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严家宽 || 傅抱石《秋江泛舟图》考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ef795486456d588102380ef8097cfd52.png

名称:秋江泛舟

时间:1962年

作者:傅抱石

尺寸:宽30.5cm,高102cm

款识:无

收藏:武汉东湖艺术馆

日前,我在东湖艺术馆读画,馆长只展开这幅立轴画芯的1/5,我便惊呼说,这是傅抱石先生的力作,因为只看上部线条用枯笔画的老树枯枝,第一反应是大师笔法,而且是唯有傅抱石才可以挥写出的狂草笔意。线,放到了极限而不飘,每一笔杀进正骨!豪气淋畅。我说这幅画没有款,也无印章,但肯定是傅抱石画的。近日有机会上手细观,出于对大师力作的敬畏,写此文作真伪考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bb8a1c7724f22178a83a7c0aeb0fbb8e.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7e758ce6bb5f2202c962eb1e1307543a.png

我把在东湖艺术馆藏的《秋江泛舟图》做了材质鉴定,左图是画中坐在船上那位老人的头发的局部放大。用的是清晰度很高的工业用电子显微镜,可见纸质优良,匀细、纸纤维长,纤维束甚少,属于槡树皮为主要材料的皮纸,是皇宫用的细帘纹皮纸,纤维纹理清晰,因年代有三百年之久,有玉化玻璃状透明感,结构匀细,纸为厚层。右图为此画装裱天地锦绫的显微放大纤维图,锦绫中编织了真金金箔,这种材料为古代皇室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bf65382388a711eb41bdd964e2759465.png

正因为这种纸的特性,傅先生作画时落笔重,行笔快,笔上水墨沁染和扩张快,与作者的笔下功夫和气质同步。由浓墨画主枝到分枝,笔上墨逐渐干枯,出现大量飞白。由于用笔气吞山河,一气呵成,下笔又稳、准、狠,笔笔到位,所以,大量干墨枯笔出现在树的纵横穿插的小枝上,似有似无。以中锋为主的线,用狂扫之力布满这幅画的上部。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fd3de978bd8d97c305685945391718fd.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2cedfe75bceedab663c5a01f7f58b5cb.png

这种墨线考验画家的功底,有也考验读者眼力,乱中求胜。有中锋,有侧锋,特别是傅抱石能把破旧的羊毫毛笔的散锋用到极限。还有这上等的乾隆皮纸的承载,才能产生有这样强大气场和深厚功底的笔墨线条。

这幅画画的是秋江红叶,叶子落得很散了。他画的树叶用了很淡的墨点在枝头,更多的是胭脂色。傅抱石用胭脂色点秋天树叶,同样用变化万千的散锋笔法,这种紫红色的点有很浓的胭脂红,加墨色,有很淡的胭脂粉红,更多的是一片树叶上的色点是有浓淡、深浅、干湿变化的,这叫用笔很“活”。傅抱石画树叶同样是速度快,下笔重,笔尖在纸上翻云覆雨、变化无穷,所以每个点的形状变化很大,大点与小点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此种水准是摹仿者永远达不到的。这里强调一下,判断中国画大写意山水画的真伪,极简和极速的笔触是最难仿的,在现当代画家中,至今末发现达到傅抱石技法同步的,特别是用科技手段做了显微放大笔迹数据跟踪,目前还没有及格的仿者出现。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c73241fda473f002acc3a129033edf23.png

再谈画的下半部位,是江上泛舟,画中两人,老者凝神端坐,船头有一个朱砂色的提梁酒壶和两个小杯,船尾有赤足撑船的船夫,持长竹篙在撑船。

这幅画的题材是取自于石涛“西风吹下红雨来”的诗意。这里不论是秋的洒落和寥廓,还是做材料和技法上的真伪考证,我们知道凡临摹他人作品或作伪者,最难的一关是画人物的头部。而头部的关键点是用墨笔点眼睛,我用显微镜认真观察了老者的眼睛,其右眼为侧面,画了三笔 ,用笔交代清楚,力度和精确度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ac780122a755df0503b8d95bcba3af69.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3c241f47742831addb70c4e0b48c17b9.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597f7f9f91709a40823933f07c5481c8.png

这是在清中期的皮上纸作写意画,笔上控制墨的流动是非常难的,差一点功夫笔墨就跑的移位了,而写意画的高手傅抱石,能把眼睛画得很亮很活,还能画出眼白高光点,做到这点是前无古人的。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傅抱石先生年轻时自学过微雕、印章,那是一个非常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有了微雕功底的人再画写意画,任凭他喝了多少酒,如何豪情万丈,挥毫泼墨,该精确的地方他便能控制的非常准确,这就是大画家在技能上的过人之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527800af871bca61191614b62eea33b2.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807645d9de808c1302ccaab78d528764.png

再读老者的衣纹,每一笔起、承、转、合交代的很清楚。傅先生画老者的衣纹用的是草书笔法,比画树枝略慢一点,清楚一点,但是,请大家关注一下中国画历史,这种点景写意历史人物画,傅抱石是画得形神兼备 ,笔笔传神,完全超越了古人、前人的。他画老者的头发,胡子,船夫的头发,都是用墨块点上去的 ,其中,以破墨法用得最好,以淡水破浓墨,把老人的眉毛和口部融入精美的笔墨语言中。所以,要读懂大写意画,读懂傅抱石,还是得读原作。

我曾拜见过与他同时代的草书大家林散之先生,有幸看他现场书写,了解其用笔之道。我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拜访过傅老的长子傅小石先生,他给我介绍说,当年他们家的楼上是木地板的小阁楼,傅老晚间喜欢关门,独自一人作画至下半夜,一夜画一屋子的画,次日早晨会把大部分画作撕掉,留下一两幅满意之作再签字盖章。这一幅《秋江泛舟图》,傅先生可能画了多幅,并没有签字盖章,或许有更佳的留下。而这一幅是用乾隆旧纸画的,所以手下留情,不忍心撕掉,传至今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214a68acdece8af18748ff3c51a1d11c.pn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d415f454432df1884b67c16d99599d9b.png

正因为纸好,这幅画装裱也好,画芯的天、地有金箔编织的锦绫做眉条,画轴用的是珍贵的象牙,这种待遇绝对是懂行的人所为。要知道,在1962年前后,人们的生活水准还是很困难的,这样的装裱,在过去,在现在,都是天花板级别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402/cf2583284fd98640cd2ec5fdcb5bf613.png

​为什么说此画是1962年作,因为我查阅了傅抱石的创作年谱。他于1962年创作《秋江放艇》等作品,这一年,傅抱石59岁。在1962年初,农历壬寅年正月上旬,傅抱石先生在南京(金陵),用一个友人送来的乾隆旧纸为友人画了一幅秋江泛艇图。其构图、墨色、笔墨与这一幅几乎完全相同,特别是纸张也是一样的。上图即是傅抱石为友人画的作品,并有长款为证。

补充说明,关于这幅画的款识,当然是希望有款的,但真正的艺术作品还是要看作品的本身。如宋元时期的绘画多无款,若鉴定为真迹,一定是国之宝藏,中国古代的高古瓷器也基本上无款,我们看中的更是真伪。所以这件傅抱石先生的《秋江泛舟图》,目前从作品的材料、技法上做了初步鉴定,我们可以断定为真迹。相信,好的艺术品会有有识之士认同的。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