺了一角,或者说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读书人。

  读书人与书的关系,不是单纯的物质化的书,而是他精神世界和内心的一部分,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因此,书房对于读书人不是可有可无的空间,是必须要有的空间,是一个无法离开的精神依赖。

  苏东坡在乌台诗案之后,流放到黄州,然后在黄州种地,自食其力来生活,这个时候他是非常的困惑,他没有办法,他一定要种地,开始是借助在寺庙里,后来自己盖了房子。但当时他的条件允许他盖一间书房,就是“雪堂”。

  当这个雪堂盖起来时候,他才能成为读书人或者是艺术家苏东坡。在“雪堂”盖起来之前他是一个谋生的普通人,所以古代的知识分子和诗人,与书、书房的关系是血肉联系,不能分割的。

  苏东坡后来被贬官到海南,仓惶渡海的时候,他最苦恼的是没有带书。当时的条件,行走的非常的匆忙,他到海南以后什么都没有,没有房子,没有吃,没有喝,没有住,出无车。当时他称海南为“六无之地”就是要什么没有什么。但是这些物质生活的匮乏对他来说是可以忍受的,唯一不能忍受的是没有书。

  这对60多岁老人的苏东坡来说,是最难忍受的困难。所以到海南之后他就开始抄书,把书借过来,他跟儿子一起抄。这样攒了一些手抄本,一点一点地重新建立自己的书房,里面放的都是自己手抄。这说明什么呢?书、书房对士人来说就是阳光、水、粮食,没有这些东西,读书人是没法活的。他跟世界的关系被割断了,所以说书房对于一个真正精神上有追求的人来说是不能割舍的。

“书斋——追古”展之“松雪斋”现场

  作品与人跨越时空的交流

  Q您最近完成了一本关于苏东坡的书,能不能也谈一谈写这部书的一些感受和书的内容。

  A《在故宫寻找苏东坡》刚刚出版,因为关于苏东坡的书也挺多的,其中影响力非常巨大的是林语堂著《苏东坡传》。所以写关于苏东坡的书,是很有挑战的。

  这本书我选择自己相对熟悉的角度切入,通过故宫收藏的主要是苏东坡书画作品的遗物,重新感受苏东坡的内心世界。当然这本书是我在书房里写完的,我当然不可能把故宫的收藏的珍贵文物带回家。但是有很多的画册就是把苏东坡的这些著名的书帖,然后在自己的空间里面去反复地翻阅。当时还搜集了很多关于苏东坡的著作,比如苏轼全集校注二十多卷,还有苏东坡所有的作品和大量的资料,所以在那个时候我的写作空间几乎成了以苏东坡为主体的空间。

  当我面对这些材料(印刷品)的时候,能够感受到里面苏东坡生命的气息。尤其是面对书法作品的时候那种真实感更强,与阅读诗词还不一样。一千多年前,苏东坡在当时的情境下亲笔写下,带着他的呼吸感和体温感。所以面对他的书法作品时,就象面对苏东坡本人。

  比如苏东坡的《寒食帖》、《渡海帖》,会感到一千年的时间被抽空了,字就象是刚刚写上去的,这种对话感更加的强烈。

  尤其是对于写作的人来说,书房就是他跟古人进行心灵对话的现场,因为书房营造的环境和这些文化符号营造了很强的文化现场感。如同我和苏东坡在书房里在对话、交流一样。

  这些艺术的作品不管是书法还是绘画,都是跟读到他的人进行交流的,尽管苏东坡在留下文字和画的时候并无旁人,在他的书房里完成,但是这些作品出于交流而为人而书写的。

  当时间跨越千年,我们在自己的时间、空间里,重新阅读他的艺术作品时,仍然能够跟当初的书写者有一种很强的交流感。

  这是书、绘画和文学作品的很重要的特点。当他们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出于一种内心表达情感的要求和愿望,才创作了这些作品。当时他们面前并没有与他们交流的人,这些作品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与今人交流,是书法绘画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

“书斋——追古”展之“松雪斋”现场

  书房中的收藏

  Q书房中的书法、绘画等艺术品带着创作者的精神温度,与今人跨越时空的交流,产生心灵对话,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藏品与书房之间关系?

  A古人的书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收藏一些自己喜欢的古代艺术家的作品真迹。比如说苏东坡在黄州的条件慢慢改善以后,他也开始收藏一些前辈的艺术真迹,有的买不起也会借一些来看。

  比如,北宋早年非常有名的大师黄居寀的作品,借回书房欣赏。朋友之间都互相会借一些珍贵的藏品,古人的书房都会有一两件或者多件前辈真迹的讲究。比如,赵孟頫在元朝当了大官,忽必烈对他非常的赏识,他在仕途上比较通顺,所以他有条件去收藏前辈的艺术真迹。

  当然他们的收藏跟今天收藏家不完全相同,今天有些收藏家是为收藏而收藏,甚至有的是为投资而收藏。他们的收藏往往是他们最喜欢的艺术家的作品,经常在书房里面展读,然后跟自己的创作来对照。这些作品会影响到他们的艺术世界和未来的发展,甚至影响到未来艺术的流变。这些收藏通过一代一代后人的收藏和品读,形成一条艺术互相变化影响的艺术长河,有艺术发展的逻辑性。所以这是古代书房的一个特点。特别值得我们今天去怀念的一个地方。

