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上海博物馆副馆长刘文涛:元宇宙中,博物馆与观众的关系将发生实质性转变

采访&整理|李家丽

【编者按】2022年3月,随着一份《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的落地,博物馆进入元宇宙的呼声便开始逐渐高涨。全国范围内60余位博物馆管理者和专家的联名倡议,不禁引起我们的好奇:博物馆如何看待元宇宙?其对博物馆进入元宇宙有何畅想?进入元宇宙对博物馆现行状态有何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邀请到上海博物馆副馆长刘文涛,一起听听她怎么说。

PYb6t9f8WErnXIOU3vaZKpmKfl4tq7my5M4nPvLZ.jpeg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刘文涛

​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

雅昌:上海博物馆曾在今年3月联名发起《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馆内决定联合发起该倡议的契机是什么?在元宇宙中,博物馆有着怎样的发展机遇?

刘文涛:保护与传承人类多元文化,为社会及其公众服务是博物馆的使命,上海博物馆参与联合发起倡议应该也是基于这种使命。“元宇宙”正在走进公众的生活,那么,作为承载人类文化遗产,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博物馆,也应该积极走进并参与构建公众的“元宇宙生活”。同时,博物馆在走过信息化、数字化,不断探索与实践智慧化的过程中,“元宇宙”概念也是促进博物馆发展的契机。博物馆如能抓住时代机遇,主动寻求科技赋能,在保护、展示、研究、传播中应用元宇宙相关理念和技术,一定会有效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水平。

Ml8028e0dGI44rl2RhJ1VuzCj9fTQKatU9npa5iQ.jpeg

上海博物馆

雅昌:《倡议》中谈到,元宇宙需要博物馆,博物馆也应该欢迎元宇宙。您认为,元宇宙和博物馆为何能够以及应如何相互促进?

刘文涛:元宇宙需要博物馆:元宇宙构建的是数字生活空间,而在这个数字生活空间里,文化是灵魂与核心,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承载机构,应该成为构建数字文化空间的重要力量。

博物馆也应该欢迎元宇宙:博物馆是开放的文化共享平台,既承载过去也连接未来。近年来,博物馆的理念更加开放与多元,博物馆无边界的理念正为人们所接受,博物馆文化所到之地,博物馆的影响力所到之地,都是博物馆的一部分。参与构建元宇宙,应该也可以看作打造无边界博物馆的一种实践。

pYBOeQidatSsG56sKwwS96Vpqk65EzA7nvIMWNOj.jpeg

上海博物馆发布的数字资源之《丹青宝筏:董其昌数字人文专题》

雅昌:关于元宇宙的特性,目前有许多讨论。在您看来,博物馆进入元宇宙后具有哪些特性?

刘文涛:不敢断言,期待专家分享高见。不过我想,一是泛在性,公众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络来访问与参与元宇宙;二是交互性,在元宇宙里,观众可以充分参与博物馆的收藏、研究与展示等各种环节,可以对博物馆业务以及文物保护传播 进行能动性的实践,可以创造性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社交;三是虚实共生,建立元宇宙与现实博物馆一种新的关系。

畅想“博物馆进入元宇宙”

雅昌:元宇宙为人们勾勒出一个极具科幻感的未来。在元宇宙中,相较其他领域,博物馆进入元宇宙会有哪些新可能?

刘文涛:元宇宙打破了物理局限性,在万物互联的虚实共生的元宇宙世界中,博物馆将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吸引更多人接触、认识人类文化遗产。当前数字技术与博物馆业务的关系是支持关系,是辅助博物馆的业务,拓展博物馆的功能,主要在后台。如果进入元宇宙时代,观众的行为将对博物馆的发展产生实在的影响,观众与博物馆的关系也将发生实质性的转变。

cqypnBzshYHRDwOd6XlmufRcpGvKxxHu3gZ3akF5.jpeg

上海博物馆策划的原创系列短视频节目《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

雅昌:您脑海中的博物馆进入元宇宙是什么样子?这一构想会颠覆现有博物馆认知的哪些方面?

