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创刊10年,“世界上最嬉皮的室内设计杂志”如何展示乱糟糟的美好生活?

2018-03-31 11:43

  10 年前,两个西班牙人 Nacho Alegre,Omar Sosa 和意大利人 Marco Velardi 因为兴趣相投,在未曾谋面的情况下,决定创办杂志 Apartamento,“一本记录日常生活的室内设计杂志”(an everyday life interior magazine)。

  直到杂志第一期在米兰正式发布,三个人才第一次见面。

  满是褶皱的床单,披着慵懒睡袍的女主人,轰趴过后酒瓶乱倒的餐桌……一本脏、乱但不差的室内设计杂志,以打破读者对家居杂志惯常认知的样貌出现。

  他们自己筹钱印刷了 5000 份,很快就销售一空,之后两期也是迅速售罄。

  这也要归功于 Apartamento 的发行策略,杂志早期发布时,多会选择在一些设计活动上,为的就是赚足曝光率。比如第 4 期就选在东京设计周期间发布,第 5 期的发行则是在纽约的当代国际家具展上。创刊以来,他们还积极地参加和策划各种和空间、建筑、设计有关的展览,甚至开设 Pop-up 商店。

  到第 4 期时,Apartamento 已在业内积累起了良好口碑,不仅拿下了英国 D&AD 设计大奖的“黄铅笔奖”,更在 2012 年被英国《卫报》评论为“引领全球潮流的室内设计杂志”。

  灯具大厂 FLOS、家具品牌 Kartell、Vitra 等大牌广告也先后找上门来。

  知名杂志平台 magCulture 的创始人 Jeremy Leslie 也曾毫不吝啬地表达过他对 Apartamento 排版设计的喜爱。他曾在其著作 The Modern Magazine 中分析 Apartamento 的视觉构成:图片编排始终是最大亮点,占据着核心位置,标题大小从不超过 60 点,宁愿让整本书变厚,也不会把文字内容同时放在两页上。

  现在,Apartamento 的单期印数已经达到 5 万本,它不只在伦敦、纽约以及柏林等先锋城市热卖,还远销至中国、日本、黎巴嫩以及肯尼亚等 45 个国家。

  与任何人合伙创业都是有风险的,但通常情况下,合作伙伴或多或少都了解彼此的性格特征和工作方法。这三个人几乎算是不认识对方。Nacho 通过朋友认识了在巴塞罗那的 Omar,又通过另一个朋友认识了住在米兰的 Marco。

  Nacho Alegre 尽管年轻,却已经在时装、设计领域小有名气,是瑞士家具大牌 Vitra 年度画册的御用摄影师。Marco Velardi 则是居住在米兰的自由撰稿人和策展人;Omar Sosa 也在出版领域以及设计杂志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包括 Metal 、Tiger 等杂志的设计都出自他们之手。

  未曾见面就决定合伙办一本杂志,被三个人描述为“天真而冒险”的事。

  但三个人的合作也被看作是另一种有趣和平衡,如果是二人组的话,一个人的否定意见可能就会导致一个创意或想法的夭折,但三个人就能找到一种平衡,一个决定只要拿到两票就可以快速推进下去,而不会陷入各持己见的僵局中,且三个拥有特立独行生活方式的人,也都在办杂志的过程中,不断了解彼此,学习如何与对方合作。

  不过,更冒险的事还在于他们的选择。

  2007 年,互联网媒体已经全面铺开,许多报刊杂志开始陷入挣扎境地,业内人士中不乏“纸媒将死”的论调,但他们还是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砸在了办杂志这件事儿上。

  “这是一个幼稚的决定,”在 10 周年特辑三人共同撰写的编辑信中写道。“我们成为了一个似乎濒临消亡的行业新来的人。”

  在编辑第一期杂志时,三个人每天分头工作,结束后再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共享工作成果,便于对方查阅、讨论和修改。据 Nacho 回忆,他带着第一期杂志的样本去米兰,决定和 Marco 找一些品牌来合作,最终却一无所获。

  这种尴尬,同样也出现在 Omar Sosa 拿着第一期杂志前往巴塞罗那最大的书店推销时。看着排版杂乱的杂志封面,店主不留情面地数落了一番,“怎么会有人去买一本这么凌乱的室内设计杂志?”

