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绘画重理念、重才情、重文思的审美理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在沈光伟的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或许光伟的画在强调空灵与含蓄美的同时,失去了一些拙厚的强悍,我想这与他的心性有关,画毕竟是画家心灵的写照。以平静的心态去感悟自然,表达心灵的感受,这种情感的自然流露比起刻意的理性经营和肆意宣泄,要来得真实、来得自然、来得轻松。在《晨露》一画中他也曾题道:“画之灵性往往体现于画之虚处,故日虚灵,从虚处方能洞察画家之修养及悟性,体现画家之画外功,体现大音希声之境界”。可见他走虚灵简约之路的信念是十分坚定的,路还会走得更深更远。
刘大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曾见光伟落款署“时居乐道院”。乐道,是艺术家自己悟出的艺术心态,也是艺术真诚地从于心的前提。大凡乐于以动植物形象为题材的画家,对大自然必有一颗爱心,必多愁善感于绿肥红瘦、花开花落,有一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心肠,甚至于梅妻鹤子般地生出那物我两忘的痴情。藉花鸟以传人之情感体验,表现人的理想品格,寄托人文关怀之精神,是中国花鸟画的美学传统,这也正是花鸟画这一艺术品类常画常新的深刻原因。读光伟的新作无形中使我加深了对乐道者的认识,也坚定了对花鸟画推陈出新的信心。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沈光伟是中国当代花鸟画坛的“学问型画家”,他以学问为画,当然不是以画来表现自己的渊博学识,而是以画来思考人生的问题。他深知,好的画不是悦人之目,而是契人之心。他说:“画令人惊,不如令人喜,令人喜不如令人思,令人思者谓之心画。”这个“思”,是他的画最重要的落实。在文人画的传统中,形、觉、生是三位一体的。文人画乃智慧之业,无“思”则不能自立,然“思”须建立在“觉”之上,而“觉”又必有真实生命的刺激,必直接面对外在生命(形)。思是觉中之思,觉是生中之觉,三位一体,以传生生之韵,以道天地之情。写生者,非道外在之模样,而存万象之风神;非外物之风神,乃自我生命之颖悟也。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光伟的花鸟画味道醇厚可以用陈酿的美酒来比喻。对善饮者来说醇厚二字从不轻抛,需品出味中三昧,光甜称为俗,只香称为腻,不扎嘴称水,一味地烈辣被称“艮”。口感满足需是辣中含香,苦中带甜,缅软中送出清爽,一波三折,余味无穷,至此算得上醇厚。中国的几千年文化铸造了一个根本品格就是耐得起品,显然这醇厚之味不是临时勾兑,或短时间内能生效的,它必经过陈酿精造。
毛岱宗(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