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海出生并成长的张霏(Phoebe Zhang)而言,珠宝早已完全融入了她的生活。从缤纷彩宝到通透翡翠,再到欧洲古典精品,珠宝已经成为她的一种社交语言:每天佩戴着自己的藏品,在她位于上海新华路上的 “霏色 PHOESER” 私人艺术空间,期许着通过那些美轮美奂的作品,将自己收藏的热情感染给身边的朋友。
珠宝藏家张霏在她的 “霏色 PHOESER” 私人艺术空间内请随佳士得一起走进张霏的瑰丽珠宝世界,一同感受这位美丽又热情的上海藏家对珠宝、对艺术的炙热之心。上海的仲夏时节,张霏身着一袭夏日气息的连衣裙,出现在新华路上不久前刚落成的她的私人艺术空间—— “霏色 PHOESER”,与她的多年好友、佳士得珠宝专家梁家瑜(Caroline Liang)于庭院中品一壶香茗。 “这个艺术空间,实现了我儿时多年的艺术梦想。” 她表示。自少女时期起,张霏就特别钟意漫步新华路:一条位于梧桐树下、闹中取静的花园街道。短短两公里,坐拥百座别墅洋房,从名人故居、大学府邸,到各大历史文化场所,这条近百年历史的街道充满了人文气息。“新华路对我来讲是非常有情怀的,从小我就有一个愿望,能够在新华路附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带花园的独立空间。”谈起这座位于新华路的老洋房,张霏如是说,“我希望这里可以成为自己和好朋友聚会的地方。也想通过这样的一个艺术空间,展示我自己的一些藏品,既可以跟好朋友们一起喝茶,也可以聊聊我们共同的爱好。”位于上海新华路的“霏色 PHOESER” 私人艺术空间年少时的梦想,如今在 “霏色 PHOESER” 艺术空间实现了:她将自己多年来购藏的珠宝及其他艺术品置于其中,时而会友、时而自赏。张霏回忆起她与佳士得珠宝专家梁家瑜相识、并开始在佳士得竞投拍品的经历,竟已横跨十载。“她很懂我,常常会推荐给我一些我喜欢的珠宝......我记得最初我还不能够完全分辨喀什米尔蓝宝石和缅甸蓝宝石的区别;她就会把一场拍卖里不同产地的蓝宝石给我展示并做对比,然后告诉我不同产地宝石的一些特点。”张霏于佳士得纽约拍场上成功投得的9.77克拉缅甸红宝石戒指在佳士得拍场,张霏收获了不少心仪并珍藏至今的珠宝。对缅甸红宝石情有独钟的她,不仅因为它的珍罕绝美,更因为它也刚好是自己的生辰石。在2019年底佳士得纽约拍卖上,张霏以高出起拍价十余倍的成交价(逾80万美元)成功竞得一枚由JAR设计的、近10克拉的缅甸无烧红宝石戒指。她回忆道:“我记得当时和很多买家一起竞投这件拍品,这件珠宝本身的精美绝伦与稀缺性,以及珠宝设计大师的加持,无疑是我在佳士得买入的令我印象最深刻的精品之一。”而另一件同样令她欣然购藏且津津乐道的作品,则是于去年佳士得香港春拍中通过电话竞投成功投得的一枚缅甸喀什米尔蓝宝石。“有十几克拉这么大。它的火彩各方面的综合分数,对于一颗无加热的宝石而言是非常难得的。”谈及那次的购藏经历,张霏现如今回忆起来依然按耐不住当时激动的心情,眼神明亮。“那两颗宝石我都是追了很久,最终都收入囊中。”这枚购自佳士得香港拍场上的14.70克拉喀什米尔蓝宝石戒指也是张霏藏品中的心头好我是和佳士得一起成长起来的……学得越多,便愿意花越多的钱去买好的东西。
—— 张霏
张霏坦言自己的珠宝收藏之路,是不断学习的过程,更是和佳士得专家结下深厚情谊的过程。她表示自己是“和佳士得一起成长起来的”,而“学得越多,便愿意花越多的钱去买好的东西。”
从最早只钟情于翡翠首饰,到后来逐渐涉猎各个珠宝品类,这10年间她的收藏品类日益丰富——从最初纯粹从个人喜好出发,到后来慢慢建立起完整的珠宝购藏系统,收藏思路亦逐渐清晰;通过现场拍卖、电话或网上竞投,张霏的珠宝收藏也从最初国人最爱的珠宝例如翡翠等,不断丰富至红宝石、蓝宝石,以及各式现代设计珠宝和欧洲古董作品。“佳士得专家在我收藏古董珠宝上给出了一些非常好的建议,也是我这么多年来慢慢开始梳理的理念——就是应该买对的、买代表那个年代的精品。”她表示。另一件张霏5月刚刚从佳士得网上拍卖收获的René Lalique作品,对她而言,亦超出了珠宝原本的范畴:“这件1900年出自Lalique的作品,是一件艺术品。”