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胡为一个展“两点之间,没有直线”:一次崭新的创作方式在尤伦斯呈现!

2015-07-15 00:00

  本次展览是华宇青年奖艺术家支持计划为2014年度获奖艺术家胡为一特别支持的个展项目,由华宇集团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UCCA) 合作主办。

  尤伦斯副馆长尤洋主持

  三亚市文体局党委书记陈震

  展览标题“两点之间,没有直线”勾勒了胡为一本次个展项目的基本轮廓:上海是胡为一的家乡,也是他生活与工作的城市;7月初,他驱车自上海至相隔1000多公里之外的北京,筹备个展——今天,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当代艺术不仅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对接全球艺术工业的行业系统,其体制化的一面,令当代艺术趋向一种惯例化的空间生产——展览空间总是试图扮演一种超然的虚无,像自然空间一般的纯粹,但它实际上是一个场所,一个具有空间特征的物,也必然置于一种空间关系(秩序)中。如策展人孙冬冬所言 ,“两点之间,没有直线”所尝试的是,艺术家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将空间、时间和物质整合在一起,让我们的视角,从对物的期待转向对践行过程的关注。

  策展人孙冬冬与艺术家胡为一

  然而,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中,空间又不是一种纯粹的三维尺度,而是一种充满界定与划分的,具有属性的场域,它决定了我们实际行动的路线——迂回、绕行,地图上两点之间的直线,是一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的捷径——在捷径之外,我们身处的是以城市为轴线的网络化的现代交通。城市,作为现代化的一种标准形象,至少清晰地显现在中国现代化趋势之中,一方面是都市边界不断拓展,一方面是农村加速城镇化,城市空间膨胀的动力来源于现代经济以城市为核心的发展模式,以及我们对现代生活(事物)的美好愿景。当我们沉湎于城市经验时,城市的次级价值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北京、上海业已成为全球交通网络的枢纽城市,从现代化延伸为全球化,而北京、上海这类全球城市的脱域取向,也正在重构我们对内部地缘的经验、认知与想象。

  艺术家胡为一现场导览

  展览现场

  上海是胡为一的家乡,也是他生活与工作的城市,相隔1000多公里之外的北京,有一个他的个展——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当代艺术不仅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已经成为了一种对接全球艺术工业的行业系统,其体制化的一面,令当代艺术趋向一种惯例化的空间生产——展览空间总是试图扮演一种超然的虚无,像自然空间一般的纯粹,但它实际上是一个场所,一个具有空间特征的物,也必然置于一种空间关系(秩序)中。所以,“两点之间,没有直线”所尝试的是,艺术家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将空间、时间和物质整合在一起,让我们的视角,从对物的期待转向对践行过程的关注,由此重新发现一种在地性的陌生。

  展览现场

  尤伦斯馆长田霏宇在现场

  围绕本次展览,将在UCCA报告厅举办5场公共项目活动,主题包括:新媒体艺术与影像创作、艺术奖项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艺术的跨学科对话等,华宇青年奖荣幸邀请到以下嘉宾出席讲座:张培力(艺术家)、谢慕(雅昌艺术网执行总编)、顾维洁(《艺术财经》杂志主编)、刘栗溧(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总监)、鲁明军(艺术批评家)、杨北辰(《艺术论坛》中文网资深编辑)、应青蓝(Art021上海当代博览会联合创始人)、吴超(艺术家)、张献民(电影批评家)、谢秋幼(医学博士)、徐坦(艺术家)、张巍(维他命空间创始人)、戴卓群(策展人),参与对谈的主办方代表为UCCA副馆长尤洋和华宇集团董事赵屹松。

  开幕现场

  墙报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在现场采访到艺术家胡为一,以下是新闻发布会现场与艺术家及策展人孙冬冬交流的内容:

  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为此次项目提供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完善了华宇青年奖和尤伦斯艺术中心各自的文化使命和文化功能。尤伦斯副馆长尤洋在现场特别感谢了华宇集团的董事长,著名收藏家赵华山先生的支持,也感谢了华宇青年奖的创办人,华宇集团执行董事赵屹松先生对此的贡献和认知。赵屹松不仅是年轻一代的收藏家和艺术家的佼佼者,他还是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赞助理事会中最为年轻的一位成员。

