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南山138
浙江青年当代艺术推广项目(2021)
Nanshan138: Zhejiang Youth Contemporary Art Initiative
胡为一: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
Hu Weiyi:
Dust Floating in the Air Was Once a House
主办单位:浙江美术馆
Organizer: Zhejiang Art Museum
展览时间:2021年4月16日—5月16日
Duration:16th Apr.– 16th May. 2021
展厅:浙江美术馆,10号展厅
Venue: No.10
艺术家胡为一在导览现场
2021年4月16日上午11时,“南山138:浙江青年当代艺术推广项目”(2021)首场展览“胡为一: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在浙江美术馆10号展厅举办开幕导览活动,由青年艺术家胡为一结合自身创作过程与感受,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有关“个体记忆”“城市变迁”和“超现实感官”的视觉景观之旅。
本次导览活动在网络上开启同步直播,观众可以识别下方二维码回看直播哦~
“南山138”是浙江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学术研究探索系列”展览品牌之一,以城市新地标、新视角为出发点,重点关注并推动浙江地域的当代艺术生态发展。“南山138”自成立以来,每年都会选择一个年度策展主题,2018年是“在场”,2019年是“宣言”,2020年是“力量”,今年我们选择的策展主题为“剧场”,将继续在策展主题的引领下,以四场青年艺术家个展呈现浙江美术馆对当代青年艺术创作的思考路径。因此,四场个展即是对策展主题的延展与呼应,同时也是对策展主题的扩充与完善。
所谓“剧场”,其核心内容为“表演与观看”,即我们不囿于传统媒介的展示范畴,而是致力于在时间与空间交叉的空间场域中表征视觉文化叙事的动态交流与意义生产实践。“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是一个蕴含悠长诗意和想象空间的题目,其主要内容与“记忆”相关,艺术家胡为一通过展览所构建的是一个有关“记忆”的视觉文化“剧场”。
胡为一,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4年荣获第二届三亚艺术季华宇青年奖,目前工作和生活于上海。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一种超出年龄的关照现实、反思现实和参与现实的创作视角,这种视角很像我们的父辈,充满激情、抱负和理想,即有担忧,但更多是一种对生活的期许。然而,相比于他的父辈,胡为一的创作更多带有一种冷峻的观察视角。
在胡为一所创作的视觉“剧场”中,有一条显性的关于“记忆”的叙事,从进入展厅的那一刻,就可以依次看到城市的废墟、楼宇外墙上生活痕迹的消失、有关“家”住宅的无序扩张和充满岁月感的老照片等,如同一种从大到小、从外到内、从历史到个体的“记忆”发掘。但胡为一认为艺术应该是多义的,重要的不是某个答案或结果,而是尽力拉长通往答案或结果的生长过程。因此,在“记忆”的显性线索下,每个人都有通往“记忆”的不同道路,而他的导览正是结合自身的经验,希望以艺术的多样性手段唤醒人们内心中的“记忆”共鸣。
浮悬在空中的灰尘曾经是一座房
年代:2021
媒介:摄影
尺寸:100cm X 133cm或75cm X 100cm
材质:臻墨黑白数码微喷、哈内姆勒摄影纯棉金属面、纯铝板、实木框
此系列作品是艺术家长期围绕城市废墟进行的系列摄影创作计划。计划中艺术家将拍摄生活城市中的废弃建筑物、烂尾楼、工业废墟等等临时景观,并根据被拍摄建筑物的造型复制等比例模型。随后艺术家将在废墟中收集的遗弃物与模型结合并再次拍摄,最终通过后期技术将两张图像合成并转化为更富有戏剧化的魔幻景观。
这些被大城市丢掉的碎片、失去的记忆、漠视的情绪、踩碎在脚下的尘埃,通过艺术家的收集、整理、编排后再次于残砖碎瓦的缝隙间显露出迷人而又脆弱的物件形态。
冰箱纪念册
年代:2021
媒介:摄影装置
尺寸:尺寸可变
材质:宝丽来拍立得相纸、磁铁、旧冰箱门
艺术家收集了几本90年代的家庭相册,它们散落在各个二手市场甚至建筑废墟里,这些陈旧的户外全家福照片如今已然成了无人认领的图像回忆。艺术家使用宝丽来拍立得相纸重新显影了它们,并将其以现代家庭常见的冰箱贴形式集中展示。怀旧的绿色冰箱门及拍立得相纸特殊的滤镜效果仿佛给予了这些家庭相册临时的归属感。
