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在青春的主题中——朱刚与他的油画艺术

  我们50年代出生的这批画家大多开始呈老相了,要么两鬓挂霜、顶露智秃,要么大腹翩翩、步履蹒跚,已迈入“知天命”的命轮了。在这其中唯朱刚先生独步青旅,停留在“而立”和“不惑”之间。大家羡慕他的身板亭亭、乌发飘飘、面如少年、英姿萧洒,身后追随一批粉丝,好像异性更多。这里面的秘密不是因为朱刚涉足过影视,具有表演的才俊。而是他始终保持一种自信的心态,从里到外是一个大少年。这种心态不管是对人生还是对艺术都太重要了。

  朱刚在画界出道很早,大学刚毕业,作品就参加了一九八四年的第六届全国美展。在以后岁月中,连续在一些全国、全省的重要学术展中崭露头角。为同行界所注目,成为齐鲁画坛的一员猛将。说来也巧,我们纵观朱刚的艺术道路,其作品的题材大都与年轻人有关:从他的第一幅成名之作《我的同学》到后来的第九届全国美展的参展作品《兄弟》,再到近期作品《青春无悔》、《朱砂》、《18岁》、《姐妹俩》、《海之子》、《爸爸的老船》以及一系列的肖像和人体作品都是青春的写照,其中透露出年轻人特有的憧憬、自信和迷茫、骚动等多方面的心态。透过这些青春的面孔我们从中领略了一种时代所赋予人们的精神状态转变,可能画家无意去这样追求,但他敏感而犀利的笔触,把人们的情感史刻在那里。这或许就是感觉在社会史中呈现的魔力吧。我们再看朱刚的静物画,其题材也大都跟年轻人相联系,比如“汽车”、“铁饼”、“美酒”、“ 管弦乐器”等等,它们关联着年轻的特殊的兴趣爱好、感情记忆,实在是一种青春火力和生命执着的象征。

  民间有句俗话:“少求稳当、老求张狂”,是说人怕心老,一旦如此,阳光之下无新事,生活之中无奇迹。没有“ 时髦”兴趣,其心态开始走向“剥”卦了,如此做为画家还能创作吗?相反,其艺术生命正在于心中青春火力的永驻。

  朱刚的绘画艺术语言一直保持着一种稳健的写实样式,任凭画坛上各种风潮起落,他仍一如既往。但是,细心的观者会看出他的绘画语言在悄悄的地变,不是在规模上变,而是在内涵上变。朱刚虽然自信,却从不满足已有的成功。80年代他考取中央美院第四期助教班研修;90年代又赴德国深造。一路下来,我们看到朱刚的作品的艺术语言尽管仍是具象,但艺术味道却大不同了。在圆熟的笔触和造型下面隐含着一种陌生化的张力,透出一种生命的振擅和骚动。它取代了其早期写实的平直和朴素。这与朱刚整个艺术中“青春生命”的主题更吻合了。这个主题不再从题材和故事中来,而是在笔触、色彩锻造出来的形象中从里到外的渗透出来——形式本身已成为主题。

  朱刚以其生命的状态和艺术形式沉浸在青春的主题之中。

作者:毛岱宗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