  华宇集团执行董事,华宇青年奖创办人赵屹松

  赵屹松在现场致辞:“华宇集团和三亚市政府共同成立了一个艺术项目,初衷是为了三亚的游客,以艺术展览的形式为游客提供除自然风光以外的多一重的体验,并且拉近与艺术工作的距离,让祖国大众更多的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带给大家生活中的灵感。这个艺术项目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年了,在这个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发现已经介入了当代艺术的生成、发展、创作中来,所以,我们在前年专门设立了华宇青年奖,专注于鼓励三十五岁以下针对艺术语言、艺术思想提出新的问题,坚持探索的青年艺术家,并为他们推出以展览赞助为主要形式的艺术家支持计划。胡为一先生是去年获得最大的评委会全场大奖,所以我们才有今天为大家呈现的展览。我们期望这个奖项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新锐艺术家带来无限可能。”

  策展人孙冬冬与艺术家胡为一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孙冬冬介绍了展览的情况:“他作为上届初评的评委对胡为一有了初步的了解,而更多的了解是在接受赵屹松邀请策划这个展览的过程中实现的。这次的展览呈现的是结合了他以前的艺术实践而创作的新作品。

  2012年胡为一作为策展人策划的群展“不毛之地”可以说是这次展览的前传。他当年是以策展人的身份参与其中,展览中也有他的作品呈现。”

  胡为一在新闻发布会

  胡为一在发布会上说到:“我们是用走上街头的方式去创作,所有艺术家必须在我所给的限定的条件下完成,就是所有艺术家必须在马路上创作作品。上海的一个艺术园区位于上海的郊区,艺术家都离开市中心到了城乡结合部租工作室,那边每天大量的外来人员,物流货车,整个场景是非常惨淡,非常工业化,所以展览叫“不毛之地”。

  当时是选择一个十字路口,所有艺术家走上街头通过占领的方式,没有经过允许直接冲上街头去创作作品,大概有20多位艺术家在三天之内做了将近20件作品。最后的呈现是想既然是反对系统就彻底进行到底,所以当时拒绝进入到一个正规的相对好的美术馆或空间里,我们是在整个艺术园区的停车场实施了一次放映的行动。当时租了3量大货车直接开到停车场,投影直接打到车上,观众也可以走到车里观看作品,整个现场是在一天之内通过占领的方式搭建出来的。所以,整个展览是在用一种新的方式讨论年轻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包括公共性和私人空间的冲突关系。

  时隔3年之后有了华宇青年奖和尤伦斯的合作项目。因为尤伦斯通常是请著名的艺术家,投入很多资金之后呈现非常完美的展览。我想作为年轻的艺术家能有一个全新的方式去实践行动,整个展览的灵感来自于我的日常生活状态,我工作的地点在上海松江,一个类似城乡结合部的地方,很多大量的艺术家因为城区空间不够大或者租金太高而来到这里,但是我家在市中心,所以基本上我每天都是两点之间穿梭,这种城市到乡村的切换每天都在经历。因为我故乡在上海,展览在北京,所以我就想这两个城市是中国现代化最发达的两个地点,平时穿梭在这两个城市都是飞机或高铁,以最快的速度,直线距离去穿梭。其实或许我们忽略了点和点之间的地域才是真正的中国,所以我想能不能从这个点做这个展览。所以这个展览的概念是我,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从上海开车到北京,差不多3天的时间,路上通过收集材料,拍摄影像记录我路上所有经历过的事情,然后以这些为材料创作作品。很多作品是从上海运到北京的,其实运输的过程也很有意思。很多艺术家只注重最终的结果,都忽略了作品在运输阶段发生的一些事情,所以展厅展示的是一个运输状态。尤伦斯的这个空间又能让这些货车直接开进来,所有的影像都是在货车的车厢上展示的。所有的这一切就勾勒出来整个展览的轮廓。我一路上没有走高速,选择慢的方式体验沿途发生的事情。”

  展厅作品

  展厅作品

  展厅作品

  这是一场与“慢”无关的讨论。虽然,胡为一选择驱车从上海来到北京——相比更快捷的交通方式:飞机与高铁,的确既费时又费神,但,这仍旧与“慢”无关。“慢”是一个相对概念,就像“快”一样,衡量的是抵达目标点的效率,此时从A地到B地的空间距离,对于我们而言,被“客观化”为一种自然障碍——现代交通,作为人类为了跨越这种自然障碍所创造出的人工界面,当其越强调效率时,也意味着我们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越趋于物理化、客体化。比如,我们从飞行中的客机上隔窗俯瞰,固然可以占据上帝的视角,我们却无法拥有上帝看清世界一切万物的那种能力,甚至身处何地的上空有时也难以判断。显然,我们知道自己的航班必定会从一些地方的上空穿越,但肉眼所及的大地,大地上的国家、社会以及居住在那里的人,此刻并不与我们发生互动,相对于机舱,是一种虚化感的物质空间,对于乘客而言,它是一种不得不付出的时间成本。