刘文涛:畅想一下。元宇宙应该有元宇宙的格局,元宇宙的规则。在元宇宙中能实现现实世界的各种不可能。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应该是既相同又不同,既区别又联系。元宇宙一定要有足够的魅力才会让人能有超拔出现实的惯性去那里的动力,一定有超越现实的限制实现更加美好的可能。比如,以博物馆的外展为例。在现实世界里,借国外博物馆或者机构的文物,尤其是重要文物要经过无数次沟通,办种种手续,花很多经费,投入很多人力,最终也要接受许多文物受到很多限制无法借到的现实。

而在元宇宙中,一切变得更有可能,也更有趣。按照某一个展览主题,我们可以把想借的文物都借来(当然也许要付出元宇宙中认可的货币),邀请受疫情等各种情况限制无法在现实世界里来参加开幕式的人出席元宇宙中的展览开幕式,出席的规模可能也不像现实世界这样有人数限制,出席的形式远远超越现在的线上会议,嘉宾甚至可以采用虚拟形象参会。如果要召开展览的研讨会,那么元宇宙上的研讨会可能形式更为多样,比如,某位研讨嘉宾讲到某件文物,就可以把这件文物(虚拟的)拿在手上,360度与大家共赏,这件文物与一切与这件文物有关联的,都可以汇聚到这个研讨会上,各种信息打破一切疆域可以实现互联互通。等等。

vd5neSZjO4COqySyv7HnfvBn66hIZOkgBoFgfUoO.jpeg

上海博物馆发布的数字资源之《赶上春:江南文化数字专题》

雅昌:事实上,现有技术(如VR虚拟现实、MR增强现实等),已经应用到了展品陈列、知识传播、观众互动,文物研究保护与修复等方面。您认为,元宇宙会给文博行业带来哪些革新和转变?

刘文涛:确实,近年来,各种新技术快速地更多地在博物馆得到应用,这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促进了博物馆文化的传播,加强了博物馆保护文化遗产的能力。但这种应用应该还是局部的而非全局的,是辅助的而非主体的,有许多带有试验性探索性。博物馆是个具有文化底蕴的行业,现场性是它保持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前,甚至一段时期,我保守地认为,元宇宙能够带给博物馆的,还不会是“革新”,可能更多体现在“转变”上,这些转变,最开始可能主要体现在观念上,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实践,但根本的变革还有赖于更多的条件支撑,比如更强大的数据支撑,更全面的技术应用,更具引领性的理论引领与更完善的规则制定。

RD5lPjYz4hOQiDyArHyLrXFvF8wjGs3TbIZEZaii.png

“云上博”包括找藏品、看视频、下资源(桌面/贺卡)三个部分

雅昌:在我看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集结地,博物馆对待藏品的态度应当慎重。如操之过切,反而会使文物价值在公众认知中大打折扣。那么,您认为,博物馆应当以怎样的态度看待博物馆进入元宇宙,在具体的工作又应如何贯彻它?

刘文涛:您说的对。60位馆长、学者在《关于博物馆积极参与建构元宇宙的倡议》中,对博物馆参与元宇宙构建的定位非常好,可以看作是行业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这种回答是积极的,而不是冒进的;是有启发意义的,而不是武断的。宗旨都是发挥人类文化遗产的作用,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元宇宙。

“博物馆进入元宇宙”的实践

雅昌:您认为,博物馆进入元宇宙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始实践?基于现有技术,博物馆能够实现的是哪些环节?

刘文涛:博物馆要进入元宇宙首先做好数据资源的采集,要把基础做好,目前我们的数字资源采集工作,从全国博物馆界来看,都还比较弱,远远不能支撑我们进入元宇宙。欧美国家相对走在前面,比如在去年法国卢浮宫宣布完成了对其48万件藏品资源的“全面数字化”。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在去年趁着游戏《集合啦!动物森友会》的热度,推出了约40万件虚拟展品。 在游戏中,玩家们在博物馆的官网上找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可以导入游戏使用。

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孪生,之后通过创造阶段,进入虚实共生的元宇宙。

另外,博物馆也可以从一些轻型的游戏入手进入元宇宙实践。


1QAjhf3LLEfQ3wcrTZL1DROdSXkHRYKpogTOOaey.png

上海博物馆官网数字典藏专题

雅昌:您认为,在博物馆进入元宇宙的实践中,应在哪些场景应用上着力打造?