  其实,市面上不乏 INTERNI、Elle Decor 或 Frame 这样的主流家居杂志,取景拍摄的那些家中,灯光讲究层次,画面干净整齐,不只家具的摆放格局精心设计过,就连看似不经意搭在椅子上的休闲毯,或是香薰蜡烛摆放的位置,也都暗藏主人的小心思。

  这样的拍摄风格,确实引领了好一阵子家居美学风潮,之后大红的生活方式杂志 Kinfolk 和 Cereal 之类,更是将其发挥到极致,这种美学表达甚至供养了一批 Instagram 上的家居博主。

  但当时 27 岁的 Omar Sosa 并不买账。

  那个时候,他才刚从学校毕业不久,做着自己的第一份平面设计工作,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他的父亲提出帮他付首付买房。在决定购买人生第一间公寓的同时,Omar Sosa 决定从室内设计杂志着手研究,为自己买公寓找到一些可供参考的样式。

  但设计杂志上千篇一律的家居美学案例,还并不是让 Omar Sosa 最不能接受的。他意识到,杂志上那些设计讲究的华宅,一般人根本负担不起,编辑团队们分享的“必败清单”之类的指南,更是少了生活的烟火气。

  之后,西班牙出现房地产泡沫化的窘况,全民购房热潮暂息,Omar Sosa 没能买到公寓,却在思考“真实的家该有的样貌”的过程中,结识了 Nacho Alegre 和 Marco Velardi。

  他们决定办一本杂志,不刻意绕开家中那些“不完美”的角落,并用图片来还原主人真实、自然的生活场景,选择了“居住空间”这个主题,他们相信的是,“真实的空间是通过居住,而非装饰做到的。这里没有完美主义,需要的只是参与。”

  堆满衣物的古董沙发,随意堆叠在地板上的唱片……这都是他们认为的,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在 Apartamento 最初发行的那几年,“真实的家”、“凌乱无序”是杂志收到频率最高的评价。三位创始人也在采访中不止一次地传达着他们的理念:许多人对于幸福家庭的定义只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当中,但一个温暖的家,并不是因为购置了设计绝佳的桌椅或灯饰。

  Apartamento 认为,真正的居住空间,为的是能满足居住的条件,不是去想着如何装潢它,“一个无趣的物质主义者,永远无法了解家的真正定义。”

  Apartamento 一年只发行两次,在这本标榜着记录日常生活的室内设计杂志中,没有刻意摆拍的样板间美图,也没有那些所谓的家装宝典,有的是一个个充满温度的家。

  用 Omar Sosa 的话说,“我们不会展示一个极为整洁的室内空间,因为那仅存于妈妈们的想象之中。我们希望展示人们是如何布置自己的家,以及他们碰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式,也许那些问题你我都会碰到。”

  Nacho Alegre 更是把杂志形容为一个日记本,记录“人们如何居住在他们的家里,以及期间发生的各种趣事”。

  除了常常被人们提及的那些看似杂乱的杂志图片,配合图片的还有访谈故事,讲述的话题中,包括如何在屋顶做园艺,如何做一盘最喜欢的沙拉,讲述一位糟糕透顶的室友。

  也有创意独特的,比如模特 Chloe Sevigny 写给自己纽约公寓的一封情书,插画大师 Raymond Pettibon 化身成育儿保姆,赤裸着上身、手握棒球棒,任由一岁半的儿子戳肚脐眼,客厅的一角也摆满了儿子的玩具小车车。

  这才是读者想要看的,真实的居家与人生。

  知名设计博客 Cupcakejunky 就曾比较过住宅与庭院杂志 House and Garden 和 Apartamento 在报道风格上的区别。

  以美国演员 Chloe Sevigny 的纽约公寓为样本,在 House and Garden 2004 年 9 月刊拍摄的照片中,Chloe 的公寓看起来窗明几净,藤蔓、花朵满布的壁纸,加上装饰艺术时期的复古家具,乡村风格十足,床边的吉他和其他琐碎物品被收拾得整洁有序,像是一个条理分明的人的住家。

