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品格的持守与诗意的转化---谈宋玉明先生的绘画艺术

  任何时代,心态平和健康、静穆从容的艺术家并不多见。老子曰:“抱一为天下式。”—一个人可贵的是要有立场、有原则、有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观念。真正的艺术家肩负着对人、对群体、对历史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感,这个责任在托尔斯泰看来就是“道德和宗教的标准”。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自觉地担负起寻找和把握人类美好的感情、庄重地承担文化道德的责任,尤为重要。

  在这个背景下,那些致力于持守艺术的高品格而心态平和的艺术家,为琐碎庸凡的生活提供诗意的审美品味,本身就显得难能可贵。

  因此,面对中国画家宋玉明先生的绘画作品,不能不对他从容执着地坚守文化品质、心平气和地追求艺术的进步并取得不凡的成果表示欣赏和敬佩。他在运用传统绘画方法所创作的作品中,呈现出深厚的功力,表现出他扎实完整的传统绘画知识结构与文化框架。他不骄不躁地坚持传统,又朴实真切地投入生活,投入当代,以一个当代人、当代艺术家的角色,认识当代世相,并在当代艺术中,理性地、谨慎地吸取积极健康的艺术元素,将其融合在自己的艺术积累中,创作出属于这个时代但又与传统不断线的现代中国山水画,朴实无华地生活在当代人群,不声不响地从事着他的绘画创作,在当今文化界习惯于喧嚣做秀的环境里,他安静地、“抱一”地走自己的艺术之路。

  在中国绘画史上,石涛的一句“笔墨当随时代”,可谓石破天惊,是对绘画艺术规律的发展性的总结和揭示,它具有绘画艺术原理性的意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宋玉明来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他这一时期创作的绘画,以描绘深港两地的城市风光为题材,笔墨精致细腻,纪实性很强。这个时期的宋玉明,在新生活的激发和启迪下,自觉地、朴实地遵循着石涛的笔墨观念,创造自己的风格和标识。

  高楼大厦,曾经代表着中国人很长时期对生活的向往与希望。也许在今天的中国相对发达的城市,人们已经开始从更高的层次来检讨高层建筑的意义,但十几、二十年前高层建筑所表达的都市化、现代化的强烈情感,却正是那个时代社会希望的真实表达。深圳当时的最高建筑国贸大厦的建设速度,被提炼成了这个年轻城市贡献给整个中国的一种精神:“深圳速度”,这也正是深圳文化的重要特征。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中国人画山水,则画山水之德。……画中之德,实即画家之德。”(《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何谓“德”?唐代文学家韩愈说:“足于己,无待于外谓德。”就是说宋玉明饱含激情、倾注了认真的努力所描绘的深圳、香港的高楼大厦、城市建设风貌,表达的正是当时的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渴望与追求,对自己国家发展建设的喜悦与歌颂,表达的是画家自己面对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城市深圳和国际大都会香港的欣悦。这就是中国人“足于己”,而不需要别人理解,即“无待于外”的“德”,也就是宋玉明的绘画精神。不理解这一点,就不容易面对宋玉明这个时期的作品,体会到他真挚的感情和深沉的思想。

  艺术来源于生活和心灵,人所观察的、感受的外接的东西,对内心有所触动,产生了要的愿望,并在技艺的帮助下,实现一个美妙的创作过程,完成一个飞跃。这个过程和飞跃,就是艺术的转化,转化成一种艺术的程式。他创作的《雨中深南大道》这幅作品,如中提琴稳重、悠远的乐曲,表现了画家感觉中的深圳城市精华—深南大道的雨中神韵,画家用极为概括写意的点染、皴擦和些微的线条,使景物虚化、犹如梦幻般,然而整体感觉却不飘不浮,沉着稳重,赋予景象以深厚的内含和寓意,画面中透出一种高贵的气息,彷佛是对中国人的安慰与鼓舞。在创作上,于整体写生纪实中,在独特的、狭窄的局部,运用了极为地道的传统的文人画形式,如乐队的华彩段落,使整个画面一下子脱离写生阶段,提升到了艺术的境界。他大胆地将《香港中银大厦》处理成如钢铁环境中的一抹青绿,四周不加任何必要的草木点缀,使都市的概念更加突出、更加沉雄厚实,而表达出这个城市神秘感的,正是画面上方虚化了的线条与淡漠的色块组成的深远意味;《浅水湾郊野公园》、《香港跑马地》、《香港早晨》、《香港海洋公园》这些作品,都是在写生的整体中,以水墨色彩点化整个画面,使原本与山水画格格不入的现代都市景象,而呈现和谐之美、健康之美,有了与天地精神常往来的眼界、胸襟。在《香港维多利亚港》这幅作品中,他将香港岛的重重叠叠的建筑,用淡墨虚化地处理成沧桑感极强的效果,这幅做于1997年的作品,表达的是一个中国画家对香港历史沧桑的理解和感情,它使人透过繁华,感受到它背后的深沉以及历史云烟的缥缈。

