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的青年学生去法国学习绘画,始于本世纪初期。20-30年代中国艺术教育和现代艺术运动,几乎是法兰西艺术的回响。虽然遥远但清晰可辨,巴黎艺坛的风潮,往往引发中国艺坛的动荡。那时的青年艺术家,几乎是怀着“受洗”和“朝圣”的心态,登上横越大洋的客轮。他们在巴黎美术学校里接受艺术启蒙教育,同时也领受欧洲文化的熏陶。曾经主持并影响中国艺术教育半个世纪的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都有类似的经历,他们都曾有过把法兰西艺术教育模式重建于东方的梦想。虽然他们最终回归本土文化,但他们实际上是在法国开始了各自艺术道路的最初步伐。
在间隔了30多年后,中国的青年艺术家重新前往欧洲。但与前辈不同,他们是以不同的经历、基础和不同的目的前往法国。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在中国完成了艺术学业,并在艺术创作方面已经取得可观的成就之后离开故土的。他们去欧洲不再是为了“受洗”和“朝圣”,而是寻找新的机遇,进行另一种人生体验,或者是为了开阔艺术眼界与文化胸襟。
江大海是80年代去巴黎的。他离开故土的时候,已经有了相当丰厚的生活阅历和艺术经验。这样,他不像半个世纪之前的留学生,被巴黎的阳光、灯火和卢浮宫的收藏弄得目眩心惊。他到法国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具有批判性眼光的艺术家,积淀于他心头的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他观察自然和艺术的心理基础。不论他描绘的是中国本土风物,还是欧洲文化的环境,画面上都流露出中国式的诗情意趣。但那些文化背景全然不同的景物,必然使身处异国土地的画家来回调整自己的心境以适应不同的题材、主题,并对这些作品的真挚程度提出质疑。在经过这一段艺术实践之后,江大海改变了创作路径,他开始画天上的云。
相对于地上的山川草木城郭屋宇而言,天上的云彩似乎是最“日常”,也最少疆域、文化影响的景物。古今中外的人们都曾仰望并将继续仰望它神奇的聚散往还,并生发出无穷无尽的感慨和联想。它的存在方式似乎是最具“国际性“,最少“民族性”的。可是它一旦进入艺术创作范畴,便不再是遇冷凝结的水汽。在艺术家眼里,天上的云早已被地上的文化浸渍熏染,人类文化使它变得沉重和神秘。
西方绘画史上出现过许多使人惊叹的描绘天空云霞的作品,其中包括为中国观众所熟知的法国印象派画家如莫奈、西斯莱的作品。与这些作品相比,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云彩便显得单调和格式化。居住在巴黎的江大海在着手描绘每个人都以随时看的天空时,必然会想到这两类云彩,但他成功的越过艺术史上的成例,他画出了自己的,江大海的云。这显然不是西方画家笔下那种流光溢彩的云,也不是中国画家熟悉的那种装饰性纹饰,江大海的云是沉重而微茫,单纯而丰实的。它虽然远离传统中国画的程式,却切近传统中国思想家的心灵。
法国美术史家艾黎福尔(Elie Faure)把擅于描绘动荡云彩的特纳(Turner)比喻为穿越电云雷霆,“被各种光芒刺得睁不开眼睛的飞鸟”,在这些飞鸟眼里,天空和云霞全是五彩缤纷的焰火和各种宝石融汇的神话王国。江大海显然不是那种目迷神醉的飞鸟,他更像一个沉酣于冥思的哲人,以超脱的心情在天地之间冥想,透过“虚静恬淡,寂寞天为”悟出宇宙万物的本源。“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这是庄子所憧憬的“备于天地之美”的境界,它虽然包含着对原始蒙昧的赞美,但却立足于深厚的文化地层,于是我们在他深沉寂静的画幅中感受到艺术家对人与自然相谐的无限自由的向往。虽然这种向往沉浸着一种苦涩和悲哀。甚至是一种虚无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