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海派书法与市场的发展

2019-01-08 08:46

刘一闻:大家知道吴昌硕是海派艺坛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重要不仅是因为他能刻能书能写,同时他还感染了一大批人。吴昌硕的市场之庞大,从若干年后的文物商店、日本人大量购入他这一类风格的作品,就足以证明。我去过很多次日本,也跟当地书界的朋友有交流,即便是当地不太知名的书法家都能拿出几件吴昌硕的作品来,可见吴昌硕遗留下来的作品在日本的量是非常可观的。市场跟创作是相辅相成的,吴昌硕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市场,最直接的因素是他在艺术上的高度,以书法为例,他最初学习的是邓石如,后又接近了杨沂孙,写得非常像,再后来又学了一点儿吴让之,似乎没碰过赵之谦,40岁上下学石鼓文,但是他始终没有脱离过大篆金文的临写,比如在他35岁所作的一件《篆书司马隃糜七言联》中,就曾发现大篆书体样式。其实,一直到他80岁时都在临摹各类金文。我们反观吴昌硕的艺术水准,跟他一生的勤奋,一生在艺术上的不断进取是有必然关系的。从另一个意义上说,他的后期石鼓文书法是对原始石鼓文的再创造。

鲍贤伦:首先,有市场是好事情。在清代,因为有盐商的推动,艺术品市场形成,“扬州八怪”的艺术成果得以体现,“扬州八怪”如果没有市场的推动,是不可能成名的,因为他们本是仕途不顺后另谋出路的奇异硕果。海派亦然,上海开埠后,市场发展,艺术品成为商品,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机遇。在旧时代,画画写字是修身而不是谋生;在新时代,谋生需另辟蹊径,上海成为首选。一些外地的艺术人才想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到上海闯闯码头。市场提供了艺术家们在上海站住脚的机会,这也是上海能聚集众多艺术家的缘由。如吴昌硕首选苏州,但苏州的舞台和支撑都不够,因此他最终选择了上海。

对于海派问题,市场应该给予正面、积极的肯定。相比今天的市场,当时的上海市场有着不可比拟之处,再以吴昌硕为例,当时的市场允许他临习石鼓文、金文,临习的作品同样作为商品交易。现在市场上流通的作品,很多就是他的临习作品。吴昌硕曾言:“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他说每次临习都有不同的“境界”,而市场也认可这个观点。沈曾植的作品亦是如此,作品一会儿是学碑,一会儿学帖,但求字者“门槛踏破”(方言,表示求字若渴),不管他写什么都要,认为都是好的。在海派书法绘画中,很难找到非常差的作品,真金白银“逼迫”着他们,不允许马马虎虎,作品要精、要考究,这是海派文化的又一个特征。

反观现在的市场,在多年的空白之后,艺术品市场重新复苏,大家难免会跌跌撞撞。但只要市场正常,对艺术家的创作肯定是有益处的;如果市场再宽容一些,对于艺术家探索性的作品也给予接纳,那对书画家的负面影响会少之又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