可当观众驻足观看并被相片中祥和的氛围触动时,每张相片上隐约出现的一团不太醒目的黑烟又使得情形变得丰富起来。黑烟在多种语境的解释中不断和观众的感官周旋,使人感到好奇。而此刻相片中一张张陌生的笑脸以及背景里的标志性建筑物也如同这团黑烟般变得如同幻境一般。
无痕
年代:2019
媒介:影像装置
尺寸:95cm×170cm×20cm
材质:铝合金、钢化玻璃、70寸液晶显示器、滑轨、步进电机、刷子
屏幕中播放着一栋普通居民楼的外景影像。阳台上挂着着形色各异的衣物、被子、灯笼。老旧的空调外机歪歪扭扭地粘贴在墙上如同长在楼房表面的老人斑,偶尔还能看到坐在窗前写作的孩子,无所事事的抽烟老人或者吵架的情侣,俨然一副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风景。
屏幕的上下各装有一副滑轨,连接这两副滑轨的是一把长刷子。这把刷子被装在滑轨上的电机所驱动,缓慢地在屏幕上来回刮擦,似乎正在清除污垢。
屏幕中播放的影像和滑轨电机同步,每当刷子扫过,居民楼中所有与人生活相关的痕迹全部消失不见,居民楼就这样回到了建筑本身,干净而又空旷。而刷子的另一边则是正在经历变迁的现实景象,两边顿时呈现出巨大的反差。
当刷子从屏幕的一边走到尽头并短暂停顿的时候,眼前俨然已是一副人去楼空的寂寥景象。但渐渐地,这些搬离的人和物又缓缓地如野草般地再次复苏。晾着的衣物还未干、窗台前还在写同一本作业的孩子、老人只抽了一半的烟,居民楼再次回到了熙熙攘攘的状态。如同人们对城市发展的记忆,往来于各个不同的楼宇,带走了不同的记忆,但生活仍然在继续。
家
年代: 2018
媒介:影像装置
材质:27寸液晶屏、铁质支架、水泥砖
尺寸:240cm×80cm×180cm
作品“家”的灵感来自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因为居所不稳定的现实而去寻找新的住处。过程中艺术家几乎感到迷失,城市扩张的速度已远远超过想象,不断的有新的楼盘被建造出来,并被冠以一个新名字。这些高度相似的名称无不指向一种对于家的美好想象,而事实上它们都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带,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并不适合居住。现实和被炮制出的想象在此形成了异常荒诞的图景。
艺术家大量拍摄了这些被安置在花坛中金灿灿的大字,并在电脑中构建一个数据库,经由电脑程序的随机组合排列,每一秒都会“制造”出一个新的小区名字,无始无终也绝不重复。
这是台制造“家”的想象机器,通过来自现实的材料如永动机般进行无穷的图像生产。当我们静静地凝视着这些“新鲜出炉”的“家”的时候,家同时也在彼岸远远地遥望着我们。
信仰
年代:2019
媒介:摄影
尺寸:350cm×466.6cm
艺术家偶然路过这座位于城郊的巨型变电站,它耸立在旷野的正中央,缆线向四周扩张并伸入不知被夜空引向何处的地方。黑暗中时不时传来的低频电磁声提醒着人们巨大能量的真实存在,就如上帝的存在也同样需要教堂中唱诗班的歌声。
塔尖对称而又规整,如同帕特农神庙整齐的圆柱,它们共同支撑着顶部结构使建筑得以完整。它是如此简单明了的存在,看一眼就能明晰,并且毫无多余之物。这样的确凿和存粹让我着迷,就像它每时每刻向外输送的能量,孤寂得只能与地平线尽头的城市灯光相依为命。
艺术家决定拍摄它,用一个夜晚的漫长时间曝光它,将它的所有皱褶和毛孔成像,繁琐过哥特式教堂的雕刻,绚烂过天顶的壁画,宽阔过全世界最大寺庙的广场。使它火热、发光、嘹亮。所有经文都应通过它的变压器重新转译,缆线是福音唯一合法的传输带,高声宣礼也定要站在电塔顶端才能呼唤信徒。它将成为我们最为神圣的世俗信仰。
低级景观7
年代:2021
媒介:影像装置
尺寸:90cm X 90cm X 175cm
材质:铝合金、不锈钢、动物骨头、摄像头、伺服电机、液晶显示器
作品“低级景观7”延续了艺术家“低级景观”系列作品现场电影的概念。作品主体为塔状结构,由9个持续转动的圆环组成。圆环中心的摄像头不断拍摄着圆环上的手工搭建景观,并将捕捉到的图像实时地传输给9台液晶显示器。
圆环上的景观由数种动物骨骸与不锈钢材质的金属图形组成,它们共同建构了类似纪念碑造型的特殊建筑形态。而随即拍摄与直播行为的介入又使得它们被放大并以图像的形态重新显现,成为如广告或是宣传片般不断循环播出的虚拟象征物。
生物的遗骸与不锈钢图形在材质上似乎暗示了某种紧张的气息,仿佛不断追问着消逝与纪念的辩证关系。
供稿:张海法
编辑:张湃
责编:研究策划部
作者:浙江美术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