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饱满的昆仑诗意

  几近2*1m的画幅上,月影、山川、白雪,一缕白色光亮的河水,纯粹而极致的审美取向,来自画家马万国的“昆仑”系列。这位出生在山东淄博的画家,笔下写意山水,却以西北的昆仑风情最为引人注目。他的昆仑系列,没有人的踪迹,就连牛羊房屋也只是偶然间的零星一点,雪山、大漠、草原、长云,成为画面的主要内容,却显示出昆仑山脉的空旷与辽远,酣畅淋漓的浓墨重彩和全景式的构图,描绘出昆仑山脉独特的风貌,气势雄浑、沉郁,得气韵兼力之美。

  昆仑的雄浑,自然的风雨,变幻的云雾……马万国展现的昆仑的巍峨挺拔、神情凝重的艺术气魄的同时,也以昆仑的物象接续了五代北宋荆浩、关仝、李成、范宽的雄浑壮美的风格,亦暗合了宋元的审美特征——展现自然物象、追求审美张力、体现诗境之美。

  要画一个地方的“神”,就要有深厚的生活基础。为了展现昆仑山河的雄壮、博大、深邃的气质与精神,马万国多次深入青藏高原,跋山涉水,赴昆仑地区写生,充分领略了昆仑的雪山、高岭、草原、流云、大漠和风尘,近距离感受了昆仑的雄伟气韵和震撼力;“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摸透昆仑山脉的特性和规律后,马万国下笔,自然流露出高原原始的生命律动——他的昆仑系列,源于自然,超然其外,体现自然生命节奏的变化韵律。

  “不入青藏地,焉得昆仑魂”;马万国何尝不是这样。但他在画面布局与结构上更有着自己的独立思考:他将布局的疏与密、笔墨的枯与润、节奏的轻缓与急重融为一体,大处精心布设,细部精心描绘,富有韵律和动感——空间的布白和墨色的变化,生动地勾勒出天地苍茫的萧瑟与沉重。从中,我们能够看到“一皴一点,一钩一斫,皆有意法存焉”,又能感受到画家对气韵生动的审美要求。他的作品的冲击力、震撼力,不仅来自于所绘物象的精神,也得益于他的处理方法:他的昆仑系列,融合了古代先贤的皴中带点和拖泥带水皴,又将黄宾虹笔墨的沉着稳健、用线的富有力度、构图的乱中有序和张大千的大场景意识、傅抱石的飘逸之气融为一体。

  但是,观者在这一系列中,看到的任何技法设计,都已经退隐到作品所体现出的气势后无迹可寻,惟有独特的昆仑精魄,动势、静态所构成的审美张力,蔓延渗透至画面之外。

  急风流云、雪岭凝云、沙海暴云、草滩游云……或疏淡迷蒙,云蒸霞蔚,或雄浑险峻,起伏跌宕,偶尔又点缀静谧的长河落日、大漠孤烟……呈现的是饱满的昆仑诗意。

  有人说观马万国之“昆仑”,如听贝多芬之《命运交响曲》,在低沉、压抑、徘徊的调子中,陡然“跳出一点亮色,那是一种力量,一种生命不屈的力量”。但其实马万国的昆仑系列,更多地,能让人联想起“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的辽阔边塞图景,又有“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的悲凉凄怆的气质。唐诗中的昆仑世界,是以地理上的大昆仑为依托、以神话昆仑为主要框架构筑起来的,濡染着唐代鲜明的时代风貌和唐人特有的审美意趣;但当代画家比拟下的昆仑物象,与神话故事中的昆仑相比,这一美术中的意象,其神境背景、异域风光已然消退,而诗境之美和精神符号性却得以深化和凸现。

  老子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又说“知白守黑”,马万国谙熟于此,他将黑墨用到深如太阴,以暗红、赭黄、淡紫点缀其间,作品魂魄益加博大深邃。用色的精到,使作品的视觉效果强烈又不失审美内蕴,精当质朴的构图与笔墨中流动的浓烈的时代气息,呈现出画家承续传统中国画的笔墨韵致,又不乏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突出昆仑神韵化、诗意化的境界,它体现着画家的诗意想象,诗情的融入,使马万国的意境成为作品的灵魂。——其实,宇宙洪荒、人生命运、内心思绪,都是变动不居的,所以马万国以艺术的手法观照三者,执简驭繁,于是,一片昆仑的天地苍茫,让人观之,感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关照自然,探索审美,传达诗意——“艺术家的生命,在于他的作品的生命”——他笔下昆仑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呢。

作者:丁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