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05-25 22:23
浙江美术馆 (图源CCTN筑镜设计)
南山路上,西子湖畔。
隐于湖山的浙江美术馆犹如一抹隐约可见的水墨痕,巧妙又智慧地实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一体。
万松岭麓,背倚玉皇。
藏艺等身的此处空间以润物细无声之操作在十余年岁月流转间应和着天时与地利,共享人和秘果。
浙江美术馆内部 (图源CCTN筑镜设计)
浙江美术馆航拍 (图源CCTN筑镜设计)
对美术馆而言,藏品定是立馆之本。
对艺术品而言,美术馆是不是最好归宿?这需要智慧处理。
某种程度而言,浙江美术馆持有的“藏”不只是匿,更指向某种蓄势待发的创造力。其以“藏”为基,实践“不藏”之德,方得共同富裕之态。
藏器于身
《易经·系辞下》有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这里的“藏”,涉及的便是一种怀抱美好而厚积薄发的潜能。
筹建之初,浙江美术馆对“藏”便拥有某种超前眼光。早在开馆五年前藏品征集就已开始。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在浙江举办,美术馆从中选取107件优秀作品作为首批馆藏。2009年底,吴冠中向浙江省人民政府捐赠晚年创作的56件彩墨、水墨、书法作品及16件林风眠、陈之佛等师友作品,这是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次捐赠。这批珍品现藏于浙江美术馆。2010年11月,吴冠中长子吴可雨再次捐赠其父创作于1978年的《云南行》速写48件。由此,浙江美术馆成为国内拥有吴冠中捐赠作品最多的美术馆。
在首任馆长马锋辉、第二任馆长斯舜威及相关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后继诸多大宗捐赠持续发生,如2011年底,周沧米临终前将毕生作品、课徒稿及诗文稿共计2672件捐了;原籍杭州的台湾艺术家傅狷夫家属将原计划捐赠给美国收藏机构的331件作品捐了;晚年旅居美国的张书旂家属分两次也将张先生作品101件捐了;2014年,李震坚先生家属将珍藏李震坚书画作品331件和素描、速写、画稿、手稿文献等合计4073件捐了…
十余年来,通过主动征集、接收捐赠、议价收购、寄存代管等途径,浙江美术馆藏品已近3万余件,涵盖100余宗名家个案项目,整体形成以浙江地域为主线的近现代美术藏品体系。
现任馆长应金飞更是深谙地缘优势,为“百年文脉”馆藏建设做了大量接力工作。“典藏是美术馆的家底,但我认为比拥‘有形作品'更重要的是对‘精神场域'的确立。”他十分清楚,只有确立文化价值至上的精神场域才有可能抛弃对有形物质的占有心态,转而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体系的建构。因此,他提出“有机美术馆”的顶层设计目标,其中,典藏理念进一步具体化为“五去”:去市场化、去名家化、去数量化、去博物馆化、去单一化。
此“五去”之说全面展现了应金飞构建特色鲜明、体系完善、效用优化、学术强化、文脉延续典藏模式的决心。浸淫艺术和市场多年的他深知二者不对等,故以“去市场化”凸显专注艺术本体之态;“去名家化”展现了他对“名家”的界定问题,“需要一双慧眼,从底蕴深厚的浙江文脉传扬中发现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意义的时代代表性的艺术家”;作为国家重点美术馆,提升馆藏数量现已非难事,难在质的提升和特色的确立;“去博物馆化”则是强化多元展示,讲好艺术故事,以更亲切之势走近观众;“浙江美术馆立馆起点很高,具有国际视野至关重要,‘去单一化'也就顺理成章。”应金飞说。
2022年5月17日 浙江美术馆馆长应金飞“不藏之藏”直播现场
同时,他亦擅借力其它领域的成就激发典藏潜能。如其一手锻造的“深度策展”模式,便在进一步培养馆内自主策展能力和专业队伍的基础上活化美术馆各环节,从而达到激发典藏内劲之目的。此操作实证有效:2021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名单中,浙江美术馆伍霖生作品捐赠收藏项目、佟振国作品及文献捐赠收藏项目、潘长臻作品及文献收藏捐赠项目获奖。
实际上,浙江不仅历来是美术大省和文化强省,学术内核便是“创新”;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路的“浙江精神”更是着眼新征程,提倡变“路径依赖”为“模式创新”。故浙江美术馆得以紧握地缘脉络,深耕创造性转化,灵动规划典藏结构,以此重构传统与世界的关系。
藏品已有,“用好”便成为浙江美术馆亟需思虑的问题。除整合资源举办专题展、编辑出版作品集和研究文集、开展个案研究和申报课题等“常规”方式,如何“上线”以实现最大程度和真正意义的“共享”则是应金飞近年深思之向。
待时而动
藏,乃大智也。
不藏,格局矣。
2021年9月8日,浙江美术馆联合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主办启动“百校百师”美术教师支持计划,向杭州市13个区县170家中小学赠送18000余组/套画册;2022年6月,浙江省美术教师美育资源共享平台即将上线,首先将向全市2000余名中小学美术教师全面开放约10000件藏品的数字资源;再通过一年时间的测试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逐步向全省开放。
2021年10月15日“百校百师”美术教师教育营第二讲现场,主讲人是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德高望重的朱维明教授和浙江美术馆刘颖
2021年10月22日“百校百师”美术教师扶持计划版画营第三讲现场,主讲导师是著名版画家、中国美术学院资深教授张远帆与浙江美术馆周蕴智
目前,浙江美术馆已基本实现藏品系统数字化,近30000件藏品中梳理比较成熟的版画、中国画最先开放。上线的每一件藏品包含多道核心信息如作品名称、作者、材质、画种等。日后,全省各美术馆藏品的数字化也将逐步向公众开放,真正达到艺术视觉资源全民共享,这是浙江美术馆理解和实践的“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和愿景之一。
“显”与“隐”来就是一体两面。尽管不乏时代之需,但浙江美术馆“不藏之藏”的本质实趋近一种认识论的全新重塑。
国际博物馆日前夕, 应金飞藉由一次直播全新诠释了其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传统意义上的“富裕”集中在物质层面,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富裕观变得更为多元,更具精神内涵,尤其群众艺术文化生活的富裕丰盈将得到更多重视。
也藉此,浙江美术馆的典藏体系再次飞升至社会层面的美美与共。蕴藏着不改初心,其持久地与人民的现实生活和未来发展相随相伴,始终以领跑者姿态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
应金飞进一步指出:美术馆之所以不同于展览馆,是基于策划性展览的多维度和立体性。许多展览在一年前甚至几年前就做相应的规划和谋划,并具备完善的社会关联度。 如当前正在展出的四个展览都与“藏品”与“收藏”相关。其中“图示与超验:陈坚、朱塞佩·莫迪卡双个展”和“南山138浙江 青年当代艺术推广项目”为部分作品的选择性收藏;“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和“回望与拓展:邬继德作品展”均为基于整体收藏的名家个案,是浙江百年美术藏品体系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2019年,“我负丹青——吴冠中诞辰100周年展”开幕时,面对乌泱泱的观展人群,应金飞很有感触:“好的艺术资源不该只是存放在库房里孤芳自赏,而应该拿出来共享,让更多人传播、推广,才是对一个艺术家最大的尊重。”于是,浙江美术馆特别推出了“ART LAB儿童实验室分享计划”,无偿向所有在职美术教师提供馆藏吴冠中资源和研究成果、开发课程。
或许从那时候起,“不藏之藏”的前因就已种下。
作者:邹萍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