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专栏|黄隽:人人都是文化产品的供给者和消费者

2021-11-20 11:28

你每年的文化消费大约是多少?你每天有多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屏幕上?你每天会有文化娱乐消费吗?你走进环球影城、迪斯尼、欢乐谷会想到什么?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后,你会发现,数字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新动向和新特征。

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升,城乡居民文教娱乐名义消费支出一直在稳步增长。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线下消费减少,全国人均文教娱乐名义消费支出也出现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伴随着科技进步,数字技术已经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我国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达11.58亿人,全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为6.4小时。消费者的线上时间主要用于文化消费。2020年6月,网络视频、网络音频、短视频、网络音乐、网络直播、游戏、文学等每天人均数字文化消费时长约为3.4小时。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使很多线下文娱消费时间转移到线上,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人们每天都在进行视频、音乐、新闻、直播等文化消费,数字经济时代文化消费地位空前提高。由于大量线上消费免费或费用很低,消费时间和实际统计局统计文化支出实际上并不对应。

在早期,亚当·斯密、边沁、马歇尔、凯恩斯等不少经济学家都谈到对文化的看法。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等在20世纪60年代关于“成本病”的研究是公认的文化经济学的开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工业革命推进了社会化分工和生产,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家一直认为文化艺术是一个效率较低的服务业。文化艺术活动比较个性化和人工化,机器很难替代,且行业技术含量相对较偏低,很难通过劳动分工达到规模经济要求的标准化和批量化。

经济发展推动了技术创新,从而给文化业态带来了深刻影响。印刷技术的进步导致的标准化、规模化催生了整个图书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以电报、电话、电视的发明为标志,视听技术使得声音、图像能够录制、压缩、复制、存储和传输,促成了音像文化产品的批量化生产,文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得以大幅提升。伴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提升,整个社会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绿色、娱乐等生活品质和精神收益,文化需求攀升客观上也加速了文化产业供给的提质增效。文化产业越来越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和资本密集型转变。电影大片制作、奥运全球转播、环球影城、迪斯尼、欢乐谷等都是文化与科技、金融结合的结果,产业的特征越来越显著,辐射范围扩展至全球。

数字技术时代给文化产业赋能,开辟了文化艺术产业崭新的发展空间。VR和AR技术的沉浸式、参与式体验,使我们通过线上美术馆、博物馆,亲眼感受文物艺术品等的细微生动的内容,这一改变不但没有影响线下人们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反而激发了更多的人走进展厅,看展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技术的新颖呈现和变革给文物艺术品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年轻人和活力。今年NFT数字艺术品是艺术品市场上的热门话题,人们竞拍NFT获得的是虚拟艺术品,即一个区块链上的一个所有权凭证,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的变化对文化艺术产业带来深刻影响,值得人们去关注和思考。

数字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文化消费规模,数字文化产业覆盖面愈加广泛。2020年12月,在网络视频方面,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达9.27亿,其中短视频用户占比达到网民整体的88.3%;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到7.43亿;网络音乐用户达6.58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17亿;网络文学用户达4.6亿,数字阅读越来越普及,音频和视频阅读成为常态,现代阅读方式使纸质传统媒介发生巨大变革已经成为现实。数字时代由于网络带来的广泛的规模效应是传统产业远远无法企及的。

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跨域了文化程度、收入财富等门槛,人们每天可以免费或者以很低费用欣赏视频、音频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人人都是消费者。同时人人也是供给者,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分享自己的视频、照片和观点等,在一个平台上成千上万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分享聚集,构成了文化产品非常多元而丰富的供给。大数据精准搜索可以快速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文化消费和供给跨越时空限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人们可以随时欣赏到全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创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当然,在数字信息时代,我们也面临着网络成瘾和信息茧房的问题和挑战。无论是年轻人、中年人,还是银发一族,越来越多的人沉溺在网络世界中。互联网根据用户特点和习惯,不断推送其偏好的产品或服务,用户在某种程度上也被禁锢在一个特定的信息群中,影响了对社会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知。

我国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建成文化强国。中国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包括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对外影响力等方面。经济发展是文化行业发展的基础,文化高质量发展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需要强调社会效益,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趋利避害,努力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率的双赢。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源远流长。文化高质量发展既要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广泛传播,也要促进经济发展和引领社会文明风貌。需要重视数字技术的使用,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和现代表达,以新创意和新模式将文化艺术融入现代审美、价值观和当下生活工作,使文化产品喜闻乐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和参与。

(黄隽: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本文原载于《金融时报》,作者授权发布于作者雅昌专栏。)


作者:黄隽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