  2000年11月,《宋玉明访突尼斯中国画展》向突尼斯观众展现的是纯粹的传统中国画。而此时的宋玉明又完成了他艺术上另一次上升,他访问日本、韩国、泰国、突尼斯、法国、香港、澳门等地,带回来的是一组令人眼前一亮的现代都市写意山水画作品。

  这一组作品,色彩丰富、强烈,笔法大胆、多样,在两幅以日本富士山为题材的作品中,他表达了两种不同的审美意趣,画面呈现神秘悠远的效果,无论是烟雾笼罩的富士山、还是被阳光照射呈现赤红山顶的富士山,其画面借助中国绘画屋漏痕技法,斑驳得如霉点效果的处理,加上苍远茂密的森林和古老渔港的衬托,让人有一种面对自然油然而生的庄重、敬畏与尊崇的心情。《澳门》、《大阪城》、《汉城》、《曼谷》等作品,画面上斑斓的色彩,在轻淡的墨点的晕染下,呈现特殊的效果,这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有独特人文历史的古老都市带给人的异地感,十分强烈。面对这些作品,使人不能不对它产生向往和尊重之意。宋玉明回避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写”为主的技法,而取其所以为法的精神,更多地使用了现代绘画的手法,也借鉴了水彩画的技法,看似随意,却极有安排,因而使画面显得容量极大。他通过绘画,给人与景象之间加设了一道无形的墙,通过他所规定的方位,观者可以体会到实实在在的都市景象程式化为诗一样的审美对象,通过画面,看穿了都市表层的浮华,感受到了都市生活的深层的、本质的东西。而他创作的以突尼斯风情景物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更加放松、自由。大胆地运用砂色,以表现突尼斯的地域特征,同样写意、虚化的效果处理,使得画面不拘泥于具体的景象,而提炼出对景象的认识与感受。在《突尼斯蓝白小镇》、《突尼斯卡斯巴酒店》以及描绘渔港、街景、建筑的作品中,中国式的写意,被很现代的风格诗意地表现出来,使人望去,彷佛能听到那不同于中国的异域风情的声音、闻到它的气息、感受到它的文化魅力。

  宋玉明在画中表现的,已不是写生式的记录,而是诗意的感悟。他对异域景象的选择、把握、感受与表现,是中国画在程式中的变化和提升,体现了中国绘画的无限空间和表现方式的无限可能。

  在中国当代许多艺术家都失去了耐心和意志的画坛,看到真正的中国画应有的面貌和现状,宋玉明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陆俨少先生曾评价宋玉明:“玉明世侄年富力强,又承家学,渊源有自,起手甚正,既深入大自然学古以化,故其所做规矩准绳不失传统而自具面目。”他是传统的中国画家,他有着与以往中国历史上优秀的艺术家对事物、对人、对世界以一贯之的认识与态度,具有深厚精到的传统绘画技法修养,又是一个不断进步的、“笔墨随时代”的艺术家。

  宋玉明憨朴的外表下面,是一颗敏锐的心灵,与其交往,使人如对春风。了解他越多,越会相信他是一个对人、对艺术都有深邃理解的艺术家,坚定地持守着文化的真义,艺术的品格,为生活发现并贡献着越来越珍贵稀罕的诗意。

                            2003年4月8日

作者:许石林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