  晚明时,非常有名的大学问家钱谦益,他非常得意的是自己盖了个大书房,而且搜集了非常重要的名人字画,是个人的博物馆,当然他是作学问的,不仅仅是为了喜欢,但是可惜钱谦益的书房后来被一场大火基本化为乌有了。这也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个浩劫。古人很多的书房都是木质结构,书籍卷册都非常怕火,历史上也发生过其他的一些很令人痛惜的火灾,很多人的书房被付之一炬了。但这也是古代书房的一个特点。

  今天的读书人倒不一定是要收藏古人书法、绘画、书籍版本的真品了,是太奢望了,但总还是应该有一些复制品图片,也是挺好的。比如,这些年故宫博物院也推出了很多艺术收藏品的仿真复制品。我就愿意在家里面挂一些我特别喜欢的仿真复制品。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李白的《上阳台帖》的高仿复制品,真是非常喜欢。我也写过关于《上阳台帖》的文章《纸上的李白》,李白的书法真迹全世界只有这么一幅,他不可能被个人收藏,但在书房里挂一件复制品,能够让文脉有所贯通,也是很好的。

“书斋——追古”展之“松雪斋”现场

  读无用之书

  Q今人和古人会有差异,在今天“书房”的概念全球是通用的,现代人的生活,书房会放笔记本电脑,古人不会有这种经验,但精神实质又是相通的。

  A在古代书房是文人的刻意追求的精神空间,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斋。在这个书斋里可以修身养性。我们常说 “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个穷不是说没钱叫穷,是你在仕途不顺的时候,不通达的时候可以独善其身。

  古代知识分子首先要“独善其身”,儒家知识分子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终极理想是平天下。但前提是修身,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来修身,所以修身之所那就是书斋,承载着知识分子修身的功能。书斋是比较刻意打造的空间,既是精神的需求,文化的需求,也是古人知识分子生活的一部分。

  当下社会整体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精神基础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甚至修身本身也不是那么重要了,不是必须的。所以现在读书风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Q社会环境进入快速消费的时代。

  A一方面是我们现在的信息传播越来越发达,越来越迅速,信息知识的来源、渠道越来越多,不一定从书里面去获得,即使是读书也有不同的目的,不一定完全像古人那样去充实自己的内心或者完善自己而去读书。

  有的可能从实用目的去读书,比如因为要考公务员,要考英语,要考计算机,所以读书的内容也越来越分化,目的越来越复杂。但我主张读书,因为从书里面获得的是系统的知识和对这个世界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看法,这些是碎片化的网络渠道不能提供给的。

  另外就是我主张读无用之书,因为我们现在当下人越来越功利,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实际的效果,有些书认为是没有用的,所谓这种没用是对当下没有用的,所以就不去看,把读书或者是说读无用之书当成是一个多余的事情,没有时间去看这样的书,但是我恰恰去主张多读无用之书。

  所以所谓用和无用是完全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我之所以提倡大家更多的去读书,读无用之书。因为随着我们知识的积累,随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入,我们最终会发现我们曾经认为的无用之书是恰恰是真正的有用之书。

  Q从网络上直接去搜得电子读物和看纸质书,是两种精神状态,“看无用之书”更有一种仪式感,这种仪式感带你进入了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有别于网络的电子读物。

  A对。电子阅读和和纸质阅读不仅仅是载体不同,网络的信息是链接式的,我们往往一个还没有读完,另外一个标题会马上又链接到另外一个信息,紧接着又链接另一个信息……这种链接永无止境,就好象一直在奔跑一样,不可能深入到深层的知识系统中。只在表面奔跑。这种阅读方式,一方面对应了当下人浮躁的心理;另一方面,又让人的精神状态变得更加浮躁。但纸质阅读不同,纸质书的阅读是专一、深入的,能够进入到深层精神世界中,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阅读状态。

  我除了研究要看大量的资料之外,还保留着每天晚上上床后坐在床上阅读一个小时的习惯,这一个小时完全是读闲书,就是我刚才讲的无用之书,跟我的研究写作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只是非常迷恋阅读的感觉,可能是一本小说,一本回忆录,跟我研究的领域完全没有关系的。

“书斋——追古”展之“松雪斋”现场

  书房记录心灵成长的痕迹

  Q书房可以是一个开放的状态,是一个角落,是一个小空间,是一个隔段都可以。

  A现在北京的房子很贵,我们不一定有那么奢侈,为自己安排很大而漂亮的书房。只要是一个人能阅读的空间,很自然地去形成,不一定非要买多么大的房子,里面一定要有一间是书房,装修成一间书房。

  书是人精神世界的外在延伸,是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所以书房或一个人阅读的世界伴随着他精神的成长,同步在发展。哪怕房子很小,也可以在这样的一个空间里面很安静的读书,书房是在阅读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从书房可以看到一个人内心成长的过程。每本书都记录着心灵成长的痕迹。这样的一本一本的书,累积起来就是你的书房。

  Q谢谢!


  延展阅读:

  【雅昌专稿】李亚鹏:艺术无须生活化,艺术就来源于生活

  【雅昌专稿】于丹:书房是有书香滋养灵魂的地方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裴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