刘文涛:场景应用是博物馆进入元宇宙的重要实践,是博物馆走向元宇宙的过程。我觉得,无论从博物馆的管理,还是服务传播,以及文物保护上,都应该积极探索场景应用。这些应用应该是合适的,有调研基础的,有理论指导的,每走过一段路,都应该回过头来总结。上海博物馆近年做了智慧预约、智慧机房管理、智慧辅助文物修复、MR导览,积累了一定经验,为我们今后的探索打下了基础。

雅昌:对观众来说,参观博物馆时的感受十分重要。那么,在参观博物馆时的感受到的历史底蕴,以及凝视作品时,人的肉身感受,能否/如何在元宇宙中还原?诸如此类的问题,如何在博物馆进入元宇宙中解决?

刘文涛:正如您所说,参观博物馆时的感受十分重要。当蒙娜丽莎的图像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触手可得的时候,人们还是愿意不远万里去站在它的面前去凝视。这就是承载着原始文化信息的文物给人们带来的恒久吸引力。我以为,在元宇宙中,只能部分还原人的肉身感受,但还有更多部分,是它能做到现实世界中无法做到的。

元宇宙存在于另一个空间,另一个空间之所以另人向往,是因为它具有并且不止具有现实世界的感受,从某种程度上它也许缺失现实世界的某些体验,但从某种程度上它也可以超越。比如现实世界中,对一幅名画,因为文物保护等各种要求,我们可能无法看到很精微的部分,但在元宇宙中却可做到,在现实世界中,一件器物你只能看到它的某些面,而在元宇宙它可以立体全面地呈现。其实能做到的远不止这些,在元宇宙中,通过系列智慧创造,还可以构建更多种的文化遗产与人的关系体验,引发人更多元的思考。

5lzRMpw50ZuyMeFa64cMQ9xgAzfzjoDZfYAHJDuP.png

疫情期间上博推出的“云上展览”

雅昌:关于博物馆进入元宇宙的建设,观众的核心诉求是什么?现阶段有哪些问题/难点需要解决?

刘文涛:是的,观众的核心诉求是什么,我们能做什么?这些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要做调研,否则就可能是自说自话。了解诉求,响应诉求,不止于响应,还能提供些惊喜。能够提供惊喜是因为我们不仅掌握技术,还拥有前瞻的理念,还富有创造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元宇宙的居民们,肯定希望在元宇宙接触到的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物更具有超越时空的意义。

目前的难点,我觉得,有观念上的也有行动上的。观念上的,比如关于资源共享。博物馆保存的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从资源的角度,应该为人类所共享。《倡议》中也提到,资源共享是博物馆进入元宇宙的必由之路。但在现实中,因为大家的认识处于不同的阶段,博物馆的藏品资源,特别是数字资源开放共享的意识不足,过度的保护意识还是存在的。在这方面,欧美博物馆走在我们前面,大量的藏品信息公开,很多藏品信息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免费使用。

其次,要解决基础数据问题,就像盖房子,没有砖没有瓦,没打好地基是不行的,何况我们要构建的是摩天大厦。基础数据采集的同时还要做好大数据的梳理,做数据关联,数据分类,数据整合。

再次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博物馆进入元宇宙,包括AR、VR,5/6g,区块链等等。另外,理论建构与人才缺乏也是一个难点。

JRxNIp3g9jS2LtcFGxfTcl79F19IwJldx0L04prE.jpeg

waDBb6OAD1sOt95tI21OazQcYxgCtX1PhZj11xsg.jpeg

上海博物馆东馆效果图

雅昌:上海博物馆对于元宇宙的规划是怎样的?是否有一些战略计划?

刘文涛:战略规划还谈不上,但元宇宙的概念肯定会促进我们对博物馆信息化工作的思考。目前上海博物馆正在全力推进东馆建设,上博东馆,不仅在硬件上将实现大的跨越,在软件上也必然迈向新的高度。上博东馆建筑面积将达到11万多平方米,基本陈列也近20个,观众在这里将获得更多更好的文化体验。伴随东馆的建设,上博的信息化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在上级支持下,上博正在推进“东馆智慧化项目”,该项目包括13个子项目。致力于将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博物馆的管理、公众服务以及文物保护。致力于推进数字资源公开,做数据梳理,打通各项数据,做到互联互通,向博物馆进入元宇宙的实践中向前迈进一小步,为后来人,搭建更多的可能,探寻更多的路径。

雅昌:您如何看待博物馆进入元宇宙的发展前景?目前您有何建议?

刘文涛:博物馆进入元宇宙概念的提出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的建议是加强理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鼓励业界开展多种讨论,像你们这种专题性的采访,也是好的,会推进业界的思考。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上海博物馆官方平台。

作者:李家丽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