  而同样的场景在 Apartamento 眼中却换了一种情调,镜头的落脚点放在了 Chloe 堆满凌乱衣物的古董沙发上,或是卫生间马桶后方一幅骷髅头的炭笔画,同样是乡村印花风格的床单上,放着一个老虎图腾的抱枕,再加上 Chloe 本人长发甩到一侧入镜的样子,眼神中流露出些许狂野。

  不过,凌乱无序的照片,聚焦真实生活状态的理念和各种趣味性话题只是杂志编辑的具体策略,也不是什么一劳永逸的方法。

  杂志办到第十个年头,Nacho Alegre 认为,一个个真实而杂乱的家,已不足以让编辑团队或是读者感到惊讶或是兴奋了。

  “让 Apartamento 变得特别的是人,是这些人背后的故事,尤其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说。“我的观点是,那些生活得很成功的人的故事,也是我们学习如何成长与进步的一种方式。这里所说的成功并不一定是关于金钱、名声,或是商业意义上的那种成功,而是值得我们欣赏和思考的东西,比如我们可能会思考,当我 60 岁时,我希望我的生活是哪种样子?”

  在阅读 Apartamento 的过程中,你很少能够看到编辑角色的出现,它不像很多家居杂志那样,给你的新家装修提供意见,或是列出满是昂贵设计师家居的购物清单。

  Nacho Alegre 坚持记者、编辑不应是报道的主角,而是应该用更具创造性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去探索报道中的人及其生活方式。

  在 Apartamento 探访的那些家中,艺术家、创意人群体占了很大比例,比如设计师 Mike Mills 、艺术家 Terence Koh 、设计组合 Bless 等等,真实之外,这一个个充满灵感和趣味的家,才是定义 Apartamento 格调的主角。

  当然,也不是说 Apartamento 不关注名人,关键是,就算他们采访到当红大咖,也总是有办法让他们在镜头前卸下武装的一面。

  叙利亚歌手 Omar Souleyman 的家空荡荡的,房间内只有一台电视机,和挂钩吊起的外衫。

  而在并不知名的纽约女孩家中,穿着 1950 年代复古款式的内衣大方入镜的家居照同样鲜活。

  年轻的 29 岁艺术家 Maria Pratts 租下的卧室隔间,就是她一方小小的创作天地,访谈中讲述了她是如何感动房东,进而随她处置这个原本令人感到紧张的空间。

  意大利设计大师 Alessandro Mendini 的寓所中,展示了她在 1980 年代孟菲斯运动蓬勃发展时的代表性作品收藏,但家中也铺了一床宜家被套。

  而在 Paper 杂志创始人 Kim Hastreiter 的家中,除了可以俯瞰华盛顿广场公园,室内还可以一览各种无国界的收藏。当然,总是在家里举办沙龙式晚宴的 Kim,也愿意谈谈招待朋友的策略。

  三宅一生以前的创意总监龙泽直己,则大方将自己东京居家生活的场景一一展示出来。

  正如 Omar Sosa 所言,“当别的媒体在采访新专辑发表或是新设计登场,我们则进到受访者的家,贴近他们生活,你会知道他下不下厨,或者是卫生间平常的样子,重点是你可以从厨房、家具、所有细节去看到这些人的生命。”

  当然,他也透露过选择报道对象的标准,“杂志上出现的人必须有一个一级联系人,比如是我们朋友的朋友,我们遇见过的人,或是我们确实了解的人。”

  杂志总是一上市就迅速售罄,于很多买不到的读者而言是个遗憾的事。2016 年,Apartamento 推出 App,也是免费阅读杂志历史文章的唯一官方途径,每周会有 7 篇过往内容随机发布在 App 中,每篇文章虽非阅后即焚,但阅读时限也只有 7 天。

  杂志走到第 10 个年头,初创时遭到尴尬和冷遇的 Apartamento,已经等来了一个独立刊物纷繁活跃的时代,追随者如英国设计杂志 Dirty Furniture,虽然宣称其深受 Apartamento 影响,却也玩出了差异化的风格。倒是有不少主流家居杂志,开始出现以“真实生活”这类字眼为选题的报道。

  而 Apartamento 则在巴塞罗那、米兰双城编辑部之外,拓展到新的纽约工作室,期望这种往返于三城之间的办刊方式,能够碰撞出更多抵达真实居住生活的创意。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