张霏钟爱的Lalique新艺术风格橄榄石及珐琅戒指Lalique是二十世纪初法国艺术界灯塔式的传奇人物,他将珠宝带到了绘画和雕塑的艺术高度。而张霏亦被其作品的原创性、故事性、对材质的突破以及对宝石工艺精益求精的追求所吸引,“如同油画讲究题材与画框相称,这件作品的每一个细节,从宝石到装饰、再到戒托,都风格紧扣、呼应题材。”张霏更娓娓道来藏品背后的故事:“相较Lalique大多作品雕刻于玻璃上,这件作品雕刻在橄榄石上,而它的主题是歌颂母爱。”母爱题材的珠宝作品,又恰好在母亲节前后将它购藏,更加意义非凡,“古董珠宝一定要买传承有序的,有那个年代的独特的工艺标记,或者有它的一个艺术符号……对那些作品,我更看重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古董珠宝没有证书,很多时候追求的是一种工艺,和它所体现的当年的文化或是人们的生活方式。”谁能想到,张霏笑言自己有“恐飞症”。虽然对飞行怀有天生的恐惧,但出于对珠宝收藏的热忱,她却鼓起勇气在2018年从上海飞往日内瓦,就是为了参加佳士得在当地举行的一场珠宝拍卖。“那次能够克服恐飞,是真的想去日内瓦,因为听说那里有很多美丽的珠宝等着我。” 提及美丽的珠宝,她总是眼中有光。而那一次,张霏亦收获颇丰,成功投得两枚彩钻;与此同时,日内瓦之行令她大开眼界,不仅看到了更多不同类别的珠宝,亦看到了突破性别局限、打破年龄束缚的珠宝收藏格局。“在国内,可能普遍认为珠宝藏家、佩戴者以女性为主;但在日内瓦,我看到了从20多岁到80多岁的珠宝藏家,其中男性占了更大的比例。”
张霏回忆道,“因为那一次的出席让我打开了另一扇珠宝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更多的来自于全世界的珠宝珍品。”她坦言日内瓦之行是一次打开视野与收藏格局的拍卖经历,“那次的经历,让我觉得买到一定的程度以后,我不完全再追求一个数量的堆砌,而是要开始买精品——不仅是现代珠宝,还有古董珠宝。”张霏不吝分享收藏经验给新晋藏家,而拍卖行亦是她的推荐首选,“对的渠道,才能买到对的东西。可以买贵一点,但是不能买错。”于她而言,拍卖行是绝佳之地,同时可以看到许多不同品类、来自不同品牌和年代的珠宝,“它们已经经过拍卖行专家的精挑细选和鉴定,从成千上万件珠宝里挑选出适合购藏的精品。”近年来,已然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融的她更不断扩大自己藏品的品类,始于珠宝,亦同时收藏了诸多精美的手袋、名表,现在又将艺术品的收藏版图扩至现当代画作与雕塑。“美的东西,永远都存在生活中,只是我们需要去发现它。”也正如其所言,“美是相通的……无论平面绘画作品,还是立体的珠宝作品,它都在讲述一个故事。如果能够通过这些作品可以跟它那个设计师或者艺术家有一个共鸣,便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追求。”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张霏将收藏视作其个人理想和情怀的体现,跟随着她不同年龄阶段的积累;而收藏这条道路却变得愈发“孤独”起来。“收藏时间越长,会发现其实还挺孤独的。一开始可能买的东西是大家都很懂、大家都能看到的,比如某个品牌等等;但到后来你对自己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为好东西是越来越少,你的眼光就变得非常重要。”她说。而她期许在 “霏色
PHOESER”
艺术空间里和更多的艺术同好分享她的收藏,“收藏品的体系也体现了一个藏家的个人品““wei”——这里有两个“wei”,一个是味道的“味”,一个是地位的“位”,都需要时间慢慢地边学边买。我希望用我的热情感染我身边的每一个朋友,让他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美是可以不断追求的。”佳士得将于8月20至22日在佳士得上海艺术空间举办 “The House of Luxury” 雅逸精品私洽展览,呈献一系列珍罕夺目的瑰丽珠宝、稀有手袋、精致名表以及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