  孙冬冬:我们不断地在思考如何界定一个展览在现在到底是什么样的意义。的确,中国当代艺术呈现的是越来越体制化的一面,体制化对回顾以往当代艺术的发展还是一个非常好的阶段,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系统也越来越丰富,这是从行业的角度思考展览的定义。那么,艺术跟公共的沟通,现在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完美的状态,这个完美重要的一点是呈现它的全球化或者是国际间的交流。其实中国的发展呈现一种以城市为中心往城镇不断扩张,每个城市的发展也是不断地在复制北京、上海,固然效率很高,但是实际上对于当地的认知越来越停留在表面。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能让艺术家从既有的经验中解脱出来,回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状态中来,但这种陌生状态就像胡为一所说每天都在经历,为了一个既定的目标从A点到B点。我们如何在距离当中不怀抱着目标而是怀着体验去观察思考其中的逻辑,这是很关键的。当时策划这个展览时我也在想如何让自己的思想、行动变得更复杂,我们就要跳脱出以往的经验,正好看到他以前的“不毛之地”,我们观念一致,一拍即合做了现在的展览。

  艺术家胡为一现场导览

  艺术家胡为一现场导览

  在上海到北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胡为一:我的感受有很多。其实我之前没有长时间的远行过。这些城市我都知道,不算陌生,可是其实又真的陌生。一开始我也是想如何做作品,包括所有的一切最终都要物化成作品,所以我也很有压力,也纠结过,为此做过很多方案,包括路上具体做什么事情。可是真正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这些计划就变得非常无效。因为毕竟你没有经验去推测路上会碰到什么,最后我就决定放轻松,把这次项目当成一次远行。所以除了拍摄,收集,一切都是偶发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除了地域名字不同,路边的房子,商店,树木,加油站等等都惊人的相似。人会有点迷失的感觉,走了半天感觉还在上海的农村。

  在经历过这种“一样”之后,你会觉得艺术私人和公共的沟通一定要在现场发生的吗?

  胡为一:我是觉得艺术家应该通过行动的方式走出工作室。因为现在艺术家的发展也渐渐趋于雷同,艺术家都是依靠工作室的系统,依靠画廊去创作作品。包括艺术家雇佣助手,助手来完成创作都是基于以工作室为单位。很少有艺术家能真正身体力行,把自己放到一个陌生,不稳定的环境下,一些偶发的东西会被忽略。所以我认为艺术家最好的状态应该放松,不要所有的一切都自己掌控,要把一部分交给行动,交给偶发。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在创作语言方面,你对电影很感兴趣,你是如何将电影语言运用到这次的展览?

  胡为一:我第一次用电影原理创作的是作品《低级景观》。当时是想能不能建造一个电影拍摄的片场,拍出来的东西直接在片场或者是说,电影的拍摄,剪辑和播放是在实时的呈现。这次展览也用到了《低级景观》里的语言,展出的物品就是这次在上海到北京的路上收集的日常物品。我觉得我在路上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大的回收站,我把回收站中各种各样的东西放到电影机器里面,电影机器是一个舞台,我就是这个舞台的建造者。至于这些物品扮演什么角色,艺术家不去干涉它。

  你建议艺术家走出工作室走上街头,用一些新的工作方式进行创作,那么我想了解下你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包括“不毛之地”和这次的“两点之间没有直线”解决了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或者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胡为一:其实我之前说的走出工作室,并不是一定要不在工作室工作或者一定要走上街头,而是指一种工作状态,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对着画册或经典工作,而是接地气,跟你所在的国家和地方发生关系,这中间就牵扯到行动,艺术家往往要打破常规的,很规律的工作方式。

  孙冬冬:这个问题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我们看到中国的艺术看似是无限强大的,这也说明我们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面对现实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如何用艺术的语言面对中国的现实。我们意识到了,这就需要行动实践。

  作为华宇青年奖的获奖者,你觉得这个奖项对你的推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胡为一:当然我现在的这些离不开华宇对我的支持。其实对艺术家来说,我关注更多的是我的创作。华宇集团知道艺术家是实践者,它不通过其他的方式,而是选择直接的方式去支持艺术家去做创作。

  展厅作品

  展厅作品

  在上海到北京的路上有没有发生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胡为一:很多人都在问我有趣的事情,其实在路上是很苦的。我一直在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中,没有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其实你要定义什么是有意思,在路上一个偶然的想法就直接在车上创作起来。所以,你们最终看到的是不完美的真实,包括声音都是真实记录的,我觉得这个就挺有意思。

  展厅作品

  展厅作品

来源:墙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